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2)
第二十八章【哪个妹妹】
连着几日,韩庭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韩馥以为他是忧心官学和造水车的事,便有些心软:“如果有压力,就交给州府的人去做吧。”
左右不过还是个孩子,确实不该把这么重的担子给他挑。
韩庭乍一听,这是要夺权啊。
他望向韩馥,正了正脸色说道:“我来给父亲讲个故事吧。”
“哦?你说来听听。”韩馥不知道是坑,心里想着他这儿子还会讲故事,便有些来了兴致。
韩庭想了想,说道:“从前有一个人叫汤姆,他的邻居叫老王,有一天两个人因为争夺一个富有寡妇的青睐而决斗。大战三百回合过后他们两败俱伤,这时一个名叫杰瑞的公子路过获得了女子的芳心,并带走了女子所有的财产,这则典故呢,就叫做坐收渔利。”
韩馥:“……”
韩馥听完故事,还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什么寡妇,什么叫争夺女子的芳心,都说儿子小的时候最可爱,怎么越大越皮了!
韩馥已经忍不住想要揍韩庭。
韩庭见状,摆出一股委屈的模样指了指荀氏:“母亲还在呢!”
荀氏一惯是骄纵儿子的,见韩馥火冒三丈的样子便骂道:“韩文节!你现在都敢打儿子了!”
韩馥:“……”这家没法待了。
韩馥哼了一声,装腔作势背着手出门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还是上州府去干活去吧。
韩庭见他爹走了,又跟荀氏抱怨起来。什么“你看爹连小孩子的零用钱也想霸占”,什么“虎毒不食子”啦,荀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说道:“你呀,别再气你爹了,你爹也是关心你。”
韩庭已经开始叫屈:“我可没有气他,我是替他忧心,如今爹都做上州牧啦,已经是手握一方大权的诸侯了,对待袁绍还是如此心软。”
“你父亲自有他的考量,他是袁氏门生,有些事情不好做得太过。”荀氏自然知道韩庭的担忧,渤海太守袁绍一事她早就知道了。
荀氏听韩馥说过,袁绍曾经对着董卓拔刀相向,两人闹翻后,他便从雒阳逃到了冀州。事后,董卓怕袁绍在关东联合其他诸侯郡守反对自己,便将他任命为渤海郡的太守,且将袁绍的弟弟袁术留用为雒阳的后将军。--**--更新快,无防盗上www.dizhu.org-*---其实夫君的担心和董卓是相同的,万一袁绍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攫取冀州,凭借袁绍四世三公的名声,冀州此地的不少官员和士兵怕是都会去追随他。所以夫君派人到渤海监视袁绍,并且将渤海的军粮克扣,迫使他无法起兵讨董。
韩庭哼哼两声,说道:“要是我,我就把袁绍关起来。”
“小祖宗唉,”荀氏扶了扶额,拧了一把韩庭的耳朵,“要是这么做了,以后叫天下人如何看你父亲。”
韩庭这会儿不哼哼了,他心里有自己的盘算。
董卓此前趁何太后下葬时,曾经让人盗取过灵帝陵墓中陪葬的珠宝,后来又放纵士兵在雒阳劫掠豪强富商,搜刮民脂民膏,强占了不少良家妇女。天下人虽然痛恨董卓,但如今还没有到达一个仇恨的极点。
他现在只待董卓自封相国的那一天,特意把夜不收的姜泰和姜岳兄弟留在雒阳就是为了传递这个消息。要讨伐董卓,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届时有了名声和支持,袁绍要抢夺冀州也需要掂量一二,撕破脸的话,左右也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谁能笑到最后!
……
到了晌午,韩庭终于等到了那边“旧友”的来信,信是上回跟他推销香皂的伙计送来的,他留下了州牧小郎君的名讳,那边自然不敢怠慢。
韩庭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信里只简单写了四个字,无极甄氏。姑娘家不方便对外人透露闺名,但韩庭的第一反应就是甄宓!【1】
说起甄宓,韩庭就有无限感慨。
后世素有“一女乱三曹”的说法,但韩庭是不信的。真相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一切都是后世人们的推测,他掌握了历史的脉络,然而真正的历史细节如何,谁又能知道呢?
一个女人在和平时拥有绝世容颜是值得羡慕的,但在乱世之中它宛如悬在命运头顶的桎梏,无法安排自己的人生是可悲无奈的,凄凉和冷落便是她一生的结局。
韩庭心道,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希望别人开心快乐地活着,其实历史上的你也是想这样活下去的吧。
沉吟片刻后,韩庭决定亲自跑一趟确认,无极县到邺城有400多里,骑马应该两日便足够了。
荀氏一听韩庭要去无极县,不禁皱起了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