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灯火阑珊之人(2/2)
这厢话落,在他旁边一列队伍中便立马有人反驳,“盗圣的轻功,江湖之中谁可以比得上?我们以往都知道盗圣来无影去无踪,可谁又知晓盗圣二字仅仅代表一人而已,说不准这二字背后,是多少人,岂是争相效仿几字所能概括的”
先前说话的乃是吏部的孔大人,平时管着官员人事,所以很多人也是给他几分面子,而此刻这新升迁的官员却是没有一点眼力见,竟然是当众就驳了他的话。
孔大人向来眼高于顶惯了,此刻被这一反驳便感觉心中不大顺畅,便感觉那官员是有意与自己唱反调,亦是不甘示弱回道:“先前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且这盗圣轻功非凡,难不成这江湖中还有多少个师出同门,而又都是轻功卓绝之人?”
那边又有一人道:“可依那些官员证词与画像辨认,在他们府中行窃的皆是盗圣本人,这又该如何解释”
“那还不简单,必是有人画了盗圣的脸在外面……犯....案”
话到尾音,孔大人的声音越说有小,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是说错了什么话。
果然,在他对面一列之中立马有人开口说话了,“臣也觉得应是如此,盗圣不可能同时出现在锦衣卫大牢又在外面行窃,便只有他人画了他的脸在外面兴风作浪”
接二连三,又有诸多人如此进言,隐约之中还提到了前几日公主行刺时,盗圣尚在王府,怎能一分为二进了皇宫。
孔大人听着他们先后进言,脸上神情微有慌乱,他不动声色看了眼在他侧前方的郑归,反之后者倒是气定神闲,仿佛料定了事情会发展至此,甚至还淡笑的看着在他旁边一列的段于瑞。
段于瑞一手在前一手负后,静静听着身后大臣的议论,等到有人开口提到了“有疑”二字时,淡然拱手朝上首一直没说话的段于覃道:“回皇上,此事臣也觉得颇有疑点,虽说那日我们都眼见了盗圣进宫行刺,可也如这些官员证词一样,那也是眼见为实的证据,如此一想,这几件事情前后串连起来,倒是值得让人深思”
段于覃看向下方的锦衣卫使温池,问:“温池,人尚还在你牢中,此刻外间又有诸多怀疑揣测,你觉得此案该如何?”
温池心念微转,自是十分明白皇上此问不是真的在问他该如何,而是要他做一个抉择,是顺……还是逆。
温池拱手道:“回皇上,属下不敢妄断。但是那日属下与吴泽府众人皆是亲眼看见盗圣身处客栈之中。如今盗圣尚在牢中关押,所以属下可以肯定,这几日在外面四处偷盗的人,绝不是盗圣”
段于覃似笑非笑,“皇叔,那盗圣从你府中去了客栈,先前那盗圣又出现在了皇宫……如今,他竟还跑到了外面去偷窃,难不成他还有三头六臂分了身不成?”
段于瑞微俯首,声音极其严肃正经,“臣以为,江湖之中有人能冒着盗圣的脸四处作案,那进了皇宫的人为何就不会是假冒的”
“皇叔所言在理”,段于覃颔首,问温池道:“盗圣那边审的如何?”
“回皇上,属下无能,审了多日,那盗圣还是死不认罪”,温池道。
“或许真是抓错了人也不一定”,段于覃若有所思了一会,朝下方问道:“各位对此事有何看法?”
朝堂上下皆是寂静。
从这短短片刻中,所有人都看出了段于瑞是有意将此案的重点引到了有人在假冒盗圣上。有人开始将视线转到了郑归那边,神情踌躇不定。
郑归大手一挥拱手道:“皇上,虽说此次事件存有疑点,但是安家灭族案与他断然脱不了干系,微臣以为此事应当慎重”
段于覃眉目未动,“那依丞相之见,应当如何?”
郑归面色为难道:“微臣愚见,安家一案已经在各城引起骚乱,若是再不结案,怕是民怨沸腾难以压制呀”
段于覃大手一挥,圣旨立即而下。
“奉天承运,帝曰如示!江湖纷乱四起,冒盗圣之脸作案不断。安氏一案疑点繁多,孤着令,即刻由吴泽府看押洛驿城前去晋康协助办案!一月之限,务必结案”
朝臣一众散去,段于瑞被皇上独留偏殿,器宇轩昂的恒安王气质沉着,却也耐不住对面的好奇目光的打量,他轻咳一声,道“皇上,怎的一直盯着微臣看?”
段于覃眨了下眼睛,直言不讳问:“皇叔,你为何对那个盗圣这般看重?”
“微臣只是察觉这些日子与盗圣有关的案子实在疑点太多,这才不想冤枉了何人”
段于覃摇头,“皇叔,你的手段孤见识过,加之这些日子出事的都是之前列表上的贪官,那本是为了扳倒大树所捆扎好的根系。所以孤以为,皇叔为了他,在背后下了一招险棋”
段于瑞眉眼不动,淡然道:“皇上,微臣从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棋行险招,这些根系都是已经枯萎了的无关紧要,虽说引起了背后之人的警惕,但微臣绝不会坏了皇上的计划”
“皇叔,你知道孤不是这个意思”,段于覃解释道,“历来皇叔教我的是韬光养晦,如今你如此做法倒叫孤看不清了。十天时间,闹得全城皆知,只是为了一个洛驿城”
段于瑞乃是先皇最小的同胞弟弟,与段于覃相隔不过十岁,是以段于覃自小也跟这个小皇叔走的比较近,先皇在世时他并不受宠,唯段于瑞对他照料有加,所以在先皇逝世太后掌权时,他奋力恳求保全了段于瑞一条命。
在段于瑞流放边城,他被太后的强权压的透不过气来时,每次都是段于瑞的来信叫他学会了忍耐,学会了韬光养晦四个字,所以他才能在那时候自己掌握了权利,从而将段于瑞从边城调遣回京。
而此番盗圣被捕,段于覃没去亲力跟踪此案,却也明白段于瑞一直在背后周转斡旋,甚至不惜牺牲了他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根系。
段于瑞默了片刻,问:“皇上,你可信一句话?”
段于覃愿闻其详看他。
“蓦然回首,那人便在灯火阑珊处”,段于瑞平静如水的眼眸第一次因为一个人,变得微微闪动,“而他,便是我的灯火阑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