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2)
三郎站在学馆门前,拉着宁蒗的袖子低声嘱咐,指了指肉干、红枣、红豆等组成的束脩六礼:“这些都是要敞开并且双手奉给先生……”
三郎又指了指银钱和鸡蛋:“这些放在篮子里,不用拿出来,先生收下六礼后再一并递过去。---”
宁蒗点点头,表明懂了。
而后按照三郎的指示,进了学馆,寻了先生,净手,跪叩行拜师大礼。
本来宁蒗还有些莫名的兴奋,这是他第一次在这种学馆进学啊,但是在进“教室”,宁蒗所有的兴奋都抛掷云外。
满屋子的小萝卜头,最大的应该不超过十岁,他往教室一站,简直就是鹤立鸡群。
最重要的是,因为时间匆忙,所以宁蒗没有桌椅,这次宁大田回去后才给他制。
而这段时间,他要么站着听,要么和班上的“同学”商量挤一挤。
班上有一位同学家境不错,以宁蒗为参照物算是一个“富N代”了,大概七八岁,一个人坐两米多长的桌子,据说是他祖父方面用的,现在拿来给他用,沾沾文气。
除了他,其他同学的桌子长长短短,几乎都不超过一米,毕竟桌椅在这个年代算是大家具了。
“这位……同窗,我的桌椅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做好,不知这段时间能不能跟你坐同一张桌?我可以付报酬。”
这小孩懒洋洋的抬眼看了宁蒗:“不行,你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坐我旁边可能会让我也染上呆气。”
这话一字一顿的说出,认真又严肃,巨大的年龄差让宁蒗一时都找不到话应对。
“你来这里和我们坐嘛!”
最后一排有人朝宁蒗招手,看起来是双胞胎兄弟,十来岁左右,一个有虎牙,一个有酒窝,是这个屋子里和宁蒗年龄差最小的人。
“我们把桌子拼起来就够三个人坐了。”
这家人看起来条件应该也不错,两兄弟各有一张一米多长的桌子,拼起来三个人坐绰绰有余。
宁蒗赶紧道谢,左侧那个笑眯眯的露出虎牙:“那你出多少报酬?”
这话问出来,刚才前排嫌弃宁蒗的二代同学冷冷哼了一声:“铜臭!”
兄弟俩也不以为意,反而期许的看着宁蒗。--*--更新快,无防盗上----*---
“你们开个价嘛。”
右边那个偏着头想了想:“一天一文钱,日付。”
两人已经做好宁蒗还价的准备了,没想到宁蒗竟直接掏出一文钱:“行。”
“这位哥,你想坐哪边?中间也行……”
兄弟俩以极快的速度收拾着桌边,给宁蒗腾出近一半的桌面:“够不够了?不够我们还能挤挤!”
有些人羡慕的回头看了好几眼,一文钱能买一个鸡蛋呢!要是谁哪天吃了鸡蛋,这事够炫耀好几天呢。
还能买五个麦芽糖球,一个能含一整天!
两文钱就够买一个超大的白面肉包子了,热气腾腾刚出锅那种,咬一口就能吃到馅……
好几个小孩想得直吸口水。
或许是觉得“坑了”宁蒗,两兄弟有些不好意思,见他什么都没准备的模样,就自告奋勇的准备带他去买笔墨纸砚。
“我二叔家就是卖这个的,我们带你去他家买,不会收你高价的!”
两兄弟把胸脯拍得啪啪作响,似乎没响声无法证明他们的话一样。
“行,要是真便宜,那我以后都去你二叔家买。”
两个孩子乐得喜笑颜开。
买了笔墨纸砚,统共也才花了不到二钱银子。
笔三十文就能买一支还可以的,墨块也是,十文钱就能买一块……
这个价格比三郎之前说的要便宜些,统共算算,省了十文钱左右。
宁蒗把一文钱给两兄弟作为感谢,他这时已经知道,哥哥叫程岩,弟弟叫程崖。
有虎牙的是弟弟,有酒窝的是哥哥。
程崖立即接过钱:“你以后有什么需要买的都可以来找我们,我们对县城可熟了!保准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