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琼萼(2/2)
这个袍子的两边绥带吊的两颗本来不是玛瑙,而是拇指大的珍珠。
杜若善记得非常清楚,那是她六岁来京的那一年,祖母曾穿戴过这袍子。而那一年,琼萼还没有在主子们跟前伺候的位份呢。
杜若善走在前边,听动静,那小丫头给琼萼披上了大袍。她暗中嗤笑,真的穿上了,想必这琼萼不知道这个大袍还有一个配套的簇花抹额吧。
从小对刺绣之物十分上心的杜若善,当年一见祖母带的那个抹额儿就记在心中,那个抹额十分漂亮,中间是两朵牡丹相偎,两朵牡丹花心都是润泽白玉,花蕊是缠金累丝而作的。细细小小的各色各种的小花儿簇拥着牡丹作了抹额边,色彩缤纷,华丽而独特。
杜若善回过头,放慢了脚步,望着琼萼道:“琼萼姐姐,这大袍真是漂亮,是否还有配饰的?可否让阿善见识?”
琼萼向前走了两步,与杜若善并行道:“大姑娘见笑了,这袍子是老夫人赏的,就是独独一件大袍,可没有配饰。”
见琼萼脸上掩饰不住的炫耀之色,杜若善暗想着,她大概是认为自己没见过世面了。
到了白鹿堂,只见两个堂妹都在,左右拥着杜周氏坐在那边黑色大漆老黑槐护屏矮榻上。
杜若善低头,向着榻上的老人福身道:“祖母。”
杜若盈与杜若梓叫了一声:“姐姐。”
杜若善浅笑着点头。
一年不见杜若盈,只见她又长高了,明艳艳的脸庞,五官精致,非常漂亮。
杜若盈同样也在打量着她,一年才见一次的姐姐,感情也没多好,唯一的印象就是这位姐姐性子清冷,不爱交际,终日沉溺刺绣。
她眼尖地瞧见杜若善头上别着水头足足的羊脂玉双兰并株簪子,还有两只耳饰各吊着一颗与簪子同样水色指甲盖大小的玉。单是这么一支簪子得要多大块的羊脂玉,还不算那两个耳饰,再者那耳饰看着不像是碎料。
她竟有这样的好东西,杜若盈心中暗想着,脸色却依然恬静。
“好好,坐吧。”杜周氏指了东边几个锦杌,她拍拍杜若梓的小肩膀,说道:“你们两个猴儿,快跟你姐姐坐一处。”
杜若梓六岁,脸上的婴儿肥肉嘟嘟的,粉嫩可爱,此时笑嘻嘻的抱着杜周氏的胳膊说道:“不要,我要跟祖母坐一块儿。”
杜若盈掩帕笑道:“有祖母在,妹妹就嫌弃我们了。”
话落则乖顺地坐到了杜若善旁边,而杜若梓翘着嘴,钻进杜周氏的怀里,杜周氏十分受用,拍拍她的屁股,便由她了。
杜若善觉得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只笑不语。
杜周氏盯着沉默寡言的杜若善,实在是闹心。她说道:“朱槿,你去把大姑娘的作品拿上来,让这两个丫头瞧瞧。”朱槿是白鹿堂的二等丫鬟。
朱槿捧了一个平铺着柔软的缎子红木小托上来,惟恐手指粗糙会给绣品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朱槿直接把小托放到桌子上,由着两个姑娘上前来看。
杜若梓年纪小,对绣品可没半点兴趣,杜周氏再拍了她的两下屁股,见拗不过她,也罢了。
杜若盈微微一笑,让人有种春花明媚之感,道:“看祖母这般紧张,姐姐的作品定是不凡了。”
杜若善同样浅笑看着她,说道:“不凡二字可不敢当,只是勤学苦练了。”
没有继续客套,杜若盈心中也是好奇,她走向前,看向那绣品,笑容却是慢慢地凝固了。
她自认为自己的绣艺总归要排个上等的,但这个绣品的出现,打破了她的自以为是。她见过曾师父的绣品,曾师父师承花零,而花零的绣法独创,绣品使用的丝线比头发丝还细,配色精妙,技法多变,所绣的图案栩栩如生,但眼前的这个绣品似乎不同于花零的绣风。
栩栩如生之余,还多了一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感觉?越看越觉得毛骨悚然,杜若盈转开了头,勉强挤出笑容,说道:“姐姐,真是谦虚啊。”
杜若善也看到了杜若盈眼里无法掩饰的嫉妒,望着她,道:“谢妹妹赞赏。”
杜若盈的脸色早被杜周氏看在眼里了,别说这个年纪小的孙女,当她看到这个绣品的时候,也是十分震惊,差点就以为杜若善拿了曾师父的作品充数了。
日后不可小看这个孙女,但究竟是燕雀还是鸿鹄,还得靠她自己的造化。
杜若善看到老夫人对她往日的漠然淡了一二分,应是对她有所改观。
也许是她与老夫人有一道血缘鸿沟,老夫人对她一向都是漠视的,不需要她来请安,没有与她唠过家常,每次见面都是清清冷冷,直来直往。
但老夫人不喜欢她,她也没有在意,因为老夫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刁难过她。
这或者就是老夫人的聪明之处了,她做人做事从来都留一手,这么多年来,她也没有亏待过杜大爷,尽了本份去抚养继子。
杜若盈脸上震惊快速地一扫尔空,重新坐在锦杌中。
杜若善暗思,她往日在京都,许多人只知杜府嫡女是杜若盈而不知杜若善。
以后不会是这样了,杜府的嫡长女一直都是她杜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