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慈安寺(1/2)
寿礼失窃,公主遇刺,让整个皇宫的侍卫再也歇不下去,四处巡查着加固了皇宫的守卫,当侍卫轮换交替了两班,御书房的门被太监打开了,里面段于覃彻夜未眠,撑着脑袋目光无神看着桌上的奏章。
段于瑞负手站在早朝殿外,初起的晨光从他身上穿过,拉出一个长长的影子落在朝门上。不一会儿便有太监过来开了大门,随后诸多朝臣就像约定好了一样,形势浩荡进了大殿。
“皇上驾到~!”
太监尖利的嗓音成了一大清早撕破雪夜寂静的刀刃。
朝臣叩首拜礼,然后恭恭敬敬站在了原地。
“温池,案件审的如何?”
段于覃刚一坐下便开口问道。
温池拱手,道:“回皇上,属下昨晚审了一夜,可他闭口不言死不认罪”
“由得他不认?”,有大臣道:“我们都亲眼看见他挟持公主,他还想抵赖不成?”
温池道:“张大人,我正是如此想的,可朝廷办事讲究证据,我们断不能贸然给他安上罪名,所以我想着让他清清楚楚承了自己罪行”
刑部主事赵大人道:“温大人此话不错,他在江湖中小有名气,我们若是要治罪需的有个明明白白的罪行好以昭告天下”
这边众人忙着给洛驿城讨论罪行说的热火朝天完毕。另一侧的段于瑞拱手对段于覃道:“禀皇上,洛驿城昨夜确实是在我府中不假,太后寿礼失窃是在申时一刻左右,那时他正在我府中被关押着,绝不会出现在宫中”
段于覃若有所思想着,问:“皇叔可有证人?”
“我府中护卫便是证人”,段于瑞道。
左侧为首的是丞相郑归,此刻听了段于瑞的话摆手道:“王爷此言差矣,大家都知那盗圣轻功过人,了无声息来去自如,王爷的侍卫莫不是寸步不离守着他吗?若非如此,难道王爷府的守卫比御下侍卫还要厉害几分,就连盗圣何时离开了房间都能听得出来?”
这番话答是不好,不答也不好,左右是无法洗清洛驿城逃脱了王府的实情,也没有人可以证明他当时是否入了皇宫。
段于瑞道:“当时花楼之中的玉竹被人绑走,洛驿城乃是为救她才离了王府,温大人传唤上来一问便知”
温池拱手对段于覃道:“启禀皇上,属下今早已经派人去了花楼请那玉竹姑娘了”
段于覃颔首点头,道:“如此便好”
这时,有人道:“皇上,公主刚回宫便遇上行刺,加之现在各国使臣还未离京,若是被他们知道我们连行刺公主的罪人都抓不到,那岂不是在各国面前丢了颜面,因此臣以为,此事应当速速决断,也好给公主,和太后一个交代”
此话一出,又有几人接二连三借着使臣与太后之名让皇上早下决断。
段于覃一言不发看着下方不约而同进言的人,等他们渐渐平息了声音,段于覃这才开口,“诸位不用如此心急,眼下锦衣卫正全力彻查此事,各位大人还有何不放心的?”
闻言,不少大臣左右看了一眼勾着头不再说话了。
皇上心底看重吴泽府多于锦衣卫,段于覃这些年好不容易把丞相只手遮天的形势转化了一点,必定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利再被人夺走。若不是此次皇宫出现飞贼刺客,想必此案还是要由吴泽府来办的。而他现在放手让锦衣卫去查,意思不就是说,我都这样做了,你们还想说什么?
“启禀皇上”,郑归拱手道:“安氏一案久久未有进展,臣以为为了百姓安危,应当先把与此案有关之人审问问罪给百姓吃颗定心丸,否则长久下去百姓惶恐怕是难以安定”
段于覃抬起眼睛看了他一眼,道:“安氏一案尚未查清,又何来审问罪人一说?”
自从钟离自晋康回来之后,安氏一案便像沉寂了下去一般,全族百余口人命无人再查,也无人再问。段于覃深知这件事在晋康闹出的风声有多大,不仅是朝廷上下,乃至江湖中都有无数人在看着吴泽府有何能耐解决了这件事。
他知道郑归是想让杀鸡儆猴给个警告,可如此含糊结案,那他这个皇上,还有何用?
郑归听言缄默无语,垂着脑袋不知在想些什么。
早朝议论依旧,威严雄壮的大殿时而安静时而激论,隔着这几个围墙的合寿宫内,德善太后倚在金木丝摇椅上,手中捧着一个玉瓷暖盏望向外间的白雪静静瞧着。
德善太后不过而立之年,生的一副江南女子的温婉贤淑样,细长丹凤眼半张半阖,带出一室的风情柔意。当外室传来脚步声时,太后眼眸往上抬了几分,因为长期垂帘听政,这双眼中又比常人多了分霸气与睿智。
她在那坐了约半刻,有侍女前来禀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