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星汉灿烂(三国) > 【醉仙楼】

【醉仙楼】(1/2)

目录

到了傍晚, 大雨戛然而止。一抹刺眼的阳光从乌云密布的天边挣脱出来, 厚厚的云层眨眼间染上了金光闪闪的晚霞, 整个邺城都沐浴在金灿灿的余晖当中。

明天是个好天气。

三位大佬聊得忘我,浑然忘记了时间。韩庭腿都快跪麻了, 打了个哈欠后,一屁股坐在席子上:“我看天色不早了,咱们去外边吃饭吧。”

荀绲摇摇头, 浑浊的眼神中露出一丝疲惫。年纪大了,颇有些精神不济的意思,有时候就显得没胃口:“你们去吧, 我就不跟你们年轻人凑热闹了。”

于是韩庭和外面守着的荀家仆人交代一番,仆人便匆匆出门准备, 把牛车赶到了官学门口。

荀彧将荀绲扶上车, 倒退了两步,牛车这才慢悠悠地走起来。荀绲靠着软垫坐着, 没回头, 他伸手摆了摆,意思是别送了。

三人驻足目送牛车走远后, 郭嘉才问道:“去哪个外面吃?”

他看了看官学外被雨水冲刷后一尘不染的石板路面,此处的建筑只有院墙角落里一处颇大的傍水楼台。难得雨停了, 晚上可能会有月光, 莫不是要在亭子里传食?

荀彧拍拍郭嘉的肩膀, 呵呵笑道:“奉孝不知, 邺城里有不少客舍群郗【1】, 现在已经统一改名为酒楼和客栈了。各地来往的行商多住客栈,亲朋好友聚会多在酒楼。铜鸵道那一片商贾云集,比之长安繁华的西街也不为过。”

郭嘉挑了挑眉:我又不是乡下来的,只是一时没想到而已。

“阿庭家的酒楼前店后舍,菜式色香味俱全,奉孝有口福了。”荀彧继续补充,指了指城南的方向。

两人说话间,韩庭已经喊来了潘凤,又跟他交待了两句,让他去请人来。

一听说要在酒楼开宴席,潘凤脑子里已经无数美食的影子晃过,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称“诺”,下一刻已经扶着璞头噌地冲了出去,跑得比兔子还快。

韩庭无视刚刚过去的一阵风,带着两人边走边说:“今天就当为郭君接风洗尘,我把友人们也一起喊来,人多了才热闹啊。”

郭嘉单手托臂,摸着下巴说道:“全凭小郎君安排,嘉先谢过了。不过嘉想问一句,有酒吗?”

韩庭笑着点头:“郭君赏脸,自然管够,还是好酒。”

郭嘉听完就开心了,最近没喝到酒,总觉得缺点什么。

先前郭嘉和荀彧是从城北西边的金明门入的城,城北属于州府、官学、富人区域,路上人少且清冷。等过了南北分界的铜雀道后,邺城的烟火气才呈现在众人眼前。

一路走一路看。整条街上坐落着可供清谈的茶馆,三五友人解馋避暑的酒肆,提供吃住行一体的客栈、酒楼以及各式种类繁复的商铺,可谓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繁荣得让不明真相的人有种现在是太平盛世的错觉。

郭嘉踌蹴感慨了片刻,回神后快走两步,凑到韩庭身边说道:“虽然我从前也见过长安和雒阳的繁华景象,但是没有像邺城这样的,这些商铺不都应该开在坊市里头吗?”

“东市和西市里头也还是有的。不过邺城正在改革当中,只要不是违章建筑,按时缴纳税金,消防安全都通过后,就能在主道两旁设店了。”

郭嘉心领神会,惬意地背起手走马观花。

走到西二坊大路和铜鸵道的交叉口,荀彧指了指一栋三层的雕栏建筑——这就是阿庭开的酒楼。

郭嘉抬头看着黑底金字的牌匾,嘴上已经念了出来:“醉仙楼。不过这字迹有点熟悉嘛。”

荀大佬闻言,又拿指头戳戳自己:“这是我写的。”

郭嘉嘟努着嘴点点头,下一刻已经被酒楼里人声鼎沸所吸引。他鼻头微微抽动,一阵阵食物诱人的香气都已经飘到门外了。

进到一楼大厅,门左边是个算账的柜台,掌柜低着头正笑呵呵地算着营收。内室里有十数张席子食案,角落还有不少胡床高案,被人坐了个满满当当。食客们互相敬酒,谈笑风生,生意倒是好得很。

眼尖的青衣酒佣【2】一下就看到了韩庭,脸上马上挂起十二分专业的微笑,急忙弯腰迎了出来。

上到二楼,韩庭找了个靠窗的大包厢招呼二人先坐下,楼上人少,门一关就显得清净许多。

喝着茶水聊着天,等了半个时辰不到,能来的人都来了。

韩庭笑着给郭嘉一一介绍众人:“军司马张郃,重骑营徐荣,轻骑营赵云,飞射营高览,夜不收统领阿庆,官学的徐庶,还有我的伴读潘凤和高胜。”

来客中,荀彧以二十八岁的高龄坐在主位,韩庭作为主人坐在荀彧左侧,郭嘉坐在荀彧右侧。其他人按照职务和年龄分两边席位而坐。

郭嘉微微低头笑:有文有武,看着也都不像庸俗之辈,倒像是韩庭班底的一次集体亮相。

韩庭拍了拍手,宴席开始。在包厢专职服务的酒佣开始给众人传菜。

年纪大的喝酒,像韩庭和潘凤、高胜这些小不点就喝葡萄汁。席间众人欢笑举杯,觥筹交错间,一道道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菜被端了上来。

烤羊肉、烤乳猪、韭黄炒蛋、酱鸡、酱鸭、红烧豆腐、鲜鲤鱼汤、可甜可咸的豆腐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