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成王妃13(1/2)
“杨李二家代代忠君爱国,乃是我大齐股肱之臣。杨家数十年来一直征战沙场, 抵御外敌入侵我大齐, 先两代正国公皆战死沙场, 立下汗马功劳;李家三代为相, 为大齐排忧解难, 助历代天子成明君, 鞠躬尽瘁, 劳心费神。朕本是看重于你, 才将杨李二家联姻后代之女赐婚与你, 望她可以相助于你,改改你那懒散闲适的性子!如今看来, 反倒是朕的眼珠蒙了尘, 教你受苦了!”
“儿臣惶恐。”真切感到圣上怒意,孟晔再不敢多言,只能慌忙说道。近些年来,因为圣上恩宠而飘飘然的傲气也总算消减几分,神智带出几分清明,不由心中怨起顾翩翩的主意来,另一厢又道父皇糊涂。他虽知父皇宠信杨李二家,却不知到了如斯地步, 竟是全然不疑!
圣上也不知是不是感到了孟晔心中不满, 冷笑一声, 抬脚就要往孟晔身上踹, 却被舒夫人抱住了大腿。
舒夫人眼角微红, 虽是泪水涟涟,却又哭得极美,只教人生出怜惜之意。她十分清楚如何利用自身的美貌,微微仰着头,美目盈波地看着面色沉沉的圣上,泣道:“陛下……”
只是此番舒夫人的招数并无作用,只听她话音未落,圣上便腿上微微使力,将舒夫人推在一边,冷笑道:“你若不来拦,朕或许还忘了你的错处。偏生如此碰巧,御书房中有事,你便恰好赶到,是你窥视帝踪,还是逆子一早给你递了消息,叫你来敲边鼓的?”
后宫妃嫔为了得到皇上宠爱,多半都有买通皇上身边之人,后宫之人“窥视帝踪”习以为常,圣上也心知肚明,只是并不在意,只要妃嫔们把握分寸,倒也无甚大碍。
如今借此发作,舒夫人又不能牵出儿子,只好咽下苦水,眼泪更是如雨落下,慌忙哭道:“妾身不敢,绝不曾窥视帝踪,晔儿也不曾传过消息……”
圣上却是不信,转而又寻舒夫人错处,冷道:“身居三夫人之一,显赫荣华,倒叫你忘了自己的身份吧?夫人如何位高,却也只是妾室,皇后才是朕的正妻,不可不尊。逆子方才言语,不尊嫡母,想来也是你有所教唆……你道正妻当宽容大度,却也应当知晓妾室不该逾规越矩,夫君该给正妻足够的尊重!逆子带着女扮男装的姬妾游玩,甚至被民间传成龙阳之好,如此宠爱非常,也难怪青仙恼恨……逆子受你教导,不知你心中可有不尊皇后之意?”
圣上一番言语教众人各有所想,杨良彬只微微垂下眼帘,心中略有冷嘲。若非圣上原先宠爱舒夫人与宁王,导致了李澄菲与杨李二家的悲惨下场,他又如何有机会来到此处?如今这般说道,却也只因恼怒舒夫人与宁王。不过古人与后世人的想法不同,他也无法站在自身角度指责。更何况圣上除了李澄菲一事之外,并不曾亏待杨李二家,恰是因此,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因而他就更无立场可说。
而舒夫人被圣上扣了一顶罪责,心中着实惊慌,冷汗直冒,慌忙辩解道:“妾身不敢,绝不敢有不尊皇后娘娘之心,望陛下明鉴……晔、晔儿性子风流,宠那姬妾不过一时新鲜,绝不是偏宠妾室之人。”
说罢,她又想到杨李二家跋扈,杨九恩更是敢强闯王府,将她的儿子殴打至此,若今日不休了李澄菲,他日儿子与她在李澄菲眼里岂不无威风可言?她却仍是不知李澄菲确有和离之意,只当杨李二家拿此来吓唬作势,叫宁王不敢再拈花惹草,因而即使心中惊慌,却仍是咬牙道:“陛下,只是李氏确是尖酸阴毒之人,不仅陷害晔儿府中姬妾,还毒害了陛下的孙儿啊……”
圣上听罢,只觉气上加气,大喝一声“蠢妇住口”,就又要作骂。
天子盛怒,御书房中宫婢太监早畏缩地跪了满地,连李澄菲三人也不例外,诚惶诚恐跪倒在地。
唯有杨良彬仍在席上端坐,静静地听完了圣上发怒,此时才吃力地站起,摸到后颈外露的红绳,牵出衣中翡翠玉雕,捧于双手掌心,缓步上前,跪在圣上跟前,双手呈上玉雕。
圣上乍一见此物,怔怔立在当场,怒气散去,心中五味杂陈。
只听杨良彬轻声说道:“陛下息怒,此事并未真正查明,我等是青仙亲人,出于护爱信任之心,认定青仙绝不可能作此毒事,而舒娘娘认为是青仙所为,也并无不对。只请陛下辛苦查明,还双方一个真相。只是臣妇有一不情之请,望陛下应允。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臣妇手中之物?”
“自是记得。”圣上无言片刻,沉沉叹息道,“你与文兄成婚之时,朕特命巧匠雕了这雄鹰叼梅,文兄性情如鹰,洒脱桀骜;冰姐品性如梅,雪胎梅骨。愿你二人相扶一生,白头到老。朕赠此物时,还许下承诺,可以此物换朕一诺。”
说着,圣上眉心微蹙,道:“冰姐且收回去,千金之诺,莫要大材小用。你有何请求,说来便是。”
杨良彬并不收回,仍高捧着玉雕,定定说道:“陛下好意。只是在臣妇看来,儿女幸福已不是小事。不管陛下查明真相是何,臣妇只望陛下允许青仙和离,而非准宁王爷休妻。另外还有一请,却非以此玉为请,只是以老妇人一张厚脸,开爽犯下擅闯王府、殴打皇子之重罪,由老妇人承担重责,望陛下恕开爽之罪。”
“姑母……”杨九恩闻言急道,却被身旁李澄清暗中扯了一下,观他安定神色,只好安静不语。
孟晔与舒夫人并不知还有此事,听罢不由心惊,暗中思虑,不敢多言。
圣上观杨良彬坚定之色,知绝拗不过他,只好将玉雕拿过,一边去虚扶杨良彬高举之臂,一边叹道:“朕允了便是,冰姐还请快起。”
“多谢陛下厚谊。”杨良彬顺势起身,退在一旁不再多言。
圣上摩挲着手中玉雕,不觉回想起过往之事,心中大叹。又观后代几人,杨李二家之子都是人中龙凤,偏生他宠爱之子是个蠢物,不思进取,不懂利弊,生生舍了帮扶之人去。他瞥了孟晔一眼,心生烦躁,却也提不起刚才怒火,疲惫地说道:“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全部退下吧。朕查明之后,自有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