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159乐极生悲6圣诞狂欢(二)(1/2)
159第十六回乐极生悲6圣诞狂欢(二)
诗曰:一年一度圣诞狂,岁末年归共徜徉。
西方世界很精彩,东土神州惟思量。
一个蛇果十倍骗,三天节目几周长。
休闲不得我更累,苦甜谁知他先尝。
祈求平安富贵想,亦步亦趋露端详。
上一章说的是于大勇参加华忠发组织的提前过圣诞节平安夜活动,看到大家乐,他也十分开心。郑无双、姚世飞包括门卫老王、库管员小霞、文书小唐,这些人也不过是打打扑克,喝点小酒,发点小感慨,于大勇确实很认真敬每一个人的酒,向大家表示感谢:一年了吗?人生很漫长,一年很短暂,但是,人生的好时光又有多少个一年呢?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哪有目前的稳定局势?!于大勇特别高兴,敬了一圈酒,没有想到,大家又开始回敬,十多个人,虽然是喝啤酒,也是五六瓶啊----于大勇微微有些醉意了!于大勇想先走,华忠发说什么不让,最后,给于大勇跑商龙井茶字啊大厅看着电视,喝着茶水,慢慢醒酒呢。十点多了,大家还是玩兴正浓,这时候武忠来电话了,说,晚上有事,来不了了,华忠发有点不乐意。武忠说,你别小心眼,我明天平安夜就在富华饭庄办,你好好准备,2桌,不含酒水1000元。另外,最好有点节目,大家真正乐呵乐呵啊!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富华赶紧通知服务员将大厅桌椅清理一下,打开卡拉OK机,放上蝶,现成的舞会立马开始了!
卡拉OK是首先在RB出现的一种音响设备,它的意思是“不在场的乐队”。它将预先录制好的音响资料在卡拉OK设备,电视,电脑屏幕上放映,人们可以一边欣赏影像,一边跟着播放的音乐和字幕演唱。卡拉OK最早是起源于RB,是RB对世界的三大发明(方便面烘干法、动漫、空オケーストラ,即卡拉OK)之一,由于RB的风俗,男人如果回家过早的话,会让邻居们看不起,认为天天工作连个应酬都没,每天回家的太早成了旁人笑话的把柄,所以许多RB男人就在下班后聚集在酒吧或茶馆,聊天到很晚才回家,后来慢的他们觉得应该找点什么新的消磨时间的项目,就在酒吧里面边喝酒边用上电视机话筒等简单的可以用来唱歌的东西,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演变成现在的卡拉OK,后来传入台湾,再由台湾传入大陆,有了今天的卡拉OK的景象。
卡拉OK日文原意是“无人伴奏乐队”,20世纪60年代是井上大佑先生年轻时在RB兵库县西宫市担任沙龙乐队鼓手的年代,发明的伴唱声轨和可携式麦克风。不到三年,卡拉OK开始大行其道,1971年井上发明8-Juke(八声道点唱机。
井上说:“我是乐队里最差的一个,我完全没有音乐技术可言,所以他们让我担任乐队经理。我想,为什么不用机器来代替我们所做的?”
在他的鼓吹下,六位乐队成员组成一家叫作“新月”的公司,生产了11部8-Juke伴唱机,并出租给当地的酒吧,让想唱歌的人花100日圆藉电视机大小的唱机点播放一首伴奏。这个价钱在当时相当高,但自得其乐的消费者很肯花这种钱。
井上说:“没有卡拉OK,几乎不可能像专业歌手那样在完整的背景乐队伴奏下唱歌。在以前,那是梦想。”
当时的卡拉OK已成为世界性的家庭用语。
新月公司与大企业奋战到1987年,不断推出更新、性能更好的卡拉OK伴唱机,然而激光唱片技术诞生后,他终于宣布放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