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1/2)
雍正七年刚一开年, 雍正便下旨增了蒙古王公一倍的俸禄, 朝堂内外一直都平平静静的, 没什么大事发生。一直到了五月, 被雍正关押的曾静在大牢里供出他之所以去策反岳钟琪, 全都是受了吕留良思想的影响,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今皇上怒了。
勤政殿里,雍正脸黑如炭:“我大清入关多少年了?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好么?朕不够勤政么?这帮文人到底要干什么!”
一卷口供被雍正扔到弘历身前,弘历俯身捡起, 从头到尾瞧了一遍,心里一凉:“阿玛,文人都自恃有几分傲骨。”
雍正冷冷哼了一声:“朕让他挫骨扬灰, 看看他的傲骨还在不在!”
“阿玛使不得。”弘历撩袍跪在雍正身前, “大禹治水,疏而不堵。阿玛若是起了杀心, 可以压制一时, 可那些文人心里必定不服。何况吕留良在浙江一带名声甚大, 学生恐怕也不在少数。阿玛若是错下了旨意, 只怕后患无穷。”
“朕是天子, 上天之子, 朕的旨意即便是错的也是对的。”
这是有多自恋。弘历眼睑一垂,又道:“许是儿子用词不当,儿子恳请阿玛仔细想想, 只要大清的百姓丰衣足食, 阿玛便是如来佛,那些个文人就是再有本事,只怕连孙悟空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个猪八戒,如来佛何必非要同猪八戒计较?”
雍正皱起眉头:“弘历,你口中的‘猪八戒’可长了一张利嘴,手中握着的那支笔说不定什么时候儿就写些反/书出来,祖宗如何能被他们诋毁!”他右手攥成了拳头,“你若想不明白,就跪到外面去,几时想明白了,几时再起来。”
弘历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吕留良案发生。只要自身够硬,百姓的日子足够好,即便有几个存了反骨的文人,总有一天也是会老会死的,大清还是姓爱新觉罗。
他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直挺挺跪在勤政殿的牌匾下面,只盼望阿玛仁慈,别让他把这条腿跪废了。
富察玉竹本在桃花坞中看孩子,听说弘历惹了雍正生气,竟然被罚跪在勤政殿外头。她犹豫再三,还是坐上小船,往勤政殿这边儿来了。
其时早过了上朝的时辰,一众大臣已经各回各家,各找各的夫人。头顶上的太阳越来越毒,弘历扬起头瞧了瞧,只盼望能有块云彩将太阳遮住,免得他堂堂四阿哥被晒晕了。
最后遮住太阳的不是云彩,反倒是富察玉竹拿来的一把伞。
弘历扬起头来瞧见富察玉竹便说:“你到这儿来做什么?回桃花坞去。”
“四阿哥在哪儿,玉竹就在哪儿。”富察玉竹索性将伞递给樱儿,也直挺挺跪了下去。
弘历自己受苦不怕,可是见自家福晋也跟着他一道受苦,心里就真的不是滋味儿了。只过了一会儿,他便高声说:“阿玛,儿臣话还未说完,可能容儿臣进殿再禀?”
过了好一会儿,苏培盛从殿里面儿走了出来,在弘历身前躬着身子道:“四阿哥,皇上请您进殿,也请四福晋回桃花坞。”
弘历总算能站起来了,他俯身扶起富察玉竹,拍着她手背道:“你回去等我,相信你四哥。”
富察玉竹点了下头。
弘历抻了抻小腿,又揉了两下膝盖,这才一瘸一拐地又走进勤政殿。
富察玉竹见勤政殿的门开了又关,在外面站了好一会儿,才对樱儿说:“我们回桃花坞等四阿哥。”
勤政殿里,雍正双手交握着放在书案上,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弘历:“你可想明白了?”
弘历叹道:“儿臣实在不想继续在外面儿跪着,一会儿跪晕了,传了出去,岂不叫他们笑话。”
“你这个滑头还想在圣人面前念三字经?”雍正瞪了弘历一眼,“再不说正经的,你就去外面跪上三天三夜,直到这天下雨为止。”
雍正话音刚落,大晴的天儿,轰隆隆的雷声竟从远处传了过来。
弘历笑道:“阿玛您听,这回儿子不必去外面儿跪着了吧?”
雍正冷哼一声:“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朕听着。”
“其实还是方才那段话,儿子只是想着,好歹一个多时辰快两个时辰过去了,阿玛头脑是最清楚的,想来应该已经想清利弊了。可是阿玛毕竟是天子,自然要儿子来千求万求,扶着阿玛下台阶儿。”弘历脑瓜转的飞快,恭维的词儿一个接着一个往上堆,“那帮穷酸书生的毛病,阿玛一直都很清楚,所以李卫那样儿的才能在阿玛这儿大展拳脚。那些文人心里自然少不了嫉妒,阿玛若是真跟他们计较,岂不是纡尊降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