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星汉灿烂(三国) > 【顺水】

【顺水】(1/2)

目录

事实上, 胡才并没有胆量弑君, 一支南边来的大军让他发了慌, 率领所有白波军匆匆退入城内之后,第一时间关闭了安邑的城门。

第二支大军从北边而来, 只是高高吊起了两个头颅,胡才便第一时间又打开了城门。

一闭一开,连正在寻找刘协的太守王邑都惊觉, 这个男人太快了。

自从天子被韩暹等人控制在此,王邑的军权被迫削弱,只好把士兵安置到附近各郡县, 城里除了六百多守军在他治下,其他便全都是白波军的人。

现在三死一降, 白波军已名存实亡。

王邑一边如此解恨地想, 一边又心急火燎在城里翻了个底朝天,天子怎么无故消失了?

自然是翻不到地下。

安邑的地下, 通道里干燥且憋闷, 刘协、伏寿、董贵人、蔡邕、杨彪等人靠坐在一处略微宽敞的隔间,一时无话。

忽明忽灭的的烛火下, 那一把把出鞘的钢刀,冒着丝丝寒气, 这种压迫感比地面上明显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更甚, 这些可都不是自己人。

众人在地底待了两天, 不算是不能忍受的地方, 从某一方面来说, 这里的伙食更好。

这是刘协的想法。

脚步声在通道深处传来,每一步都很紧凑,一直,来到了刘协所处的隔间。

“陛下,”黑衣人的双眼亮晶晶的,“可以出去了,外面现在是安全的。”

黑衣人话音刚落,那边持刀护卫的数十人纷纷把刀收回刀鞘,敛去锋芒。

这一刻,刘协仿佛听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真的安全了。

这是韩庭第一次见到刘协,五官端正,面如冠玉,苍白的脸大概是在这两天在地下不见阳光导致的。

对面的刘协,同样在打量韩庭。

看容貌年纪大约与自己相仿,穿一身银白铠甲,双眼若明星,周身透着一丝威仪,却又让人觉得亲近,说不出的一种感觉。

“我与陛下同年同月同日生。”韩庭微微一笑。

刘协睁大了眼睛,略带吃惊地问道:“你知道朕心中所想?”

他刚刚可是什么话都没有,也不知道为什么,刚刚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就是这个念头。

韩庭依旧笑如春风:“不知,只觉得与陛下亲近。”

刘协眼睛亮起来了:“我,我也有这种想法。”

“咳咳。”

是杨彪在咳嗽。

刚刚这位韩氏二公子参拜过天子之后,杨彪就一直在观察他。

虽说年纪不大,但帐下已经猛将云集,还能在地下开拓出一条直达天子居所的通道,拥兵数万,连斩白波三员首领,这些绝不是他一个小少年能做到的。

但他手下面对他时的恭敬态度又不似作伪,只是为何从前一直籍籍无名?

眼见他轻易就和天子拉进了关系,杨彪心中警铃大盛,这人远比表面人畜无害的样子相去甚远。

蔡邕却不像杨彪这般有这么多想法,他围着韩庭转了两圈,面上的喜悦之色倒是毫不遮掩。

刘协好奇道:“蔡中郎认识韩公子?”

说完又想起蔡邕前几日对于韩庭率军来迎驾的激动,该是见过的。

蔡邕却摇摇头,捻了捻胡子笑道:“回陛下,老臣跟韩公子今日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三年前我因叹息董贼之死,被王允下狱,如果没有韩公子搭救,大概早已死在牢狱之中了。”

众人幡然醒悟,连董承都不免侧目,他还以为是王允后悔才不杀蔡邕的,没想到内里居然还有这一说。

韩庭对着这位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拱了拱手:“蔡中郎精通文学,多识汉事,先帝在时,曾领刻‘熹平石经’,庭甚向往。后来因着贼乱,我大汉典史始终不能续成,故而庭使人在狱中照顾一二。今日陛下在,斗胆请蔡中郎能续写汉史,流传后世。”

蔡邕满脸写着惊喜,要不是随着天子颠沛流离,他多少能再续写一段,能在有生之年将汉史完成,看着昭姬出嫁,大概是他唯二的心愿了。

刘协点头,对着蔡邕说道:“这也是朕的愿望,日后便辛苦蔡中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