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 > 工程和阴谋

工程和阴谋(1/2)

目录

大工程就要开始了。

自从开元九年七月底以来, 朝廷为了这项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的举动。

先是,朝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之后, 终于决定允许将作监将烧制水泥的方法开放给民间商人工匠。

之前, 水泥的烧制方法和原料矿山一直被将作监垄断,而将作监在上次改造长安城中一整个里坊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可以让部分民间的力量加入进来,完成原料提供的工作。

不过,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 皇帝和政事堂那次都没有同意将作监的提议,讨论暂时搁置。直到这次,如果当真决定开展全国基建的大工程,那么单凭将作监的力量,是一定无法实现的。

所以一群朝廷大佬,又在讨论这个问题。

这一次,讨论重开之后,一开始气氛也是很热闹的,换句话说, 也就是一伙人吵得不可开交。但这时,还是将作监新上任的大匠李朝隐出来说话, 他经过上岗之前苦难的培训计划,对手中的几大项目各有什么关键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一上来就直接指出了那群不学新学的朝廷大佬犯下的一个根本性错误。

首先,李大匠说,谁说将作监要开放所有有关水泥和混凝土的机密了?不都说了, 只让民间商人和工匠烧制水泥熟料吗?嗯?你们不知道水泥熟料是什么意思?以为就是最后的成品了?对,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要不你们能吵起来才怪了。所以说呢,吵了大半天,你们知道什么是水泥,什么是混凝土,它们之间又各有什么不同了吗?

大佬们当然不知道了。

大佬们虚心地闭嘴,于是李大匠就派他的得力干将,在上岗培训中竟然取得了八十分的高分的小李,也就是李元纮同学,上来给各位大佬一通讲解,他们才终于明白这里头的奥秘。

事情是这样的,水泥熟料,就是白垩土和黏土按照一定比例和流程之后烧出来的灰色粉末,而这些粉末单独掺水其实是没法用的,必须混合一定比例的砂石制成砂浆,用来黏合石料,又或者再加入骨料,也就是石头或是竹筋制成混凝土,这才是他们实际用在建筑上的材料。

简而言之呢,如果不知道熟料和砂石的配比,以及不知道该如何根据建筑的承重计算各部分的配筋率,根本就没法拿水泥来建房子。强行建了,也不是现场开裂,就是原地坍塌的结果。

不过修路倒是简单一些,但也需要和细沙石料配合使用。对了,还有白垩矿和黏土场、采沙场的原料保障问题,他们将作监也是选了好久,才圈定了几个,这里头的技术要点很多,细节其实都很有意思的,如果各位有兴趣,将作监那里还有详细数据和资料,各位的级别够了,只要愿意学习的,欢迎各位大佬莅临指导bb……

李元纮说完这些,诸位大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东西烧出来也不能直接用的!那就没问题了。

还有,不要再说数据和学习几个字了,他们并不想去看将作监的这些机密文件,谢谢。

最后,还有从北面回来的新宰相张说加码,他一开始就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严重。朝廷担心泄密,无非是怕水泥的制造方法被突厥和吐蕃学去。但其实,他们一个二个都是在草原上住着,从来逐水草而居,对于绝大多数突厥人和吐蕃人来说,建房子是什么根本没听说过。

虽然说,他们的贵族偶尔也会脑子一抽,决定在某个地方建个城市住一住,就比如吐蕃人,他们那里像样的房子还不少;他们也会在关键地方建筑堡垒——但实际上即便没有水泥,他们用石头做的就已经很结实了,说不定还比水泥的更结实一些,打起来是很费劲的,如果没必要,张燕

公一点也不建议随便和他们开打。

扯远了,张燕公的意思就是,已经在敌人手里的堡垒,没有水泥,他们也轻易拿不下来;而如果敌人也有水泥,那除非他们直接建起一堵水泥墙,否则也没有太多用处。

而现在,知道他们的敌人即便拿到了完整的水泥,呃,熟料?的烧制方法,也没可能建出一堵能用的墙出来,那就更放心了。虽然一旦工程开始,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迟早会流传出去,但凭道听途说是做不成事的,朝廷只要和以往严查盐铁一样,堵住边境交易的关卡就行了。

