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总是被绑到将军床上怎么办 > 第二章

第二章(1/2)

目录

黔州暴雨?

陆秋书听得这个消息,回忆起了前世,皱紧了眉。--*--更新快,无防盗上----*---

若是他没有记错,前世的这个时候,就是因为黔州水灾,他与叶寒山亲下黔州救灾。而就是这次,他们二人发现黔州官员的贪污赈灾银,放任百姓在水灾中丧生,却不作为。

那时他二人抓了这批官员往长安去,搜集了证据,将他们一个个交到大理寺去。

可没想那黔州州牧是张太傅的侄子,这张太傅乃三朝元老,连梁帝都得敬他几分。

这陆秋书与叶寒山原本屡屡立功便让人眼红,且陆家也与张家不对头,那次他二人一下黔州便抓了张太傅的侄子。一时惊动了原本不大管朝中党派斗争的张太傅,与那原本窝在后宫不理政事的梁帝。

许是这时候埋下的恶种,让之后梁帝对付他们二人变得更加容易了起来。

而那次,张太傅直接在公堂之上对他那侄子施以家法,打得那黔州州牧断了腿。大理寺当时也不敢说什么,本想着公事公办,没想却等来了梁帝。

这梁帝一来,便下令将那黔州州牧调回了长安来,说是停职禁足在张家,却到底是免了他的罪。

当时的叶寒山还不大沉稳,一见此状,当场便与梁帝争执起来,一下弄得梁帝脸色不大好看。

所幸当时陆秋书在场,硬是拉着叶寒山跪下认错,将这事给糊弄了过去。

然而除却张太傅的侄子,其他人却都被下了狱。梁帝因着先前那事对陆秋书与叶寒山二人颇有芥蒂,也没有将案子交给陆秋书,只是交给了旁的人去处理。

可处理此案的人,是张家的家臣,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大都是从轻发落。

叶寒山那次气得咬牙切齿,却也毫无办法,毕竟梁帝下令,叶寒山也不可能违抗皇帝的意思。

如此想着,这黔州暴雨,该就是黔州水灾的前奏。

而前世的一些事,陆秋书此时一想,竟是有些眉目。

想来梁帝想对叶寒山下手也不是突发奇想,自然是日积月累来的。

“黔州送消息到长安,大约要多久的时间?”

陆秋书揉了揉额角,抬眼看向面前的应东,手中捏着那份小小的纸条,如此问道。

暴雨一事可大可小,应东见陆秋书紧张,倒也没含糊,连忙回答:“公子,黔州送消息过来,至少要三天。”

陆秋书皱了皱眉,他一手在桌上轻叩着,一手撑着脑袋。

只见他眯了眯眼,似乎想到什么,遂猛地站起身来。--*--更新快,无防盗上----*---

“派人悄悄到将军府去,知会叶将军一声。”陆秋房外走去,身边的应东瞧见了,忙也跟上去,只听得陆秋书转头对应东道:“让叶将军做好下黔州赈灾的准备,我即刻入宫面圣。”

入宫面圣?

应东有些奇怪,他脚步一顿,看着急急忙忙往门外跑的陆秋书,问道:“公子,为何?”

在大梁,像这种皇帝不上朝的时候,文渊阁首辅几乎是可以全权处理所有事的。

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是文渊阁首辅权利最大的时候。这种时候,即便是推行改革,阻力也不会特别大。

可为何这种赈灾的事,却要陆秋书亲自入宫面圣。

“赈灾就要银子,动了国库的银子,这事可大可小,且看陛下管不管。即便陛下此时不管,我们就不怕秋后算账吗?”

陆秋书一面说着,一面接过小厮迁来的马,翻身上马,看着身后追来的应东。

“还不快去将军府?”

应东听得陆秋书如此催促,连忙应下。

随后只见他往相府里头走去,寻了个没人的地方,打了个响指,给突然出现的暗卫交代了此时,并拿出陆秋书的令牌,好让叶寒山相信这是陆秋书传的消息。

待应东将陆秋书交代的事都安排妥当后,陆秋书恰好在朱雀门外勒马停下。

“皇城禁地,来者何人?”

朱雀门外的金吾卫瞧见黑夜里纵马而来的陆秋书,也没瞧清到底是谁,只握紧手中长枪,往前一步,斥道。

此时已然入夜,天暗得很,金吾卫瞧不清也是正常,陆秋书自然也没计较。

只见他上前一步,亮出手中相府的令牌,扫视面前两名金吾卫,随后朗声道:“文渊阁首辅陆秋书有急事启奏陛下。”

面前两名金吾卫闻言皆是奇怪,心道当今皇帝不理政事,若是有急事,首辅自个处理了便是了,怎么还要特地入宫来求见皇上。

他们皱了皱眉,打量了陆秋书一番,最后还是放行。

“大人既是有事,便请吧,莫要耽搁了大事。”

那金吾卫往旁边一让,看着陆秋书急急往朱雀门内走去。

前世的这个时候,梁帝到底在做什么,陆秋书倒是没什么印象。不过这几年的梁帝,大约不是在梅妃宫里,便是在锦嫔宫里头。

陆秋书这人记性好,对前世所见所闻,到底记得清楚。

比如此时进到宫里头,想找梁帝,得问谁去,得到哪里去找,这个陆秋书到底有自己的算盘。

只见陆秋书直直往后宫走去,随后拐进了内务府。

“公公,在下有急事求见陛下,敢问陛下今日去了哪位娘娘宫里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