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行(5)(1/2)
第十七章
薛于明与闫阁老对视,待皇帝再次翻开两本字帖后,为其逐一讲解:“回禀圣人,赝品破绽有两点,圣人请看其一,所有的飞白、渴墨干笔等单一笔触均为自然形成,绝无乱丝现象。www.dizhu.org例如狂来二字,均有细审笔画单笔书写,而赝品的落笔有几处乱丝现象。其二,印跋处有邵周等重装题记,秋壑图书字样,壑字缺少了一笔。
“那么,卢綦的字迹如何解释?”皇帝皱眉指着贴尾处问道。
“这,回禀圣人,卢綦乃我朝□□年间著名的书法大家,也是卢仲维的先祖。臣与闫阁老通过墨迹分辨,的确为我□□朝奚鼐特制的青墨,此墨因属珍品,技艺已失传许久。卢綦的字体,笔画圆劲秀逸,字间与行间疏朗匀称,典雅静穆之气充盈幅上,与此贴尾处的卢綦跋相符合。“薛于明拱手回道。
萧锐出列拱手道:“回禀二圣,闫阁老与薛尚书鉴定的真品,甲字号《自叙帖》乃是臣从卢仲维家中搜寻而得。赝品乙字号为谢使君家中获得。由此可见,卢仲维并未将名帖赠与谢使君。”
“萧寺卿,你这样说有失公允,那为何谢使君的赝品中留有卢綦的真迹?明显是因为他不舍将真品送出,弄虚作假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吏部张侍郎反驳道。
众人议论纷纷,皇帝斜倚在御座之上,面无表情的睃巡着众人,最后将目光定在了谢景珏身上,“谢卿,你可有话要说?”
谢景珏手拿笏板出列,恭谨的双手叩拜,“回禀圣人,臣尚未具备闫阁老与薛尚书的眼力,臣只是识得卢綦大家的字迹,今日才知卢侍郎赠与臣的《自叙帖》竟然是赝品。”
就在此时,殿外内侍奏报:“启禀二圣,大理寺丞有事奏报。”说罢将一封卢仲维书写的劾奏及一封未烧干净的密信呈了上去。
太后翻开看完,蹙眉扫过高相,不得不将劾奏及密信交于皇帝。
皇帝并未接过,说他累了头痛眼花,直接命内侍将劾奏及密信念出,内侍只得念道:“臣奏请二圣核查谢景珏收取金银,买卖官职.....”
皇帝双手扶额,“下一封呢?”
内侍应是,磕磕绊绊的念着,“相爷,弹劾.....一事,属下已经安排妥当,何时安排,....示下。---”内侍小声嗫嚅道:“回禀圣圣人,密信被烧毁的地方有些多。”
皇帝忽地一笑,“有意思,真有意思。诸位臣工每日在这朝堂之上,做戏给朕和太后看,存的是什么心?”
众臣赶忙相继叩首,“请陛下息怒,臣冤枉。”
“哦?高相,你怎么说。”皇帝带着莞尔的笑意望向高显。
高显下跪叩首道:“臣惶恐,臣与卢仲维并无私交,也并无仇怨。臣并未接到卢仲维的密信,臣愿接受审查。”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太后看向萧锐,凤目内闪着阴鸷的目光,好似要将明黄色的幕帘穿透,“卢仲维先后构陷朝廷栋梁,是留不得了,如今《自叙帖》已有定论,定西兵饷也已坐实罪证,大理寺即刻安排问斩,其家人流放岭南。”
萧锐拱手,“回禀太后,臣认为此案牵涉较广,三司的程序还未过完就匆忙定案,恐不合体制。”
“萧寺卿,将本宫的话置若罔闻,是何意图?”太后咄咄逼问。
更有那太后党羽见太后发怒,便站出来指责萧锐意图抗旨不尊。
皇帝怒拍御案,起身指着众朝臣,“何时这太极殿竟成了闹市,吏部考核四善、二十七最,呈上来的名目皆是上上,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看看你们今日的丑态,那一项符合?”
“卢仲维不能不判,与之牵连的官员也需小惩大诫,高显罚俸半年,谢景珏罚俸一年,着令其闭门思过。”他转身看向张太后,躬身作揖道:“母后,朕的处罚可还妥帖。”
太后握紧手中的绢帕,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圣人如今进益了,本宫无话可说,只怕是过不了许久,本宫就可以颐养天年了。”她扶着女官慢慢走下御阶,睃了一眼始终匍匐在地的高相,离开了太极殿。
“这这从何说起,恭送母后。”皇帝微微躬身,双手作揖道。
退朝后,高相被内侍搀扶起来,一把推开内侍拂袖而去,众臣心有余悸,皆默不作声地纷纷离去,步速都比往常急促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