这样从两个角度一讨论,皇帝也打消了最后的疑虑,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朝廷允许商人进场,但是他们要对参与这个项目的商人严加挑选,在各处白垩矿上也要一直有朝廷的人手监督。这样一来,相当于确保了原料和人员两个控制渠道,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泄密的可能性。

剩下的事就不用多说,水泥的作用,长安城中人早已经有目共睹,他们眼馋这项生意也不是一天两天,朝廷一旦放开这方面的限制,想要下场分一杯羹的商人不在少数。

为此,商盟提前成立了一个建筑施工公司,李馥在远离现场多年之后,又看到了熟悉的风景,忍不住大笔一挥,强烈建议他们叫中建集团路桥建设第一局。

看到这个要求的俞明珠是个什么表情,李馥当然是不知道了,不过后来正式的名称没有这么奇葩,省去了不明所以的部分,就叫中建第一局。

不管怎么说,虽然还是个烧水泥的,但听上去就有气势!

总而言之,就这样,筑路需要的大批量原料,就全被逐利而来又通过审查的商人们包圆了。

在这个模式里,朝廷给方子、给矿山,商人出人出力把水泥烧出来,朝廷再将其中合格的产品买下,前期的一部分货款会被折抵在烧制方法和矿山使用的费用中。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收购了绝大多数水泥,但是被朝廷认定是不合格产品的一部分产品自然向民间流去。就像李元纮在朝堂上说的一样,这部分熟料直接盖房子是不行的,但是铺路还挺好学,不过就是掺沙子掺水、再加上碎石等着干,多看看也就能看个大概。生产熟料的商人既然要卖货,就都将这些步骤记了下来。这样一来,各种似是而非的使用方法,就随着商人们售卖水泥的脚步,向更多地方流传开去。

这部分的影响暂时还看不出后果,不过,原料生产的速度渐渐加快,朝廷有钱有人,第一期工程迅速推进。等到这一年年底的时候,皇帝看两京之间的大马路就已经修得差不多,一时激动,大笔一挥,就要带上全家人去洛阳过年。

全家去洛阳!

不仅如此,皇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将这次巡幸东都的时间定在了一年,这也就是说,明年大姐出嫁都是在洛阳办。

李馥在万安观里看他们打包东西,让他们将几只鸽子的笼子也带上。

这次去东都,在路上的时间果然很短。李馥没有坐在车里,而是自己骑着小马在队伍里来回跑,不小心就听见同行的大姐夫王繇(已经下旨了,可以这么叫了),和准二姐夫源洁(也下旨了,但是婚期还没定)正躲在离大队人马有点距离的地方说悄悄话。

李馥往那边凑了凑,发现应该是大姐夫专门找到源洁,正在向他专门叮嘱当驸马的注意事项。

“……永昌公主喜欢的是……听说子清你新学学得也不错,今后不妨多和公主交流……认真的,态度放在请教上吧,否则我怕子清你受到打击……”

李馥耳朵挺好,大概听了几句随风飘来的话,就赶紧带着豆卢姑姑溜了。

这八成就是大姐让王繇干的

,要不然他肯定不知道二姐喜欢什么,也不会特意告诉源洁,要怎么和公主相处。

唉,大姐呀,真是为姐妹们的婚姻幸福操碎了心!

除了发现了这件事之外,李馥在来回晃荡的路上,还不小心偷听到一两句十分可疑的对话。

“……她难得出宫……东都不是她的地盘……错过这次……”

听着就像是在搞阴谋啊!李馥警觉地寻找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但是她只能看见一片在阳光下反射着宝光的车顶,她刚才经过的速度太快,没办法分辨出声音是从哪一驾车辆中传出来的。

李馥往那边靠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