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太傅攻略手册 > 第九章

第九章(1/2)

目录

楚月兮和肖瑞之是有过一段师生缘分的。----更新快,无防盗上-------

楚天和随性自由,又常年在军中,偶尔回京也无心刻意讨好什么人,因此在朝中树敌不少。但是偏偏对上了肖瑞之的胃口,两人总共没见过几回,却成了挚友。

长盛十六年,楚家大少爷临危受命去了北境后,楚天和实在放心不下整日上房揭瓦的楚月兮,便做了两手准备。一面将她送进国子监好打磨时光,另一面则暗中拜托了肖瑞之,希望他得空时能提点一下自家那不成器的丫头。

楚月兮虽然不服管教,但是几番交谈之后,也折服在了老太师的满腹经纶之下,便借着楚天和的东风拜了师。只可惜肖瑞之私下并不收学生,楚月兮也不敢破了他的规矩,只好在没有旁人时称呼一声老师,旁人面前故作不熟识,依旧以太师相称。

那晚从黑衣人那里回来,楚月兮便知道樊家之事再也不可能像雁过一般了无痕迹,要想救出那些孩子,必然要让陈黔给他一个说法,而现如今能动得了国舅爷的,只有长盛帝,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人把此事捅到皇上面前去。

而樊家的惨案虽然不小,在长盛帝眼里却未必比得上皇家颜面,若是私下去说了此事,长盛帝不见得会动陈黔……所以,只有在十天一次的朝会上把陈黔的罪行公之于众,才能逼着长盛帝公开处理此事,让他没有息事宁人的可能。

那么这事要谁去说呢?

楚月兮在心中划掉了一个个人选,最后想到了两朝帝师肖瑞之,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了。

当然,那是楚月兮的半个老师,她不可能自作主张安排一切,便在交代了白暮词之后借口回屋睡觉,一个转身便摸着黑去了太师府。

她这次受召返京还没来得及去拜访肖瑞之,此时登门却是为了这个事情,楚月兮在太师府的围墙外转了几个圈,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翻了进去。

然后,和候在墙下的家丁撞了个正着……

楚月兮:“……”出师不利啊……

楚月兮正绞尽脑汁试图解释来意,那久候的家丁却先开口了,“是楚将军吧,太师在书房等您。”

家丁应该是府中新人,楚月兮没见过,她不敢放松,一路小心翼翼地来到了书房,果然看见屋内还有幽幽的烛光,与她以前来时一样,这才松了一口气。----更新快,无防盗上------

楚月兮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叩了叩门,低声道:“老师。”

“进来吧。”年过花甲的老太师声音洪亮,笑眯眯地让楚月兮进了门,上下打量一番点点头赞许道:“几年不见,楚丫头有天和当年的风采了。”

肖瑞之虽然洁身自好,从不多事,但是心中清明,朝中大事小事素来瞒不过他,既然留了人等在墙边,想必已经猜到了她会来,楚月兮轻轻咬了下唇,道:“老师,月兮惭愧。”

肖瑞之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招呼着楚月兮随便找个地儿坐下,“行啦,丢孩子那事我知道一些,也知道你插了手。此事老夫能帮上什么忙,楚丫头你尽管说。”

“老师,此事实在是出力不讨好的,您若是为难,我便另寻他法。”楚月兮虽然鼓起勇气来了,心中的犹豫却不减分毫,现在看见了几年不见的恩师,更是打起了退堂鼓。

肖瑞之最是了解她的心思,知道她是不愿添麻烦,但是又想不到别的办法,不得已才找到了太师府。思及此,老太师不由得抬头重新看了看沙场归来的小丫头,与离京时相比,似乎多了些不同。

“楚丫头,我都这把年纪了,不定什么时候就埋土里了,还怕什么得不得罪人的。”肖瑞之抚了抚自己花白的胡子,宽慰道:“那几十个孩子还小,未来路长着呢。更何况,有生之年,我若是还能做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日后也好在史册中多留下一笔。”

楚月兮闻言一笑,两人窃窃私语直到天将明,于是就有了朝会上的那一幕。

那些半路拦马车的人都是收到楚月兮的信去的,信中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前因后果,以及解决办法。而对于整个事情的始末心知肚明的老太师,下马车询问众人,自然只是走个过场,做做样子而已。

一切顺利,陈黔的所作所为已经上达天听,京中有头有脸的重臣也知晓了,接下来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城很快都会把此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就要开始给长盛帝添堵了,让他不胜其烦,最后不得不对陈黔下手。

朝会过后的第二天,就陆陆续续开始有人写奏折,希望皇上能够秉公处理陈黔,长盛帝把折子挑出来扔在一边,就当没看见。

第三天,除了针对陈黔的奏折,还多了不少为肖瑞之说情的,长盛帝让何霄通通扔到了别处去。

又过了几天,朝中大半朝臣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如果肖瑞之所言属实,希望皇上能严惩陈黔,长盛帝桌案上的奏折堆得满满当当,他摇头叹了口气,依旧留中不发。

直到下一次朝会的前一天,许多不在京中的官员不知怎么也知晓了此事,痛批陈黔的奏折一封连着一封往他跟前送,长盛帝终于看不下去了,抬手一拂桌面,把奏折扫到了地上。

长盛帝在宫中吃不好,睡不好的这么些天里,楚月兮也没闲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