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2)
宁蒗提着六斤豆腐回去, 花了六文钱。这年头一斤等于十六两, 宁蒗用三张大叶才包完这几斤豆腐。
剩下的一百四十四文交给了老爷子。
“你买这么多豆腐做什么?”
老太太看着这么多豆腐, 盘算着家里也吃不完,还以为宁蒗买来喂狐狸的。
“我想试试煮豆干, 以前我在书上看见过一个方子,据说煮出来的豆干有鸡肉味。”
宁蒗十分庆幸宁大红读过几年书,虽然没得了什么功名, 但对这些东西总归有个出处。
老太太质疑的话才到嘴边,想着宁蒗刚没了媳妇, 家里大娃又要准备议亲,他这般也是为了家里的小娃……
“那你要怎弄?我跟你爹帮你。”老太太放下手中的麻线, 看着宁蒗买回来的几块豆腐。
宁蒗买的豆腐都是水份比较少的, 但是用来做豆干还是得老豆腐:“我想要找个东西, 把这豆腐压一下……”
老太太一听就懂了:“放两个簸箕里,表面用石头压着……”
老爷子他们去压豆腐, 宁蒗就去厨房煮卤汁,放了香料, 还放了些许酱油,家里没了糖, 就没有再放。
等豆腐好了,老太太就按宁蒗要求的切成块, 那手艺简直没得说, 像模子做出来的。
而后用油煎炸至发黄, 最后放在卤汁里慢慢熬着。
“这个还得用油, 还有这些药材,而且豆腐还得去了水,算下来得好两三文钱一斤了。”
老太太皱眉,她觉得用这法子挣钱不太靠谱。
“明儿卤好我拿去集市卖了试试看,就卖一文钱两块吧……”
宁蒗看着那豆干的大小,其实心里也犯嘀咕,算下来大概一斤能切十块,也就是五文钱一斤,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买。
“让你爹跟你去。”
老太太那模样让宁蒗总以为自己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
第二天天刚亮宁蒗就用坛子装了卤豆干,又用背篓背了,和老爷子慢慢走着去了县城。
“卖卤豆干了,一文钱两块,四文钱十块,香喷喷的卤豆干……”
宁蒗听着旁边的叫卖声,放下坛子就进入了状态,什么脸面不脸面的,在这时候哪有银钱重要。
要是有那穿绸布的,他就喊得更大声了。
反倒是老爷子,种了许多年的庄稼,面对这种情况倒有些措手不及。
“啥卤豆干啊?怎么没听过啊?”
有人凑过来看宁蒗的坛子,一靠近就闻到一股说不出来的香味。
“您尝尝。”
宁蒗早就将一块豆干切成小块,此时用细枝戳起一块给这人。
那人细细的看这卤豆干,见颜色偏红,闻着有股酱香,还有淡淡的肉味,立即毫不客气的接了。
嚼了两下,发现这东西竟然越嚼越香,还有点劲道。
“便宜点呗,便宜点我就买两块。”
“没得少了,再少就亏本了。”
宁蒗露出一口白牙,看着和普通的乡下人没什么两样,老爷子在一旁有些紧张的站着,手放在前面。
“两文钱五块呗,反正你四文钱都要买十块。”宁蒗笑着摇头。
也还好他经过了前两个世界的熏陶,不然以前男配组出来的他,哪懂讲价的艺术啊。
这人磨磨蹭蹭的讲价,旁边又有人来试吃,宁蒗一边应付前面这位的讲价,一面给人尝豆干,还给人说这豆干的好处。
“给我来四文钱的。”
那人见讲不了价,递过碗来买了十块,本来这碗是拿去买油饼的,这会儿油饼也不买了,只买这豆干了。
宁蒗见老爷子手脚不知道往哪儿放,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爹,您负责收钱。”
迅速给这人捞了十块豆干,又把那比较小的捞了一块进去:“您第一个买,我给您多放一块,谢您照顾生意,下次再来。”
看着多出来的豆干,这人心满意足的走了。
“唉哟,那我第二个买有没有什么送的。”
提着篮子的妇人本还有些犹豫,一看那人欢喜的走了,就立即问道。
“你要是买十块,我就给你送这一块。”宁蒗捞起更小的一块添头。
那妇人有些不满,嘀咕道:“都没刚才那大块哩。”
但想着这豆干味道不错,妇人也买了十块。
有些尝了味道但没带碗的,跑回去拿了碗回来听说前三个买的都送了豆干,一时捶胸顿足,好像丢了几百两银子似得。
还有人和宁蒗争执,说他应该是前三,只是回去拿碗了而已。
各种情况都有,宁蒗都轻描淡写的应付过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这些豆干就卖完了,还有那没买到的打听宁蒗明儿还来不来,前三还有没有多送的豆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