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1/2)
高守山是一个三线城市某座工厂的普通工人, 高化,长年辛苦的车间劳作铸就了他一副健硕有力的身材,以及宽阔、敦厚的肩膀,他为人豪爽仗义, 跟所有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底层人民一样,他粗犷而且不修边幅,指缝间永远藏着机油, 大笑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大张的嘴巴里最后一颗后槽牙,无论什么场合他声音永远洪亮,但是他又跟其他的人不一样,他有一个别人家孩子谁都比不上的儿子, 从小到大他儿子得到过的大大小小奖状, 数量多到可以糊墙,每次考试肯定全班第一,从来都没在第二名出现过, 别人提起他家孩子就俩字, 争气。
中考的时候,由于他儿子高考成绩优异,竟然是全市的状元, 几大重点高中的校长老师轮流到他家做工作,讲明自己的学校有多么优秀, 会给予他儿子样的优惠条件, 抢破头地来争取他儿子。
高守一跟别人说话, 开头第一句肯定是“我儿子”, 他埋头干活年年成为车间的标兵,只为别人夸一句虎父无犬子,儿子像老子,他不懂什么素质教育赏识教育,他信奉着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一边虎着脸批评孩子“怎么这么马虎,就考了九十八分,知不知道轴承上少一颗螺丝钉都不行,那都是要出人命的。”
一转头他又跟着工友说“我儿子考了九十八分,那还是全班第一呐!这次题难,第二名跟他拉开十几分!”
在他的严厉教育下,父子间的隔阂逐渐加深,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人格趋于独立,被压抑到极致的反弹,如同沸水的气泡一样争先恐后的上涌,他一向听话乖巧的儿子,却在高考前夕拒绝参加考试,骨子里的叛逆迸发,父子之间爆发了一场剧烈的争吵。
最后儿子离家出走,他偷了家里的一部分钱,孤身一人去了南方沿海的发达城市,父亲因为孩子一向听话,自以为人不会走太远,不过一时赌气,气消了也就回家了,只要在家等着他回来就好。
可惜事实没如他所愿,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却没回来,高守山白天上工,下班四处寻找,内心也有一开始被儿子顶撞的愤怒变成担忧,长久的积劳和内心的煎熬让他精神恍惚,在某天开工的时候,被车床卷入了一条手臂……
————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刻画传神,剧情跌宕起伏,最终父子间的隔阂消除,中间所经历的曲折让人回味反思。
沈慎然在娱乐圈中沉浮多年,见过的剧本不计其数,就算称不上火眼金睛,他也能八九不离十的判断出一个剧本的优劣。
这么好的文艺电影肯定不是奔着票房,而是冲着奖项。
沈慎然看过后沉思良久,似是在回味剧本中的情节,他欲言又止对林清和说道,“这个剧本太完整。”
林清和不明所以,满脑袋冒问号,完整的剧本有什么问题吗?完整的剧本,那不说明剧本是已经成熟加工过,中间会出现的漏洞、断档、人物走形都会相对较少,不是比那种边拍边写,最后都开始为了赶进度胡编乱造的剧本要好的多嘛?
看着沈慎然没有更进一步解释的意思,他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林清和不得不跑去厕所洗脸,看着镜子中顺着脸淌下分不清是眼泪还是清水,他忍不住对着镜子中狼狈的自己做了个鬼脸。
“我建议这个本子最好让老沈接了,你有没有注意上面标的导演是谁。”沈萌萌放下林清和的新手机,他拖着毛巾递过来。
“光顾着看剧本,忘了看了。”林清和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就把中间的内容打印下来,最前面两张标注着相关剧组人员的那页他扫了一眼,也没放在心上。
沈萌萌神神叨叨地卖了个关子,“你可以问你家老沈。”
从沈慎然的口中得知,该片的导演李国平,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导演,在国际上都排得上名号,沈慎然之前没有机会跟李导合作过,只有过一两次的一面之缘,他们复述给林清和的,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过来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