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病重(2/2)
阿翁病倒了!昏迷不醒!李馥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在殿内踱起步来。
医、药、护理,自己一窍不通,她甚至连李旦得的是什么病都不知道!突然昏迷是什么的症状?中风?脑溢血?高血压?李馥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李旦躺在床榻上的身影,青色的帐幔里,衰老的老人安静地躺在那里,无数人在他身边来来去去,但老人只是毫无回应,像是睡着了一般……
这和自己撺掇阿翁看球有没有关系?这是不是自己的错?!
不!现在不要去想这些!
李馥停下脚步,闭上了眼睛,在她想象中的画面里,李旦的面貌逐渐模糊,和另一个面容渐渐重合,挂着青色帐幔的牙床也换成了雪白的床单、窄窄的病床和蓝色的帘子,仪器“嘀嘀”的轻响仿佛又在李馥耳边响起,她忍不住睁开了眼睛。
“……我们去前殿,向杨娘娘求两卷道经来,之后就闭门抄经,为阿翁祈福吧。”
事到临头,她竟然只能求助于虚无缥缈的神灵,和自己穿越背后,不知是否存在的伟大意志……
李馥苦笑了一下。
豆卢姑姑点了点头。
李馥彻夜未眠。
若非她知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她还未必能够如此镇定地抄一夜经书。
如果阿翁当真弥留,阿耶一定会记得叫自己的,抱着这样的信念,李馥在明晃晃的烛光下,用前所未有的认真和虔诚,一笔一划地写完了一纸又一纸的道经。
天色大亮,豆卢姑姑为李馥端来一碗胭脂米粥,“白日不是夜里,宫门开了,新的消息应当很快就会传来。”她的声音依然稳定,让李馥也安心了一些。
李馥接过碗,自己喝了一口,她看着厚厚一叠麻纸,对豆卢姑姑说:“都抄完了我才发现,其实道经里既不讲祈福,也不讲治病,玄元皇帝只是想说明白,什么是道,什么是德。我们后人却扔下大道,用生老病死烦他的心,他当初若是知道,还会不会传下这本经书?”
玄元皇帝,就是李唐在追认老子为祖宗之后,为他上的尊号。
李馥感叹一句,也并不需要豆卢姑姑回答,她很快将碗里的米粥喝干净,又自己站起来缓缓活动手脚,她从没有觉得正坐的折磨这么容易忽视:“总之,我帮不上忙,至少不能添麻烦,照顾好自己也是不添麻烦的一部分,豆卢姑姑放心吧。”
豆卢姑姑示意念奴将李馥手抄的经书整理好,自己跪下来帮着李馥揉捏舒缓,“七娘子向贵嫔娘娘请过安之后便回来歇着吧,今日如果有消息,奴会立刻叫醒七娘的。”
李馥还想再坚持一会,她怀疑阿翁醒来的消息下一刻便会传来,而那样她便可以恳求阿耶让她过去探望阿翁……但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呵欠。
后来的事在李馥的记忆里就很模糊了,她好像一如既往地向杨贵嫔请了安,之后又听见杨贵嫔让她回去休息,今日学堂不必去了的声音,再之后,她的记忆就像是被迷雾笼罩,仿佛当场便陷入了无梦的酣眠……
李馥睁开双眼,视野中是一片黑暗。
她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有些不太一样。
她在梦里见到了年轻的阿翁,以及……一位和她生母豆卢氏有几分相似的忧郁美人。
他们身边的人叫她“豆卢贵妃”。
她真好看,但她也真的不开心。
李馥听见自己身边不远的呼吸声。
“乳母,是你吗?”她轻轻问。
就在她床榻边的豆卢氏低低应了一声。
李馥感受到一个温热的手掌抚上了她的额头,她眷念地在乳母的掌心摩挲了一会,等乳母的手掌离开了,转身去拨开小巧的铜灯上遮光的罩子(都是李馥睡觉一定要彻底无光的臭毛病),李馥听着乳母在黑暗中灵巧地穿梭,像是已经做过无数遍一样。
在橘黄色的灯光亮起来的前一瞬间,她开口问道:“阿娘她……在进宫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好像知道阿翁对她,也总有些偏心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