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万人迷学霸逆袭指南 > 副本一:亡灵镇1

副本一:亡灵镇1(1/2)

目录

江黎身边的人对此毫无反应,仿佛根本看不到教室里出现了如此奇异的现象。---

下一秒,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周围的空气变得粘稠,被卷入漩涡中的不适让江黎微微眯起眼。

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江黎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四周是漫无边际的白,将她困在其中。

江黎微微挑眉,眼里全是跃跃欲试的兴趣。

她大概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身上的衣服被沾了一层水雾,百褶短裙已经快要粘在腿上——

不,这不是她原本的衣服。

十九中的宽大校服可是运动款,裹在人身上像麻袋一样,才不会做得这么精致。

江黎身上带着一个双肩背包,背包里有一本书,一支笔,一把水果糖,一块没有指针的手表,还有一件黑色的长斗篷。

没有武器,没有水,没有多余的食物。

江黎翻开书。

书上没有一个字,一片空白。

她用笔在上面划了一道,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唯一有用的大概就是那条长斗篷,说不定可以用来保暖,只是布料摸起来很一般,还隐约透出一股奇怪的味道。

江黎将那件斗篷搭在手上,另一只手里转着那支写不出字的羽毛笔,抬头看天。

天色也是雪白一片,这实在不寻常,江黎怀疑自己快要雪盲。

她眼里兴味更浓,指尖轻轻摩挲两下,抬脚向前踏出一步——

走不动。

她的脚像是在地上深深扎了根,连抬起脚这个最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

事实很明显,这个地方在想办法阻止她离开。

而她如果想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就必须从这个鬼地方离开。

江黎勾着唇,再次用力抬脚,这一次倒是成功了,只听“叮”的一声脆响,她的眼前凭空出现了一块半透明的光幕,悬浮在半空中,金灿灿的字体仿佛在宣告自己财大气粗。

江黎懒洋洋双手环胸,“换个颜色,这个颜色对眼睛不好。”

眼前的光幕一闪,字体变成了粉红色。

……也行吧,还挺有少女心的,江黎勉强接受了这个选择。

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道文学常识题。

【第一题: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分析社会丑恶现象,具有一定现实主义成分,又被称为“饥饿史诗”、“消极抵抗文学”,通常以第一人称叙事体视角、插曲式结构、开放式结尾为特点,代表作为《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这种小说流派被称之为?

A、骑士文学

B、流浪汉小说

C、意识流小说

D、古典主义文学】

右上角的倒计时跳个不停,每道题只有五秒时间读题作答。

最近刷题刷得不少,江黎对眼前答题过关的模式适应良好,完全没有身处挑战的紧张感,捏着羽毛笔刷刷两笔,选出了正确答案。--*--更新快,无防盗上dizhu.org-*--

“毫无疑问,选B!”

没什么可怕的,她可是泡过图书馆的女人。

三秒钟之后,她的答案上划了个对勾,旁边出现了一个红笔批分:3分。

看起来,每道题的满分就是3分。

江黎的微笑还没来得及酝酿出来,那个鲜红的“3”字突然变得模糊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缓缓出现的“2”,底下还跟了一行小字解释:字太丑,扣一分!

江黎:???

选择题这种东西也能因为英文字母写得丑扣分的吗?阅卷老师这么随便的吗?

江黎冷笑一声,顺利迈出了第一步。

答对了第一道题,她就像是被人从结界中放了出来,周围不再是不可分辨的纯白一片,天空也逐渐露出了本来的颜色。她此刻大概身处丛林之中,弥漫的浓雾让她的视野只能停留在周围几米,更远的地方仍旧无法探查。

这个全是浓雾的鬼地方,真的只有她一个人吗?

只可惜,没有人会给她解答,她只能见招拆招,回答她的第二个问题。

【“莲花落”又称“落离莲”,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请问以下哪个曲目不属于莲花落的传统曲目?

A、《丝带记》

B、《天宝图》

C、《燕丹公主》

D、《罗帕宝》】

这道题考得是传统曲艺文化,江黎对此一无所知。

蒙一个?

谁知道答错题的后果会是什么。

迷雾森林中的江黎动弹不得,而另一个世界的江黎直接冲出教室,跑进机房,打开浏览器开始搜索。

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是不一样的,等她搜索出答案,倒计时已经走到了“1”。

江黎没时间写答案,直接顺手圈了“C”。

等到红色的对勾出现,她才狠狠松了一口气。

虽然时间流速不一样,但灵魂强度不够的人大概也不敢这么一心二用,否则轻则头疼难忍,重则昏迷不醒,不过江黎上辈子已经渡了天劫,哪怕最后失败了,灵魂强度也远超普通修士一大截,不至于产生什么不良症状。

第二题的正确给她争取到了几米的活动范围,江黎抓紧斗篷,快走了几步,突然,身体就像是撞上了看不见的玻璃罩,发出“砰”的一声。

看来,想要走出这里,只有答题一条路可以走。

江黎活动着手腕,倏然加快进度。

【“韦编三绝”中的“韦”指的是什么?】

皮绳!

【人体失水多少会危及生命?】

2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