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霞供】(1/2)
大军跨过延津渡, 河水南岸就是那个听起来酸掉牙的地方——酸枣县【1】。
原本联军应该驻扎在离雒阳城更近的成皋、荥阳一带, 但桥瑁发完他那份檄文, 边界一带的兖州郡兵早就闻风跑得毛都不剩一根。董卓趁机加强了虎牢关的守军防务,临关结营已经不再可能。
虎牢乃是雒阳东边的雄关, 它南连嵩山, 北濒河水, 山岭延绵, 自成天险。
而地处兖州边界的酸枣县离雒阳城二百五十里, 作为无险可守的平原, 距离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因临近河水渡口, 运粮方便, 甚至连撤退也显得很妙, 故成为东线联军结寨筑营的不二之选。
这一天,九路大军合兵十六万齐聚酸枣, 盟主袁绍在众人的拥戴下设坛盟誓, 结成酸枣联军。
韩庭觉得这场盛会无趣得很, 带着阿庆和路生在营地外边一棵酸枣树下啃枣子。
“果然还是常山的大枣好吃啊。”韩庭啃了半个酸枣一瞧, 这还是个双核的。
韩庭虽然嘴上吐槽,身体却很诚实, 没一会儿就连吃了十几个, 阿庆见状说道:“我听人说, 这酸枣核里面的果仁可以入药。”
“是嘛。”韩庭拿牙硌干净了枣核上的果肉, “一会儿把地上的枣核也捡回去, 我阿宓妹妹的医馆想必很需要这种药材。”
路生:“……”恐怕那位甄女郎会很嫌弃。
韩庭仰头看着两个杵着的木头:“你们怎么不吃啊, 这酸枣老好吃了。顺便再替我摘点好的,等我大哥运粮过来的时候,让他捎点回去给母亲尝尝,”说完又补了一句,“还有我阿宓妹妹。”
入冬后还挂在枝上的枣子一派稀稀拉拉的模样,不算特别多,三个人边吃边摘,忙活了一阵子也只捡了半袋,韩庭见地上还掉了不少,就打算挑一些圆润丰满的捡回去。
“咦,这军营里怎么还有小孩。”身后有个惊疑的声音响起。
韩庭站起来扭头一看,营地门口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五个穿着全副盔甲的将领。
最中间那位胡须茂盛,个子不算高,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容貌称不上俊朗,但还算有中人之姿,而吸引韩庭观察他的,乃是他身上那种巍峨如泰山的霸气。
那将领也眯着眼睛看韩庭,小孩儿唇红齿白,丰神俊朗,身上还穿了副贴身软甲,那软甲品相不俗,甚至比他穿的那件还要好,寻常人消受不起,应该是哪位太守家的小郎君。
两人的视线默契一般凝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小孩儿,问你话呢。”唇上蓄须的小年轻将领见韩庭他们不答话,又问了一遍。
阿庆神色冷漠,正要来一句雨女无瓜,中间那位将领却先说了话:“子孝,不得无礼。”
一开口就是标准的雒阳雅言。
韩庭抱臂摸了摸下巴,笑道:“孟德公?”
曹操微微低头,看着小孩清澈的目光:“你,竟认得我”
曹操觉得这娃娃还没他的大儿子曹昂大,小小年纪就已经知人事了,实在怪哉,他记忆中并没有见过这个孩子。
韩庭点点头,看了看刚刚说话的年轻小将笃定地说道:“这位想必是曹仁将军,曹子孝。”说完又凑到两个面貌相似,身形魁梧的将领身边,“这两位嘛,我猜不准,一位应当是夏侯渊将军,字妙才;另一位是夏侯惇将军,字元让。”
曹仁、夏侯渊、夏侯惇三人下巴都掉了,他不仅认识大兄,居然还知道他们的名字!
“我名叫曹洪,字子廉。”最后那人没有给韩庭机会,自己报出了名号。
曹操神色晦暗不明地看着还没有车轮高的韩庭说道:“我曹孟德自负有三分薄名却不显赫,说人微言轻也不为过,我这几位从弟连襟如今也还是默默无闻的角色,你是如何得知我们的身份?”
不止是稀奇,还有一丝狐疑,小娃娃轻而易举地道破他们的身份,身后的大人也许对他们了如指掌。
“我是冀州韩州牧家的幺子,孟德公在陈留招募军士的时候,我有个家仆正好路过陈留,回来与我说起孟德公义举,故而有所耳闻。”韩庭感受到曹操目光的冷冽,这才惊觉步子扯得太大,只好临时编了个谎。
曹操将信将疑地点头,原来是那位韩州牧家的小郎君,他在陈留招募军队对于知情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韩州牧作为第一个举旗反董的盟友,相互间打听一二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韩庭暗道好险,甚至想抽自己。
他这些年过得太滋润,小看了曹老板这些人,嘚瑟得差点不能圆谎,嘴巴不严怕是会坏了大事。
曹操军务繁忙也没有太过计较真伪,左右不过还是个孩子,又问了几句不相干的话,就带着人走了。
韩庭此刻没了捡枣子的心思,忧心忡忡地带着阿庆和路生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韩氏的营地在北边,回去的路上,韩庭觉得头顶有什么东西落下,抬头看了眼灰蒙蒙的天空,原来是下雪了。
随着第一片雪花慢悠悠地飘落人间,寒风也随之而来。雪花被寒风携裹着漫天飞舞,等三人回到韩字旗营地,连绵不绝的营帐上已经落满了一层薄薄的霜色,像极了一个个雪白的馒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