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 > 俞明珠

俞明珠(2/2)

目录

杜钦若大概猜到王兄今天出门又找了别的借口,于是他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决定不和王兄计较刚才被他拖薄了一层的鞋底了。

王甲小心翼翼地观望一圈,终于长舒一口气。杜钦若走到他身边,自己探头向外一看,这才发现,方才自己两人经过的地方已经聚集起了越来越多的人,而且看他们的打扮,还大都是一旁西市中的商人。

“是县衙有事?”杜钦若嘀咕一句,又去听人群中的动静。

听了一会,杜钦若只零星听见几个新奇的字眼,仿佛是“专利”又或是“专卖”的,间或还听见几句完整的对话——有人说:“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平白将赚钱的法子白白告诉你?”和他对话的人便回道:“并不是白给的呢,且你又怎么知道这许可费是贵是贱?”

这定然是有新鲜事了,杜钦若听得心里好奇得不行,看他王兄是死活不打算从巷子里出去了,于是他和王甲打了个招呼,自己跑出去看了。

杜钦若的书生打扮在人群里挺突出,而他看上去又是个特别和气的书生,于是他一靠近,就被不少人央着,替他们完整念一念那个新的“专利局”门口贴出来的布告。

杜钦若被让进了热闹的中心,这里聚集了一批识字或是在西市中有脸面、有人望的商人。

他抬头一看,果然看见长安县衙正门边,又新开了一扇公门,门上挂着乌油牌匾,门前立着簇新的告示板。仔细辨认过去,正是“专利局”和“专利登记、查阅及付费使用说明”。

杜钦若快速将通告浏览一遍,发现这份公告用词虽然有些生僻,但说明的意思却很简单。

按照杜钦若的理解,这份公告说的就是朝廷新成立的这个专利局,今后要将一些有价值的技艺或是器具的制作方法登记在案,就像是编录一本百工图谱一般,这就是所谓的“专利登记”。

而这些编录好的百工图谱,并不是从此之后就束之高阁了,而是会公开出来,给有需要的大众使用。任何人,只需要付一笔“专利费”,就可以得到记录了某样技艺的“专利说明”,进而借此生产商品或是改进原有产品来卖钱——这也就是所谓的“付费使用”。

至于“专利查阅”,自然就是指专利局对每一项登记的专利有简短的介绍,能够让需要的大众按照描述决定,自己要不要对某个专利付费。考虑到大众对专利局的业务还很陌生,这一项服务,目前是免费的。

杜钦若一面看,一面将自己梳理后的意思用浅白的话告诉先前为他让路的

那些人。其他人听过他的讲解之后,都纷纷露出了果然如此和若有所思的神情。

看完之后,杜钦若一方面觉得这个点子当真新奇,一方面又发现这里头问题很多。

杜钦若有经商的亲戚,于是他知道,来往贩货的走商暂且不提,对于固定在一处做买卖的坐贾来说,他们往往只是经营很有限的一种或几种商品,而他们家的手艺或是秘方,向来是秘不示人的。

除非家境败落,子孙不孝,要靠卖方子活命。

而这一方子一旦卖出,往往是不许旧主人再在本地使用的。

这和眼前这个“专利局”要做的事,仿佛有些相通之处。

但朝廷来做“专利局”,气魄又何止大了一筹!这竟是要收尽天下的技艺和秘方,又要让天下人只要付得起钱,就都能使用!

杜钦若顿时心神震动——他一时觉得朝廷的手笔惊人,当真是为天下所有踏实肯干的人都提供了致富的门路;一时又不知今后会发展成什么模样,忍不住为巨大的变化即将发生而心生恐惧……

他看了看身前那一批西市的头面人物,以及站在公告栏边的官吏们,觉得自己方才的感慨,这两方一定也早就想到了。

只不过,这件事要想成功,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敢问这位官人,”一个锐气十足的女声打断了杜钦若的思绪,他抬头一看,便见是他身前一位手中拎着帷帽的女子正在说话。她开口时,几位西市的头面人物也在安静旁听,看来她在西市的地位不低。

“专利局里已有的专利,都有什么内容,而专利的许可费用,又分别是几何呢?”

她问出了杜钦若方才在想的问题。

“还有,不知什么样的技艺,才可以称得上是‘有价值’、足以被登记成为专利?”

这名女郎的问题,当真一针见血。

对面的官人仿佛正等着人有此一问,这名女子话音刚落,对面就贴出了一份新的告示。杜钦若连忙抬头去看,就看见告示上用斗大的字写着“制霜糖法”、“四轮车”、“制粉笔法”、“制皂团法”、“斜纹染”……“宫造雪仙人点心方”等等字样。

旁边一位小吏同步大声念诵着这些文字。

“这位娘子的问题很好,”伴随着那名小吏的大嗓门,那名官员笑眯眯地回答,“就是这样的技艺,才可称得上‘有价值’、可被登记呢。”

这时,杜钦若的脑子才刚刚处理完“霜糖?是我想的那个霜糖么?在马球消息上登出过咏霜糖诗的那个霜糖?据说是宫里秘制的方子,除了御赐没处见识的霜糖?!”,便又被身前身后陡然掀起的声浪震傻了。

一片喧嚣之中,杜钦若仿佛听见刚才那个女声感叹道。

“他娘的……这是聚宝盆呐!”

“但要吃哪一块、怎么吃,可就要好好思量了……对,好好思量。”

那名女郎紧皱着眉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