首页 > 都市言情 > 青春行 > 第二十四章 神仙眷侣

第二十四章 神仙眷侣(2/2)

目录

袁老师看了看我,然后高兴的说:“李雄!”

我心里一阵感动,高中毕业快三年了,袁老师还记得我。

“袁老师还记得我啊。”我说。

“怎么不记得,除非老师老眼昏花,或者老人痴呆。”袁老师打趣的说。

“老师还是那么年轻。”我赶紧说。

于是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先聊,我去给你们煮饭,你们今天就留下来吃个便饭吧。”袁老师说完,就去厨房忙去了。我没想到袁老师还会煮饭,在我的想象中,老师们应该都是不食人间烟火才是。

我本想拒绝,毕竟和老师一起进餐会让人如坐针毡。可是我看乐愉并没有拒绝的意思。

“谢谢师母,麻烦师母了。”乐愉说。

“您最近还练字吗?”乐愉问万老师。

“练啊,我每天都练,我最近对书法又有了高一层的领悟。”万老师说。

“是吗?那我倒要看看。”乐愉说。

“好啊,我也要看看你的书法进步了没有。”万老师说着,就把我们领进了书房。

万老师的书房不大,有三个大书架,书架上全摆满了书。在房子的中间,摆了一张长方形的大桌,上面摆了笔墨纸砚。

“毛笔好齐全啊。”乐愉说。只见长长的笔架上,由大到小摆满了十几支毛笔。

乐愉拿了其中的一支,看了看,说:“都是上好的善琏湖笔,万老师在书法上可真敢花钱。”

“哈哈,我人生中就两大爱好,品茗及挥毫,为了自己喜爱的事,多花点钱没所谓。”万老师爽朗的说。

乐愉走到桌子前,熟练的把宣纸摊平,又把墨汁倒入砚台上,对万老师说:“万老师,看您的了。”

万老师在笔架上选了一支笔,略一沉吟,就洋洋洒洒的挥毫而出四个大字:细水长流。

“不错,笔酣墨饱,气韵流畅,万老师果然进步了。”乐愉叹道。

“见笑了。在我看来,书法讲究的是神韵,一个名家的字除了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外,更重要的是他在他的字中体现了一种神韵,这个神韵具体来说可以是他自己的经历、感触、情绪等等,你能从他的字中看出他情感上的力度、深度。一般人都不好写‘细水长流’这四个字,因为大多数人对这四个字都没有更深的体会。我最近一直在领悟这四个字,悟出了一点道理,所以才敢写出来献丑。”

我认真的看了看这四个字,发现和其他人写的没有什么区别,我顿时觉得汗颜,因为我根本就看不懂。

“噢?这四个字有什么说法吗?”乐愉好奇的问。

“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大家总想着一步登天、一鸣惊人而缺少等待的耐心。可是,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规律性的,求快,往往就会欲速则不达,倒不如细水长流,一点一滴坚持不间断地做一件工作,终会获得成功。”万老师感慨道。

“有道理。”我和乐愉都点头称是。

万老师又用笔沾满墨汁,略一沉吟,洋洋洒洒的几个字就一挥而就。

我和乐愉凑过去看,只见万老师这次写的是“和静自然”四个大字。

“这个社会太浮躁,我们需要平和、安静,尊重事物的规律性,使事物顺其自然的发展,这是我现在的思想。”万老师说。

“有点老庄思想的味道。”乐愉说。

“对,这就是老庄思想。”万老师高兴的说。

万老师又把毛笔沾满墨汁,对乐愉说:“很久没看过你的字了,来,让我看看你进步了没有。”

乐愉会写书法?我以前怎么不知道?

只见乐愉学万老师的样子,略一沉吟,在纸上写下了“翰逸神飞”四个大字。

“哎呀,你是多久没练字了?”万老师皱着眉说。

“上大学后功课很忙,又没有什么条件,所以就很少练字了,献丑了。”乐愉抱歉的说。

“书法这东西,最考究人坚持的毅力,一日不练就会生疏,一月不练就没什么感觉了,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坚持每天练的好。”万老师说。

乐愉连连点头称是。

我凑过去认真看乐愉写的字,只见乐愉的字清丽俊秀,条理分明,我感觉乐愉的字比万老师的字好看多了。这是我不懂欣赏书法的原因吗?

