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人行必有妖孽 > 二进宫(二)

二进宫(二)(2/2)

目录

我小心地抬眼瞄过去,一队宫女鱼贯而入,不徐不疾。当中的除了惠昭仪,还有个年逾五十、仪表高贵的女官,面熟得很,一时想不起来,就小声问身边的小宫女:“跟着昭仪来的是谁?”小宫女声音里也有几分敬畏:“那位是淮尚仪。”

皇宫内廷设有六局: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寝局、尚功局,剩下就是我一心指望混进去养老的尚食局。尚宫局主要协助皇后引导中宫事物以及六尚局出入的文书,尚仪局则是总管后宫嫔妃和宫人礼仪起居的,经籍笔墨宴乐什么的倒还罢了,最要命的是她们管理指教妃嫔宫人各种礼仪。我才进宫那会儿已经领教过了,所幸唐宝儿一早指名把我要过去,倒是没受几天罪。

现在我也记起这位尚仪来,她叫淮南风,先帝在位时就在宫里当差,是老资历的女官了。因为先帝本是当今皇帝唐耀宗的大哥,死时膝下无子,二哥唐武英当时奉命出击北狄,分不开身,皇位就顺理成章地传给了三弟。

皇帝继位没多久,唐武英接连失利,北关差点守不住。皇帝赶紧派我爹率兵北上支援,虽然最终成功退走了北狄,唐武英却在战斗中负伤过重,送回京的途中就不治身亡。

皇帝先后一连两个兄弟全没了,想必也真个伤心,追封二哥为“武皇帝”不说,还把他唯一的儿子收养在身边,视为亲生,就是如今的二皇子唐昭重,封的是南宁王。连皇后的亲儿子都跟着往后挪了挪位置,改为四皇子。

当初唐耀宗还是南宁王时,先纳了本朝开国四柱国之一玉氏的长女为侧妃,迎娶正妃燕氏没多久,玉妃先诞下长子唐昭华。唐耀宗很是开心,后来代天子出巡时刻意还把玉妃带上,不想途中遇到刺客,他所幸不过受了点轻伤,玉妃却不幸惨死。唐耀宗伤心不已,回来后就宣布立唐昭华为嫡子,承继王爵。

本来这事落在个王爷头上,实在没什么要紧的,谁也没料到唐耀宗会意外登基升级天子,唐昭华则理所当然荣升太子,不想这时皇后终于喜得麟儿,头疼的事就来了:老持稳重的大臣自然上书皇帝改立皇后嫡子唐昭阳为太子,方才名正言顺;其他的则以国舅玉伯璩领头,坚持不让,说唐昭华一早就被皇帝立为嫡子,由此入主东宫并不算违背祖制,无端废掉年幼且并无过错的太子,恐怕民心不稳。

其实皇帝自己就是接替哥哥掌国,拿祖宗家法来吓唬他估计没戏,况且皇后母家燕氏也算得上南郡名门,却远不及开国功臣的玉氏根底深厚,皇帝登基后马上就追封玉妃为玉贵妃,可见对玉氏一门的重视。两派大臣争来吵去,太子储位到底没丢,皇后心里再怎么不自在,一晃也这么多年了,至今没人再去翻提旧事。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过往突然涌现在脑海里,仿佛有人开启了一本尘封的书卷,一页一页地翻篇,而我则不由自己地跟着过一遍。

我怔怔地立着,对周遭之事恍如不闻,直到身边的小宫女死命拉我一把:“昭仪叫姐姐进去哩!”我那颗心突然一下又吊上了半空,赶紧整了整衣裳,小心翼翼地行进去。

内殿里唐宝儿正乖巧地偎在惠昭仪怀里,任由母亲抚摩安慰,见到我进来,她突然冲我眨了眨眼,表情很有几分紧张害怕的意味。

我心头一个劲儿地擂鼓,硬着头皮上前,恭恭敬敬先后向昭仪和淮尚仪行了礼,也没胆子问把我叫上来做什么,一味埋头装傻。

老半天才听到惠昭仪温和的声音响起:“楚侯先前把凤兮送进宫来,就是想她好好学一学宫中的规矩。淮尚仪既与楚二夫人有旧,不如就把这孩子收到你那里,仔细□□□□吧。”

淮尚仪还没有回答,我已经脑门嗡的一声巨响,仿佛十七八个小人上下乱扑腾:完了,这回死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