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成功的将军(21)(2/2)
橫凌也爽快的换下了绣着飞龙的常服,穿上了齐云在边疆时常穿的便服,带着晴素坐着马车出了宫。
橫凌带着晴素走在街上,居然听到有故事说听了她是天上祥云所化,受天命点拨,特意下凡救世。
橫凌满头黑线,好笑的看向齐云。
齐云也被百姓口中编造的神奇故事逗笑了,他父亲给他起这名也只是他出生那天看天上的云好看罢了。
虽然两人都为这些故事哭笑不得,但看着百姓脸上的幸福和喜悦,两人心里也热乎乎的。哪里还在乎小贩为了表达敬意而编造的这些故事。
晴素倒是对小贩口中的各色故事很有兴趣,走到一家茶楼,听到茶楼里面正在讲镇西军是如何一路东来智取京都时,还兴致勃勃的走了进去。
橫凌便跟着晴素进去了,身后跟着的几个亲兵也一路进来了。
茶楼里正讲到镇西军到达曲邵时,发生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橫凌在齐云的记忆里看到过,能记住大半,但现在听说书人讲也别有一番滋味。
橫凌作为局外人对说书人口沫横飞,情感四溢的讲解,只觉得有趣。亲历战役的亲兵和齐云对说书人夸张地形容,只觉得玄幻。
这说书人还是在说他们镇西军吗?镇西军虽然骁勇,但也不会飞啊。一路飞上山顶,然后现身好似天兵下凡。这么夸张地形容真的有人相信吗?
那天他们只不过骗了曲邵的士兵,埋伏在福山上,隐蔽的好罢了。真没说书人说的那么玄乎。
说书人可不知道自己座下来了当事人,当事人还发现了他故事里引入的民间传奇。他只是根据百姓爱好编造故事,养家糊口罢了。写实的战事他不了解也很难想象,现在只不过把说惯了的民间传说换个名字,能引来大批大批的观众,大家听的开心,他挣的开心,皆大欢喜。
晴素听着说书人在台上大书特书齐云的伟大战绩,心里充满了骄傲和感动。她的丈夫,以一己之力登上了至尊之位,但不是因为野心,而是因为仁义,是为了百姓,为了手下的士兵。他爱兵爱民,才华横溢,英武不凡。他爱护自己,对自己尊敬而宠爱,他爱护宦官,废除宫刑,他爱护朝堂,捐出自己缴获的所有战利品。他宽容,继续留用前朝遗臣。
晴素突然有些惶恐,如此优秀的人她又能分得他的几分宠爱,如今的美好又能维持多久?
晴素的脑子里略过这样的恐惧,她再也无法用心去欣赏说书人的精巧故事,反而陷入了对自己无能的自责。
晴素悄悄握住了双手,努力维持着自己不表露担心和迷茫。
橫凌很快注意到晴素的兴致低落下去了,她本就对周围变化非常敏感,更何况她放了许多心思在晴素身上。
橫凌给晴素倒了杯茶,柔声问:“怎么了,故事听烦了?”
晴素自然摇头,她左思右想,只说出内心的一部分。“臣,我只是想到您在外面遭遇了这么多危险,心里感觉沉甸甸的。”
您是威风禀禀的大将军,她却只是一个普通妇人。如此自怨自艾的话,晴素不想告诉橫凌。
橫凌看了看齐云,打仗的是齐云,不是她,她无法感受到齐云当时的心情。她虽然看过齐云的生平,但对用人命去填的战事实在是不愿多看。她也没有晴素那么多担忧,齐云有能力做,齐云要做都是他的道。
橫凌没有晴素的担忧,但也能理解,她轻轻的安慰晴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危险,我心里都是有数的。我十三岁开始跟着我父亲打仗,到我能预测战场每一步的变化,我走了二十年,我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事,遇见过各种匪夷所思的陷阱,但我一一克服了。所以你根本不必如此担心,你有的是时间慢慢成长。”
晴素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橫凌说的二十年,齐云从小兵走到将军走了二十年。
晴素想,这个大将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也可以,我也可以成为优秀的一国之母。皇上把编写宫规的事情交给我,这宫规就是大齐各个后院规矩的范本。我能做的很多,我能给世上的女子做典范,我还能改变小孩子遭受宫刑的悲惨命运。
我能做的很多,晴素想。我可以,我要成长为一个与皇上比肩的皇后,无论这要花费多少时间。
晴素的情绪突然激昂起来,她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听书了。晴素抓住橫凌的手,“老爷,我想起我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们先回家吧。”
橫凌看着晴素眼里有光,这是有希望有梦想的人特有的光,她自然是愿意呵护晴素的光的。“好,我们回家。”
晴素是真心想要做好这件事,每日每夜的阅读,询问,思考,把自己都折腾瘦了好几斤。
礼部尚书崔秉也开始了每天来宫中编造宫规的日子,他与皇后娘娘,御前总管秦文三人,不停的讨论,妥协,花费了一个月才定下宫规的雏形。
在这一个月里,崔秉一人敌两人,想要坚守前宫规,但这两人背后有皇上撑腰,丝毫不畏惧他。
崔秉一开始对皇后是女人和秦文是太监的小视,也随时一次次被辩倒而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