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星汉灿烂(三国) > 【海军本部】

【海军本部】(1/2)

目录

八月的天津港秋风过耳, 阳光明媚, 海风包裹着咸腥和各种花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成群结队的海鸥在湛蓝的天空上盘旋奋飞,给茫茫海天平添一股别样的生气。

通往港口的必经之路, 是宽阔干净的水泥驰道,道路两旁栽种着高大的银杏、合欢和桂树,这些植物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不论是抗盐碱还是防台风,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从南方归来的孙策一行人, 绕过一座屏风山冈,整个天津港的风貌展露眼前, 一览无遗。

耳目一新的场景令孙权的瞳孔瞬间放大:“母亲, 大兄,你们快看!那些房子都是白色的!”

前两天在章武县的隔离区可把孙权给闷坏了, 检疫合格得以继续通行之后, 他像极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上的应接不暇和这种奇异的建筑元素令他兴奋不已, 登时就带着两个弟弟手舞足蹈起来。

远远望去,白色的平房, 蓝色的屋顶, 别致的拱形门。它们一层层、一栋栋从山上铺到山脚下的蓝色港湾, 童话般美好。

吴夫人抬手捋去额前的一缕乱发, 感慨地说:“海天一色, 风轻云淡,当真是个宛若仙境的地方。”

“这里就是我家主人治下的天津港,港内民风淳朴,风景众多,诸位以后可以慢慢欣赏。”路生一改平常冷漠之色,说得颇有些自豪。

吴夫人点点头,一路行来的忐忑之情此时已经被渐渐冲淡,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心情想必会愉悦不少。

孙策没有像几个弟弟那般忘乎所以,他的视线停留在港湾岸边,虽然离得很远,但那艘巨大的船体龙骨令人侧目,数不清的人正在龙骨边上劳作,一派忙碌的景象。

“那船似乎极为巨大。”孙策缓缓说道。

“是尚在建造中的巨船‘天津号’,”邓飞循着孙策的视线,说完又伸手指向近海附近,那边是巡游的十几艘灰白色的船,“那些下水的,都是天津海军的战舰。”

“海军?”孙策愣了一下,“邓统领说的可是水师?”

江东一带也有很多港口和船坞,各郡均设有水师,只是水战不是主流,水师士兵乘坐的大多是些小船,平常也仅仅是出动追捕江河水贼而已。

“不错。主人建港的本意是军民两用,天津港一部分是民用港口,同时也是海军本部。”邓飞做了个请的手势,“主人住在港中最高峰的那座坞堡里,诸位请随我来。”

众人走得近了,只见山脚的亭子外边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看穿着和装扮,应当都是居住在港口中的百姓。

邓飞和路生刻意停下脚步,让众人一探究竟。

亭子三面圈有墙体,正面无门,内里设有一块平整的板子,上书“天津港布告栏”。

人群中的百姓交头接耳,被围在中间的,是几个穿着黑色儒服的少年少女,其中一个满脸英气的少年先是对着围观百姓略一躬身,随即缓缓开口:“诸位乡亲父老,在下是韩氏学堂、天津校区的学子,文聘。今日由我来为大家宣讲报纸的内容。”

人群迅速安静了下来。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冀州周报》头版头条,标题为:公孙瓒引兵南掠,巨马水张郃破敌。初平三年七月五日,蓟侯公孙瓒引兵三万再犯我冀州,韩州牧派遣掌军中郎将张郃北上还击,于巨马水大破瓒军。张将军生擒敌将单经,将其斩首,此役共计斩敌七千余人,公孙瓒败北,退走蓟县。”

“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鼓掌声。

“张将军威武!”

“张将军牛逼!”

各种赞美之声此起彼伏,文聘笑着等众人安静下来,继续播报:“我们再来关注一下经济方面。经过州府韩薄曹等人统筹,七月份,我州经济发展再创新高,魏郡的邺城、中山国的无极县、勃海郡的章武县分别为七月份纳税榜的第一二三名,冀州富庶,就有银钱修路挖渠,百姓们的生活就能过得更好。这份成绩,离不开诸位的共同努力,我谨代表主家向大家致谢,也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将天津港建设得更加美好!”

人群中又是一阵喝彩和鼓掌。

吴夫人附到路生耳边说道:“我看进港的商船不少,都需要交税吗?”

路生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天津港暂时只接收北上商船,不停靠辽西、辽东二郡的商船。若是贩卖盐、铁、粮的则需要抽税,其余商船皆不收税。如今章武县往来客商不少,本地税收大多是港口和县城商贾合作所得。”

吴夫人心中了然,名唤文聘的少年已经开始宣讲下一条。

“下面是农业方面的播报,下个月就是秋收的季节了,气候与春天相似,不冷不热,温差较大,这时候种植叶菜类非常适合,且口感相对春天的叶菜更好一些。可以种植的叶菜有芝麻菜、香菜、小白菜、苦麻菜、鸡毛菜等,越冬类的大葱等蔬菜也可以准备育苗了。”

“接下来,是教育专版……”

孙权跟在众人身后,连连回头,语气带着明显的叹为观止:“这位小哥哥好厉害啊。”

邓飞面露微笑,带他们往左边上山的石径走:“此子是主人着重培养的将才,别看年纪小,他此前已经带人击溃过勃海境内一股三百人的山贼,称得上是少年英雄了。”

孙策抱着手臂,一脚跨过三级台阶:“哼,给我百人,我也能击败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