万老师在那两幅字上分别落了款,盖了章,然后递给我们,说:“当老师的,没有什么好送给你们,这两幅字送给你们吧,希望你们以后做事能坚持不懈有耐心,必然能前程似锦。”

“谢谢万老师!”我和乐愉都由衷的感谢万老师。

“你们在聊什么呢,吃饭了。”这时,袁老师走过来一边擦手一边说。

“我们出去吃饭吧,刚才我的肚子已经抗议了几次了,再不吃饭他们就要罢工了。”万老师说。

万老师还是那么幽默,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菜,是很普通的家常菜,一碟甜椒炒肉片,一碟番茄炒蛋,一碟青葱豆腐,一碟蚝油生菜,外加一锅老火汤。

“不知道你们来,都是家常菜,你们不要客气,随便吃。”袁老师说。

虽然都是家常菜,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菜,我的胃口好像一下子打开了一样。

我夹了一块肉片放入嘴里,肉片切的很薄,炒的很脆,加上甜椒淡淡的辣味,真的太好吃了。

虽然是普通的家常菜,但看的出是用心去做的。

世事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好吃!”我说着,连吃了几块肉片,连扒了几口饭。

乐愉也把一块豆腐放入嘴里,说:“好香,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腐,师母真是好厨艺。”

袁老师笑了,说:“哪有那么夸张,喜欢吃就多吃点。”

“我倒想起了一首诗。”乐愉说。

“哦?什么诗?”万老师饶有兴致的问。

“是张养浩的《山波羊》: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好诗!好诗!”我和万老师袁老师都赞叹道。

“我也有好诗,我也有好诗。”我说:“竹生荒野外,捎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不错,不错,是梁朝刘孝先的《咏竹》。”袁老师笑着说。

“你这首诗是咏万老师还是咏你自己啊?”乐愉说。

“都咏,都咏。”被乐愉看穿了,我有点不好意思。

万老师和袁老师“哈哈”大笑。

“困时能安贫乐道,富时能安定天下,我看这样的志气不错。”万老师说。

“既然你们都已经吟诗作对了,那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落后了。”万老师说着,低头想了一下,随口吟出李白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的这首《上李邕》写的气势磅礴,激情澎湃,我们都听出来了,这是万老师对我们的期待与祝福。

“我也来一首。”袁老师说:“我就来一首孟郊的《劝学》吧: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相对于万老师来说,袁老师可是直接易懂的多。

这餐饭就在吟诗作对中结束了。粗茶淡饭中,我竟然吃了一碗饭后再去添了一碗饭,要知道我平时都是吃了一碗饭后就不再添饭了。

吃完午饭后,我们再和万老师、袁老师聊了一下天就告辞了,当老师的都有午休的习惯,我们不便多打搅。

聪万老师的家出来后,我和乐愉走在昔日高中的校园里,不禁万分感慨。

“借你的手挽一下。”乐愉说。

“干嘛呀?”可是,还没等我拒绝,乐愉已经挽着我的手了。

“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我们会挽着手逛高中的校园?”乐愉说。

我摇摇头。还真没想过这个。

“看,这就是你们曾经打羽毛球的地方。”我们来到行政楼前,乐愉说。

“一点都没变。”我说。

“我就躲在行政楼的那个角落看你打羽毛球。”乐愉指着行政楼的一个角落说。

“你不是在看书吗?”我惊讶的问。

“既看书,也看人。”乐愉说。

“一心两用。”我说。

“忘了告诉你,本小姐最厉害的就是一心两用。”乐愉自豪的说。

“对了,你泡茶怎么那么专业?连万老师都称赞。还有,你什么时候练的书法?我怎么不知道啊?”

“这说明你根本就不关心我!”乐愉委屈的说:“我从小就会泡茶,我从小就练书法了,你竟然不知道。”

我看乐愉不高兴,就赶紧说:“也是,怪我,没有给机会给你表现表现。我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不是逛街就是斗嘴,都没有正正经经的表现过你的才艺。不过说真的,我觉得你写的字比万老师的好看多了。”

“你懂什么呀,万老师的那些才叫真正的书法,我这些只能算是临摹罢了。临摹的再漂亮,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也不算是书法。”乐愉虽然这么说,但看的出,乐愉心里对我的话还是挺受用的。

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不过我是真的觉得乐愉的字写的漂亮,不是马屁。只能说我不懂书法。

“万老师和师母好幸福啊。”乐愉靠在我的肩膀上,感慨的说。

“是啊,很羡慕他们呢,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幸福的人,他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我也感慨的说。

“你说我们会像他们一样幸福吗?”乐愉问。

我心里突然一阵惆怅。我没有回答。

乐愉,你毕业后当个教师,也找个当教师的做配偶,你是可以像万老师他们一样幸福的。

而我,就未必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