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 > 送别

送别(1/2)

目录

李馥冲着许久不见的王皇后微笑, 王皇后也对她露出一个笑容, 浑然不顾, 两人身边的陆姑姑, 脸上一副见了鬼一般的表情。

李馥、奚泰、陆姑姑以及王皇后,他们现在都在王皇后的那个小院子里。方才奚太监和李馥不是单独来的, 他们确实和一群不知情的送货人员, 运来了一批崭新的风灯和可以安装在小院后廊上的纱橱。

不过,那群单纯的送货人员很快就被王皇后打发走了,只剩下李馥和被她眼神示意的自己人奚泰留了下来, 说是王皇后觉得东西不太行,要让他们记下后廊这里的尺寸, 以及自己的新要求再走。

李馥彻底卸下脸上的伪装, 但她依然打扮得像是个小内侍,这让她看上去尤为俏皮,“殿下准备好了吗?”她问,“和说好的一样,七娘来带殿下, 不, 娘子出宫了。”

即便想象过这一幕,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王瑶心中也忍不住生出极为不可思议的感觉。

“好, ”她说,“都准备好了,一切都听七娘的安排。”

一旁的陆姑姑听着她们之间的对话, 脸上登时露出了如坠迷梦一般的表情。

这么快!公主真的出现了!看上去胸有成竹地出现了!可是,她要怎么带娘子出宫?飞天遁地么?还是什么别的仙家神通??

在李馥潜入洛阳太初宫的同时,洛河上游的雨势并未停歇,水势暴涨的博州河卷起沿途的泥沙,浑浊湍急的河水,毫不留情地拍打在方才加固的河堤上。

负责治河的按察使萧嵩本人,就冒雨站在河堤上。

“水势稳住了!”一名前去测量水位的小吏跑了回来,“回禀按察使,博州河的水位已经稳住了!”

身材高大、高鼻深目酷似胡人的按察使萧嵩,虬髯密布的脸上露出一丝喜悦,不过他这点喜意很快就被不大不小的雨势浇灭了,“回博州太守府修整片刻,午后便去下游巡视!比起有堤坝拦着的州城附近,下游几个县里没有堤防的低洼、田地,才是接下来的重点。”

他身边的下属纷纷一抹脸上的雨水,整齐划一地对萧嵩回了一声“唯!”

负责治河的萧嵩,在确定博州河堤坝不会决堤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带人向下游几个县乡行去。他这次接到治河圣旨的时候,便知晓这次的重点不仅仅在保住堤坝不失上,因为前期准备及时,伊水、汝水沿岸的几处堤坝决口的可能性原本就不大。

身披斗笠和蓑衣,萧嵩骑马在官道上飞驰,好在关中地区的道路是最先修好的,否则若还是原本的黄土大道,现在萧嵩可不会选择冒雨前进。

将作监和工部的人还真没有闲着,萧嵩还记得,自己离开长安外放为官的时候,京中议论纷纷的,还是太庙该不该用这种“奇石”来修。那时候,他自己对这种见所未见的奇石着实也心存疑虑,不过后来,还是去年溘然长逝的姚文献公单独和圣人面奏,说到那是祖宗传讯,希望也得到这种“奇石”荐享,这才让圣人卸下太庙突然坍塌的负担,用那时还没多少人见过的奇石重修了坍塌的太庙四室。

不过,现在萧嵩甚至已经想不起当时自己的大惊小怪了。

缓缓推进的朝廷官道自不必提,因为将水泥开放给商人们烧制贩卖的缘故,更多的水泥物品正在民间飞速流传开来,萧嵩方才巡视的博州河堤坝,就是其中的一例。

这次水患有惊无险,没有漂溺千家,确实多亏了提前到来,还向官府兜售他们的水泥石块的商人。萧嵩想到博州太守当时庆幸不已,却同时伴随着被宰了一笔的肉痛表情,这时候也不免为商人们的奸猾暗骂了一句。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说是博州太守,就算是他本人

,也不会强行征调商人的财物,这既是朝廷这几年来渐渐规范商税的后果之一,也是因为萧嵩知道,这些商人背后的靠山他都惹不起的缘故。

听说,他们还和这两年正炙手可热的张燕公搭上了关系,这些商人的胃口,恐怕是越来越大了。

萧嵩正有些忧虑,这时,便听见前头带路的向导放慢速度,来到他身边对他说道:“按察,前头必须走旧年的官道了。”

萧嵩迅速将思绪转回自己手头的正事上来。

他问了问剩下的路程还有多远,知道在天黑之前完全能赶到第一个目的地小塘乡,于是他便下达了新的命令:“知道了,时间还来得及,一会在旧路上便不要赶这么快。”

众人明显放松了一些,萧嵩却没有下属们这么轻松。

大的水灾虽然没有发生,但是连月的阴雨将整个关内道都浸泡在泥水里,不管是他刚刚离开的博州州城,还是他即将前往的下游低洼地带,可以想象的是,今年的田地都会被水淹没大半。

对于沿岸地区来说,这一年的收成算是全毁了,房子也不知道会被泡塌多少。而水患带来的后续还不仅如此,阴湿的环境极容易滋生疫病,如果灾后处理措施不恰当,关内发生疫病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口粮、补种的种子、药物和医者,主管一道民政的萧嵩开始在心里计算,官府已有的储备要如何调配,灾后的重建又要如何组织,医药这些资源以及防治的基本知识,又要怎么落实到每一个县乡中去……

在萧嵩忙着前往受灾地区视察的时候,数百里之外的长安城里,也有人正在说起相同的事。

“……种麦子来不及了,豆子却没问题,我知道关中这一带最合适的豆种是哪一种,保证颗粒饱满月余就熟。剩下的医药什么的大姐她们会管,我看这样一来就都差不多了。”李嗣升都五娘说。

五娘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时候有些出神。

李嗣升再喊了她两声,五娘才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对,三弟你说的对,你把补种的章程交给我,我给大姐她们带去,剩下的,就交给她们好了。”

李嗣升对五娘的一时出神没有多想,说实在的,他开始操心救灾的事,也是因为不想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七妹亲自跑去洛阳营救王皇后这件事上。不过按理说,五娘应该不知道这件事,但她有些其余的烦心事也很正常。

疑虑一闪而过,李嗣升便继续盘算起补种要注意的事项来,“也挺简单的,蓝翔那里相应的数据也有,告诉他们该用编号菽-甲三-关中的种子就行了,具体的种植指导他们那儿都有全套的。就是量可能大一些,存着的数量肯定不够。”

五娘这时候已经恢复了正常,她飞快和李嗣升确定完剩下的细节,就一刻不停,直接打报告出宫,看望她的两位姐姐们了。

开元十二年,暴涨的伊水、汝水逐渐影响到了整条洛河,朝廷接到按察使萧嵩的初步报告,知道博州河水位正在下降之后都松了一口气,和萧嵩一样,他们的注意力也都转移到了灾后重建的问题上。不过正在这时,一个令人分外震惊的消息,却忽然从洛阳传来。

正在太初宫静修的王皇后,因为暴涨的洛河影响到了贯穿宫里的谷水,在宫中散心时忽然失足跌入九洲池,当时和她在一起的一位宫人为了救援皇后也一道入水,等到远处听到动静的其余人赶来,却双双没有救起来……

“怎么会让她只带一个人,就去九洲池那边闲逛!”李隆基心头震怒,但也知道,按照东都传来的消息,王皇后很可能是……凶多吉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