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2/2)
自来了滁州更是一场仗也没有打过了,他升官的希望便更渺茫了。
这一次全军将领都去勤练水军去了,朱文正因为自己晕船只能留在校场练陆军。回头攻克集庆的仗他想必也插不上手了,军功又落不到他身上,又要眼看着别人升官,自己郁郁不得志。
朱文正的额头撞到了铜镜的边框上,撞了一个大包,朱元璋却再没有心疼他的心思。他无妻无子,把这个侄儿几乎当亲生儿子看待,却也因为大哥早亡对这个侄儿百般纵容,不想他受伤受委屈,没想到养出了朱文正这样一个性子。
现在他真的是有十分恨铁不成钢的心思了,更别说朱文正违反军令私挖金器是要重罚的。朱元璋不想再对朱文正留情了,他再纵容这个侄儿下去,朱文正怕是就真成了一个废物了,到时候他才是真没脸面对已死的大哥了。
二十军棍,给朱文正一个教训也好。朱元璋咬咬牙,刚要就这么对跟来的副官吩咐,就看到了听说出事儿匆匆赶来的汤和与徐达。
汤和见了朱元璋满脸怒气的模样吃了一惊,又看朱文正晕晕乎乎地倒在铜镜前,连忙跑上前去扶了朱文正起来。见他只是头上磕了一个包,因着醉意还含糊不清说着醉话,汤和才松了一口气,转而有些不赞同地向朱元璋说道:“文正年岁还小,喜欢这些热闹些的玩意儿也是情有可原,你何必动这么大的火气。”
徐达却沉默着没有说话,只走到朱文正身边仔细看了他没有大碍,才向朱元璋问道:“朱哥,文正犯了什么事儿?”
三人是年少时的好友,对于小自己一辈的朱文正都是发自内心地爱护,只是徐达到底更了解朱元璋一些,若不是朱文正真犯了大错,最疼爱朱文正的他不可能动这么大的肝火。况且朱元璋是军队的统帅,他们的领导者,汤和那样责问的语气实在不适宜。
朱元璋将跌落在地上的那个金酒杯踢到了汤和的脚边,紧握着双拳问汤和:“这些东西我从来都是交代了你去埋了的,你倒是向我说说文正怎么就能把它挖出来?”
汤和看清是金酒杯,顿时露出一副有些心虚的表情。他们搜完滁州府库后他是照常去埋这些金银器,但路上却刚巧碰到了朱文正,朱文正瞧着这些精致的玩意儿心生喜爱,便求了他把东西留下来。
他对朱文正向来就不太能狠得下心,在朱文正对他满是崇慕的眼神中也无法拒绝。他想了想,反正这些金银器埋进土里也是可惜了,朱文正既然这么喜欢就给了他也没关系。只是不料被朱元璋捉了个正着,虽然他还是没觉得自己错在了哪里,但也不免有些尴尬。
对于朱元璋的叱问他到底面上过不去,梗着脖子说道:“你不要小题大做,不过是个金酒杯,咱们如今已壮大起来了,缴获来的金器给文正用用怎么了?”
朱文正听了他这话怒气却是消下去了,心中满是失望与疲倦了:“你是这么想的?”
徐达听着二人争吵插不进嘴去,却是越听越觉得不妙。这件事明显就是汤和有错,他还要与朱元璋顶嘴,再任由二人吵下去,怕是这多年情谊都要崩了。他连忙捂了汤和的嘴,向朱元璋说道:“朱哥,汤哥他向来肠子直不会说话你是知道的,他做下了这糊涂事自然该受罚,只要你别生气就好了。”
到底有徐达这个明白人让朱元璋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他对上汤和依然有些不服的眼道:“你只当咱们壮大起来了日子稍微好过了些,却不知道咱们如今的基础是什么。是民心,是军心!我为什么让你把金银器埋了,就是怕让百姓看了我们这些统领用金银器心中不安,军中士卒看了有样学样!”
“文正是我的侄子,原本身份就特殊,他带头用这种玩意儿别人就会揣测是我的意思。由俭入奢易,咱们好不容易定了军规不扰民,才收拢了民心,若是士卒们看了这些金银器心生向往就保不准他们为了这些东西去以势压人获取钱财!”
疲倦感一阵阵地席卷着朱元璋,他每日琢磨如何操练水师本就心累,又是在船上疲累了一天的,回来还要被朱文正与汤和这样一气,简直让他眼前发黑。
“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文正违反军规罚二十军棍,汤和你纵容他如此罚十军棍。”他按着自己的太阳穴,不愿再说一个字。徐达见汤和依然一副想要辩驳的样子,怕他再说惹得朱元璋更怒,在他手臂上狠狠掐了一下,眼神示意他不要再说了,才逼的汤和不情不愿地点了头。
朱元璋又失望地望了朱文正与汤和一眼,离开了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