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言捷(1/2)
孟姨娘气的浑身发抖,不管不顾就要出去。孟舒伸手拦着她,说:“那儿是个什么地方你这些年还没尝够吗?有夫如寡,位同丧犬,你一心为他,可他给过你什么?”
“郑孟舒!”
孟姨娘的叫喊又疾又厉,伸手便是一个巴掌呼在孟舒脸上,当即孟姨娘便愣住了,她盯着孟舒脸上鲜红的巴掌印愣了一下,捂着脸大哭起来。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不求他任何东西!生不能同席,死就一定要同穴!这是他答应我的!我这一辈子都给了他,能跟着他不管是什么下场我都认了,可是这一切都被你毁了!被你毁了!!”
孟姨娘哭的就跟死了至亲一样,一双因为劳动而布满皱纹的手不停的打在孟舒身上。
孟舒咬着牙一声不吭任她打着,眼底的泪珠被她狠狠憋了回去,只要过了这个坎,以前的一切就可以逃的远远的,她娘不会为了一个男人受尽苦楚,而她也不用因为是那个人的女儿而在身上背上一根锁链,只要一切能结束,这些痛根本不算什么的。
孟舒如此想着,一时之间,这屋子里就只有孟姨娘捶打孟舒的骂声和肝肠寸断的哭泣。
在泪眼婆娑中,孟姨娘并没发现孟舒的脸变得煞白无比。
孟舒闭了下眼睛,轻轻抱住了孟姨娘,“娘,你为我想想可以吗?除了这里,我们没有第二个家”
孟姨娘先是怔了一下,突然一把将孟舒推出了房间,大喊道:“你走!你给我走!!”
孟舒被她推的坐在泥地里,眼前的景象慢慢因雨水而变得朦胧,她抹了一把脸,对屋内说道:“我明日再来看你”
孟姨娘靠在门板上,捂着脸泣不成声。她以前觉得只要是那个人在的地方,她便可以不顾一切跟着,等着,这么些年她只顾着往前跑,却完全忘了,自己身后还有一个尚且年弱的女儿。
她的愧疚,心酸,不甘全都汇聚在这个女儿身上,所以她将孟舒偷偷送去学武,希望能求那个人回头看一眼。可是那个人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当她知道孟舒要挟了那个人才换来自己的自由时,突生一股无力,原来她是那么没用.....可是,她还是舍不得,更多的是放不下,那是她追了四十几年的男人,怎么能不屑一顾的就把她赶了出来呢,怎么能呢.....
西城的咿呀细语通过雨声传到孟舒耳中只觉遥远无比,在雨水的浇灌下,她可以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伤口裂开了,那些密密麻麻的疼痛扩散至全身,然后直达脑袋。
潮湿的墙角和着雨水和泥土,她扶着墙缓缓朝前行去,还未痊愈的身子轻微的在发抖,孟舒心道,应当是发烧了。当她走到巷口时再也没了一丝力气,闷头便倒了下去,溅起一地的脏水。
当天边第一缕阳光从天际射出时,边关大营门前停下了一辆颇有气派的马车,少顷,便从马车上下来一个长身玉立的男子,此人身着玄色圆襟绣兰草长衫,腰间系着一枚黑蓝渐色的墨染佩玉。
他眼眸浅棕,挺鼻薄唇,不言不语便是一幅贵气凌然的模样,却嘴唇轻勾,端的又是一派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
来往巡逻的士兵在路过此人身边时也止不住的好奇打量着这人,有眼尖的认出他来,立在一旁恭敬道了声王爷。
这边关大营的将士都是常年驻扎此地的,甚少见到上位者,故也不认得段于瑞,虽是跟着同伴唤了一声,却是问:“这儿虽离京都不远,可向来是没有王宫贵胄来这荒僻之地。王爷怎么会来这里?”
有人开始猜测,“估计是来看望将军?”
“才不是呢,我前些日子听说将军被皇上召进宫去了,之后将军便有意躲着宫里派来的人,大概是没办法了,王爷这才亲自来了”
闻言,他人皆是一副了然的模样。
杜康霖正打算去外面巡军,还没等掀开帘子便与外面的人碰了个头。
“哎哟!”
段于瑞伸手捂着额头,将要出去的人逼了回去,问:“将军这是忙着要去哪儿?”
杜康霖早在这人进来时便瞪了那边的将士一眼,将士面带歉色无奈的耸了耸肩。
“你不必怪他,是我不让他通报的”
段于瑞从善如流的坐到了椅子上,双手一撑自是一幅巍然不动的做派。
杜康霖见他这样挑了挑眉,转身坐了过去,“王爷今日所来何事?”
“将军军务繁忙本王也不绕弯子”,段于瑞不与他多费口舌,直言道:“选秀之日定在下月初十,本王希望能与言捷姑娘见上一面,此后绝不再打扰将军”
杜康霖往椅子背后一靠,斜眼看他,“早知今日,我当初便不该救你”
段于瑞无言。
杜康霖又道:“俗话说知恩图报,而你瑞王爷报给我的,是左右一刀呀”
段于瑞说:“本王与将军一样,为的都是这昌国。皇上有心扳倒郑氏苦于手下稀疏,连在宫中都不知道有多少眼线在盯着,将军忧国忧民守着昌国百姓,可若是皇权变换,届时将军苦心相守的都将落入地狱之中”
“所以王爷这是在苦心劝我归属皇上?”,杜康霖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