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1/2)
她将“下嫁”两个字咬得极重,席上顿时有人笑出了声,在寂静的屋子里显得刺耳极了。
陶六哪受得了这个,当即瞪了过去:“你什么意思啊!”
三房姨娘的脸色亦是青红交加,煞是好看。
“啊,原来你想把我姐和你儿子凑一起!”唐昱堇此时反应过来,脑子一热,口无遮拦道,“想什么呢!他配得上我姐吗……”
陶六:“……你们还来劲了是吧?”
“昱堇。”陶氏拉直了唇线轻斥一声。
她方才乍然一听老太太的意思,差点没控制好情绪,这会儿虽还是恼怒着,到底是冷静了些,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在三房姨娘发作前,她道:“这两个孩子在家让他们父亲给宠坏了,说话也没个忌讳,若是让母亲和大哥不高兴了,看在他们是小辈的份上,就不要同他们计较了。”
她特地把南安侯扯出来,就是暗暗提醒这一家子人,唐依是南安侯府最受宠的二小姐,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觊觎的。
果然,此话一出,老太太面上虽不显,手里的筷子却是放了回去,垂眼看着桌面,气氛都凝滞了。
若是在以前,陶氏多多少少都是忌惮着的,可如今这老太太都把主意打到自己女儿身上了,那她就顾不得那些了。
“老太太和老爷都是胸怀宽广之人,计较倒是不会的。”三房的姨娘忍不住了,压着火儿道,“只是二小姐这话说得未免难听了些,我也不过是为着二小姐的人生大事着想,且我们冉儿怎么说也是伯爵府的子嗣,谁知二小姐竟出此狂言……”
“这么好的儿子,三姨娘留着给别家的好姑娘吧。至于我的事,还不劳您费心。”唐依唇边扬着浅浅的笑,目光却是一片冰冷。
“呵呵。”沉默了半晌的老太太终于发出一声混浊的笑声,滚在喉咙里,带着不着痕迹的冷意,“不愿意便罢,原本也只是家里人随口一提。只是三房大概是想着侯府的姑娘,教养的好,许是不在意门户嫡庶……”
这话明里听着是打圆场,暗里却是说唐依心高气傲,没那个大家小姐的气度。
唐依却是不在意地笑笑,没搭话,而是对旁边的人道:“小姨怎么不吃了?是饭菜不合口味?”
“啊?”听他们几人这明枪暗箭地说了半晌,陶芸都不敢吱声,此时忽听唐依喊她,倒是愣了片刻,连忙道,“……没有,是我饭量小。”
见唐依如此直接地忽视她,老太太一直隐忍的眉头终于蹙起,刚要发作,便被唐依的问话给堵得没了声儿。
只听唐依道:“我听长辈们说……当年小姨是执意要嫁给官职不高的小姨夫,为此还和家中闹僵,多年不得回京。我以为……外祖母这般透亮的人是不在意门户的呢?”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陶芸左右看了看,垂着头不敢搭腔。
“唐依。”东莱伯终于出声了,“你僭越了。”
唐依无谓地闭了嘴,继续低头扒饭。老太太却是被气得半晌说出不话来,饭也不吃了。
倒是陆家的小辈想起了什么,压低了声音瑟瑟道:“对啊,当年不就是因为瞧不上我们父亲,这么多年都没叫母亲回京省亲,怎么如今到了依儿姐姐就——”
话还未说完,就被她们母亲瞪得住了口,越发瑟缩着不敢抬头瞧人了。
有胆大的继续犟嘴道:“本来就是……且今日我们在街上碰到那什么,平宁王……”
“平宁王世子。”旁边的姑娘小声提醒。
“对,平宁王世子,我们亲眼瞧见他对依儿姐姐很是不同呢!”那孩子仰着头辩道,“想来能与依儿姐姐相配的也是那样的人……”
“这和平宁王世子有什么关系?”东莱伯愣了。
“哦,大哥一直忙于朝事,后院的事大概不太清楚。”陶氏故作矜持地抚了抚鬓边的珠翠,淡淡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就是清河长公主一直挺喜欢我们依儿,前些日子去平宁王府拜年,王妃也夸了她几句……想来是这平宁王世子在我们府上听学,和依儿同窗,是以亲厚些。”
“……”
众人登时哑口无言。
连唐依也是目瞪口呆。
她万万想不到下午在街上,尹时谦的一句问候竟能让她们脑补至此……明明她的解释很无懈可击啊!
还有陶氏的那股莫名觉得她一定能嫁入王府的自信……到底是什么给她的错觉?这以后等自己卷着钱跑了路,和世子的婚事告了吹,打脸该多疼……
唐依看着陶氏脸上无比明显的得意,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沉寂半晌后,老太太忽然咳了一声,起身道:“我吃好了,先回房休息。”
说罢便让丫鬟们搀着出了门。
三姨娘到此时还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怔怔地盯着桌面,如何也无法相信唐依竟能攀得那样的高门。
远在王府的某世子狠狠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额角,继续思考怎么把媳妇儿娶回家。
*
如今三姨娘闹了这么一出,陶氏无论如何都不会愿意让她家的陶六再和侯府扯上任何关系了,是以唐莘和陶六之间的婚事也决计是不可能的了。
想到这里,唐依忽然一顿,目光射向对面某处。
似是感应到了这边的视线,唐莘稍稍抬眼,回视过来,两人的目光在厅中交汇碰撞,火花四散。
饭后,等唐莘离了席,唐依默默跟了上去,拐过几道回廊后,一抬头,便见唐莘已经等在那儿了。
唐依冷着脸上前,开门见山地问:“今日的事,是你在背后搞的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