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花非花雾非雾(二)(2/2)
初阳姑姑眼底流露一丝隐忍难为,天花恶疫,年幼的楚泓湛哪里还有什么活路?前几日远远地路过院墙,南宫里哀嚎求救的声音几乎是十分衰弱了,里面百十口人只怕早已是凶多吉少。初阳姑姑轻轻叹了口气,“襄襄”,顿了顿,本想撒个谎糊弄过去,一时间竟找不到称口的理由,“姑姑怎么忘了,锅里还熬着参汤,我先去看看火儿。”
初阳姑姑编了一个破绽百出的小谎,急急慌慌逃出了淳襄的视线。她不知她该如何告诉淳襄,她在这世上仅存的亲人恐怕也要离她而去了。淳襄稚嫩的肩膀又怎能背负这样的重担,她只愿时光能淡化一切,她只愿淳襄能平安长大。
淳襄早已是能遍地跑的年纪,她想念湛哥哥,便是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见的,南宫里淳襄去了许多次,熟门熟路,关雎宫一屋子丫鬟婆子委实有些唠叨,所以淳襄想了个辙儿支走几个跟屁虫,便悄悄一人跑去了南宫。
淳襄兴致冲冲跑到宫门口,却发现如今的南宫竟有重兵把守,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淳襄躲在一圆柱后面,正为那些卫兵感到头疼,却在这时有一位将军出现,他示出一块金灿灿的腰牌,看守的门卫便退去了。
淳襄亲眼看见他揭下门上黄黄的两条,后来淳襄才知道那是封条。大门将将大开时,内里竟散发出一股子重重的恶臭,许多尸体堆砌在门前,有的浑身溃烂还依稀能辨出男女,有的已经面目全非。
这是淳襄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尸横遍野,什么是惨绝人寰。
那位将军不顾满地的尸身,毅然决然冲进了南宫。
淳襄忍不住冲到门前,幼小的她并不能趴过那高高的尸山,小小的胳膊在那腐烂的尸身上刨啊刨刨啊刨,一声一声哭喊着,“湛哥哥你不要死,湛哥哥你不要死……”
许久,那位将军抱了个孩子出来,淳襄万念哀思中燃起了希望,她欣然唤着,“湛哥哥,湛哥哥……”然而她的湛哥哥只不过看了看她,不言一句也无甚表情,面色惨白,如同一潭死水。
后来,那位将军朝淳襄眉心一点,淳襄便失去了意识。他叹了口气,“难为你了。”他为淳襄将这一段记忆封存。
同年,骁胜公子辞官引退,此后音讯全无。谭鳞婉拒留任京师,调职益州,任太守一职。
十四年后的今天,淳襄才明白,那场惨绝人寰的疫病并不是什么天花,否则她在南宫待了那许久为何没能染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