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他开局一个碗(明穿)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2/2)

目录

只是这话李善长也不好当着许多人说出来,和徐达对视一眼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便好了。现在朱元璋最信任的便是徐达,之后肯定也是徐达带兵去救援张士诚,只要徐达知道此役要伤张士诚元气便可以了。军中军略由徐达去发,士兵们也会感激徐达叫他们不必拼命的心思的。

另一边,张士德也端正了自己的神色,把他伪装出来的跋扈一并丢开了,也不愿意进候客厅,就站在院子里顶着太阳,面色阴沉着与朱元璋对峙着。朱元璋面带浅笑,还吩咐着下人替张士德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自己也就坐在椅子上等张士德说话。

张士德固执地站着,心思千回百转却想不出个主意。

他自小就跟着张士诚走南闯北,运盐为生,见多了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官府富商的剥削欺压他也都是这么受过来的,早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那一套。

只是朱元璋的性子实在没什么让他好钻的空子。朱元璋所用都是朴实至极的用具,身侧也没有一位美人,可见朱元璋不爱钱财也不爱美人,这两样是张士德最常用来讨好别人的,朱元璋都不要就已经让他犯难了。但要是从朱元璋的属下入手,他也探听过了,朱元璋罚的最重的就是属下私收贿赂,军中也不是单听一家之言,聚众讨论,无论讨论出什么结果都需要朱元璋拍板。

这样的布置让张士德无处下手。

他咬咬牙,干脆也不和朱元璋扯那么多弯弯绕绕了,直接地说道:“我与兄长即将被元军兵临城下,将军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才愿意出兵救援,但请直言吧。”

“坐下慢慢说吧。”他越焦躁,朱元璋就越是不急:“就像你兄长所说,你们与我可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我不至于看着你们被灭。只是我军中人马一时难以统合,想要救援还需些日子,我军到达前只能靠你们自己的人撑住了。”

这意思就和李善长的想法如出一辙了,李善长也不愧是揣度人心的好手了。然而朱元璋想的却不单是耗费些张士诚的兵力,毕竟兵没了可以再招,城毁了可以再建... ...他抬眼打量了张士德健硕的身材,若是可以倾心信赖又有本事的兄弟没了才能真叫张士诚就此颓靡不起。

他想要在张士诚破城前夕再去救援,反正他需要的也只是这个元朝朝廷的眼中钉大周国,只要张士诚还活着,大周国便不算是灭国了。至于张家的其余兄弟,能多死一个,以后和朱元璋作对的便少一个。

原本他也不至于心狠至此,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张士诚原名张九四,眼前的张士德原名张九六,都是同样的穷苦出身,也没个仇怨的,倒是同为起义军该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然而最终能和元朝对决的只有一人,要想取

胜便只有把南方的这一应政权全部消灭,掌握了整个南方才有取胜的筹码。

自古以来,王朝建立大都是自北往南,北方地势高,易守难攻,南方则是平坦一片,遇到骑兵几乎无法阻挡只有溃败。虽说南方有鱼米之乡,朱元璋不用太愁军粮,可北方也有土地肥沃的三秦之地,拼长久战是拼不过的。况且元军本就是骑兵发的家,又有诸多设在北域的养马场,南马本就羸弱些,若不以整个南方作为后备储蓄地,朱元璋怕是半丝胜算也没有。

所以这些起义军头目都不可能是他的朋友,只能是敌人。

张士德忿忿地坐下了,右手紧紧抓着椅子的扶手,一双虎目与朱元璋对视着:“若你是需要我们付出什么报酬都开口了吧,我们只需要你的军队及时到达。”他在“及时”二字着重加重了语调,看来也是瞧出了朱元璋的想法。

张士诚富裕,虽兵不多却不缺钱粮,因此张士德有这么开口的本钱。然而这也是朱元璋最忌惮的一点,有钱有粮招兵买马就简单。他如今也不缺粮草,哪里肯因为张士德许诺的一点蝇头小利就真听了张士德所言保住张士诚的实力。

不过口头上该怎么答应还是怎么答应的,张士德自己愿意出血朱元璋也不会推拒:“那你总该先付出一些让我看到诚意吧,有了钱粮,我军中士兵奋战之情也会强些。”

张士德从鼻子里出气“哼”了一声,却是心上微松了,以为朱元璋这是真的看重许诺的钱粮,松了口了:“粮车早便预备好了,四百车,足够你八万人三个月有余了。”

他开口便是四百车,实在是张士诚兵力不足,也用不上这么多粮。他发展不久,来不及招兵买马便惹来了元军,有钱粮也花不出去,只能盼着朱元璋看在他诚意这么足的份上不要太过分。

朱元璋略掂量了一番,打算却是没多少变化,该让张家兄弟死还是让张家兄弟死,只是救援时让徐达多尽力些就是了,要不然张士诚在他这里出了血以后招不到许多兵应付元军又该烦他救援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