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照探花6(2/2)
买卖不成仁义在,再说也不好得罪官属,她忍下这口气,当做没听见那些阴阳怪气,快马回都。
她打起精神,跨进店内,往上回长谈的座位走去。
司寇青已然等候多时,茶凉了好几杯,见到她的第一反应是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
栾芾惊讶了,她进来之前已经整理好低靡的情绪,没想到他只看了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她本来就没打算瞒着,正好诉诉苦。
他听罢,冷笑:“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傲慢不逊,这世道就是如此,若想不受人欺凌,唯有凌驾世人于顶。”
栾芾哑然,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比起她,受尽扶郢人白眼、羞辱的他更深有体会位于人下的艰辛。
司寇青缓和了表情,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话音一转:“栾芾姑娘,在下说过,若是有机会必定助你一臂之力,目下,我有一计可解这局面,你又能帮我,可谓两全其美。”
“哦?慕白但说无妨。”
“和我成婚。”
栾芾佯作愕然,嘴里的热茶差点喷出去,眼睛睁得圆圆的。
司寇青早就预料到她的反应,他面上没有了以往的漫不经心,诚挚地道:“在下是认真的,你做了状元夫人,买地便容易多了,建学堂时也少了许多市井无赖的阻挠。再者你今年二十未婚,在虞国极为罕见,纵然你洒脱不畏世人谤语,可令兄一直在为你的婚事烦忧吧?听闻令兄宠妹无度,想必你的婚事一日未定,令兄就一日不考虑自身姻缘。”
栾芾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他全说中了。
早时,李元凯生怕她在夫家受委屈,舍不得她早嫁,甚至还答应过她她可以不嫁,可是那样她就会被世人议论,甚至责骂,李元凯哪里舍得妹妹遭人非议,所以这几年来他四处托人问媒,为的就是给她找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婆家。
扪心自问,这样好的哥哥找不出第二个,人心都是肉长的,栾芾也舍不得让他这般操劳。
司寇青察言观色,继续攻心:“李家在扶郢是名门望族,你若是在扶郢建女子学堂,举重若轻,可你在盛京建……你也看到了,皇城脚下王亲贵族遍地走,光是买地就这般困难,往后的路更是举步维艰,若是没有靠山,女子学堂未成便折。”
的确,这件事没有她想得那么容易,她又不是女主,没有穿越女的光环,处处碰壁是常事。
他微微一笑,打开折扇替她扇了扇,循序渐进地诱导:“栾芾姑娘,你若是不想跟在下结成连理,在下也不强求,你我可以假成亲,你建你的学堂,我度我的难关,各取所需,五年之后,你我和离,恢复自由身各自婚配,你看可行?”
来了,最深的套路来了,栾芾差点信了他的鬼话,婚都成了,历经了五年的风雨同舟,到时候哪说离就能离,双方都没毛病的话那还不是睡一块儿过日子算了。
答应是要答应的,只不过她不想这么轻易就遂他意,她沉吟半晌,犹豫不决。
“女子的五年贵若千金万银,你让我好生想想。”
“那就看栾芾姑娘觉得五年的韶华重要,还是建立女子学堂,改变成百上千的女子的命运更为重要了。”
“……”
“若是栾芾姑娘中意的男子介意你有过婚嫁,这样的男人难道值得栾芾姑娘倾心?”司寇青放下折扇,悠然一笑,“再说以栾芾姑娘的心性,又怎会拘于虚名呢?”
栾芾已经心服口服了,他这样的人要是做了传销头子,那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误入歧途了,她没看到他舌战群臣的名场面,倒是先看到他为了成婚百般说服自己。
算了,说不过他,累了累了。
“我兄长那边如何说?”
“栾芾姑娘这是答应了?”他的眼眸多亮了几分。
“如若是旁人,我连考虑都不会考虑,只因你是慕白,我才答应的。”她低下头,手指绕着裙带打圈。
司寇青心满意足地笑了,他又何尝不是只因她是“李栾芾”他才想出这么个荒唐的办法,应付圣上的扶郢女子要多少有多少,但“李栾芾”,只有一个“李栾芾”。
趁热打铁,当晚,栾芾就带他回去见了李元凯,李元凯不知道她和司寇青交好,听闻他们二人要成婚,不免大惊失色。
李家为商,司寇青是板上钉钉的官,这桩婚事无论怎么算都是他们李家高攀了,她身为商人之女,要是想跟官家结亲那最多只能做七品官夫人,如今攀上状元郎这等顶天好的夫婿,李元凯却不见喜色。
他拉着她走开几步,愁苦道:“小妹啊!你找谁不好,怎找那个瘟神呢?!”
我的好哥哥,你声音也太大了,栾芾看了眼没什么反应的司寇青,小小声地辩驳:“兄长,那不过是巧合之下的谬论罢了,你怎么和其他人一样不辨是非?这么多年来他在扶郢吃了不少苦,他若真是瘟神,他随口给为难他的人做做诗不就报仇了?哪还用遭受这么多磨难。”
李元凯心下一琢磨,觉得她说的也不无道理,可还是不满意,司寇青才高八斗,相貌堂堂,要说具体哪里不满意,还是扶郢人对司寇一族的芥蒂心里作祟。
他梗着脖子道:“他可是状元郎啊,你兄长我没读过几年书,将来他欺负你,娶个几房小妾的,我这个大舅子也没法和他说理呀,再说我们李家是商户,他哪里看得起我们……”
他的声音不小,司寇青心知他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接话道:“李兄,此言差矣,我与人结交从不看学识,而是观其见识,我与栾芾姑娘结交已久,听闻了李兄诸多事迹,李兄少年便撑起家业扬名立万,在下很是敬佩,故而仰慕李兄很久了。”
“……司寇兄随我到书房来吧。”李元凯脸色好看了许多。
司寇青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跟上他的步伐。
栾芾想了想,亲自下厨,备了一桌好酒好菜等着他们。
不知司寇青是怎样说服的,反正二人从书房出来时,李元凯不仅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还兴高采烈地给她置办嫁妆。
他们交换庚帖的隔日,司寇青就被皇帝授了官,成为翰林院里的七品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