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页(1/2)
江山情重美人轻。
看,古人不是说得很明白吗?我幼年坐在祖父母怀里摇头晃脑读诗读赋读经史,我有什么不知道的呢,只是说的太明白就没有意思罢了。
譬如我十四岁那年五月,槐花正香的时节,我撑着脑袋坐在永安宫里打瞌睡,那个男人笑声里带着说不出温柔,他说:“就这么困吗?”
那一刻我不曾动心吗?我不曾动心吗?不曾动心吗?
那一年我也才十四岁,青春少好的年纪,第一次遇见这样一个人,替我挽发描眉,为我吟诗唱曲,一口一句娇娇儿,我真的一点点心动都没有吗?
我骗过了亦友亦姐的淑妃娘娘,我骗过了沉迷艺术的温贵妃,我骗过了很多很多人,我甚至差点骗过了我自己。
可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很早很早,在皇上一直喊我“娇娇儿”的时候,在他给我画的画像永远只有背影的时候,甚至在更久以前,我刚刚承宠三天,为皇上第一次弹凤求凰的时候,皇上说了一句话,我假装没听到,他说:
“瑶瑶,你天天给我弹琴好不好......”
皇上日日与我写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可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又不是我,他那首诗怎么可能是写给我的呢?!
幸运的是我只动心了三天,就心焰燃尽成灰,从此在这宫里,没心没肺开开心心的过日子。不幸的是我只动心了三天,就这样堪破玄机,从此对那个男人无论如何薄幸都恨不起来,回首看这二十余年被当做另一个人的荒唐岁月,竟不知道该怨谁。
该怨谁,谁又不是可怜人呢!高高在上如帝王,二十余年间,也只能对着一个又一个提线木偶喊着他心上人的名字。
有什么用,你的心上人是你自己杀的啊,你不知道吗?你不知道吗?你若不知道,为何我一学她落泪,你就措手无措呢?
年少无知的时节,也不是不曾劝过先皇后,我告诉她,皇上日日写,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皇后娘娘没听懂吗?可是她说,小柳儿,你真是个好孩子。
我明白她那句话的意思,她想说的是,多谢你啊,多谢你,可是我把心给了他,他把我的心打碎了。
我听明白了,所以我没把心给他,这么多年,我就像一个台下的看客看着一出出折子戏,曲终人散时落的泪,很难说清是为了戏文还是为了自己。
昏睡的皇上又在喊:“娇娇儿……娇娇儿……”
我把手从他手里抽出来,他立时就醒过来,看着我委屈巴巴地叫:“娇娇儿……”
我看着他,看着他蜡黄瘦削的脸,伸手抚上他全白了的鬓角,我问:“你好好看看,我是谁啊?”
他像个孩子一样,瞪大眼睛看了我许久,突然就挣扎着坐起来拉住我:“你不是娇娇儿!你不是娇娇儿,你是谁?我的娇娇儿呢?”
他长年习武,手劲那么大,抓得我手疼,我只是轻轻地说:“我是小柳儿。”
他一时倒有些愣怔:“小柳儿是谁?”
呵,小柳儿是谁……
我笑了,看着他的眼睛:“你的娇娇儿到天上去了,让我帮她照看你,你不要急,你很快也到天上去了。”
大约是我的声音很温柔,他冷静下来,任由我扶着他躺好,可怜兮兮地抓着我的袖子问:“到了天上,娇娇儿会见我吗?”
不会吧。
不会的。
我这么安慰他,只是因为我可怜他们,我可怜先皇后,也可怜皇上。
大家都好可怜啊!
我说:“你好好求求她啊。”
他想了一下,点点头:“嗯,我求求她,我求求她,她不开门我也不走,一直求一直求。”
他说:“谢谢你啊。”
他这一生与我说过很多话,只有这两年三次说“谢谢你”是跟我说的。
他安安稳稳的闭上了眼睛,我走到窗前,看见窗外飘着雪花,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宫人敲响了十二下景阳钟,君王薨,山陵崩,各宫各院都逐渐响起了哭声。
温贵妃率领六宫在永安宫外等着我,我出去的时候脚下一个趔趄,她和德妃赶紧上来扶住了,我看着温贵妃,问出了困扰我许久的一个问题:
“我是谁啊?”
温贵妃说:“你是小柳儿啊。”
“我是小柳儿吗?我是小柳儿还是娇娇?”
温贵妃的声音很坚定:“你不是娇娇,你是小柳儿。”
那就好,不是娇娇是小柳儿就好。
皇上的后事平平顺顺地办好了,他本是落魄皇子,生于君王软弱外戚干政朝政混乱的时期,母亲含冤而死,二十岁那年登上皇位,接手的是一个国库空虚,权臣当朝,外敌频频入侵的国家。
二十六年过去,他把国家交给他二十岁的儿子,这个国家朝政清明,国库丰盈,四海升平,朝中再无权臣,海内再无战事。
他是个好皇帝,谥号明。
我跪在冰冷的青石板转上端端正正磕的三个头,不是妻子向丈夫行礼,是臣民为君王送行。
待丧事办好了,冷宫中人来报,十几二十年前关进冷宫一直疯疯癫癫的瑶妃,在听到皇上薨逝的消息,一头碰在柱子上去了。
人都被贬为庶人,妃陵也进不去,不过一张席子一副薄棺随意葬了,怕是到了阴曹地府也不会相见,何必还执意殉情?
她是不能回答了,只盼她来生投个好胎,我们都投个好胎,都不要再碰到这个男人了。
皇上成了先皇,我也成了太后。长思登基那一天,全程牵着赵皇后的手受百官跪拜,肃穆的钟鼓声响彻皇宫,仿佛奏响了一个新故事的序曲。
过了年,太后太妃迁宫,十几位低位嫔妃都要到伏龙寺去为先帝祈福,她们中间,最年轻的不到三十岁,就要到另一个地方蹉跎余生。
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让人把伏龙寺的屋宇好好修缮,把屋内的东西好好换了一遍,怕她们缺吃少穿,特意吩咐我身边的掌事姑姑,以后每个月把我的一半俸禄送到伏龙寺去。又怕她们实在寂寞,正巧三四个月前嘉乐养的一群猫里两只母猫生了好多小猫,就把小猫给了她们一人一只以慰寂寥。若有不喜欢猫的,要狗也行,叫人给她们寻去也不是难事。
她们来拜别我的那一日,个个磕头磕得真心实意,抱着猫猫狗狗抑制不住笑容,我见了心里才放心一些。
按道理来说这么做很不和规矩的,但谁叫如今我儿子是皇帝了呢。
长思登基第一天就宣布为表哀戚三年内不选秀,恭王顺王韩将军温丞相中书令等一众大臣均表示此举甚善,他跟婉婉就在宫里旁若无人的秀恩爱,婉婉想住到未央宫去他也不肯,非把人扣在永安宫里,出门必手拉手,婉婉到我这里坐一会,他见不到人必定要杀过来找的。
这样很好,我在心里想,但愿能长久。
温太贵妃倒是看得很开:“儿孙自有儿孙福,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操心什么呢?由他们去吧。咱们自己可管得了自己呢!”
她是真的看得开,小四孩子都生了两个了,长忆和康乐都怀上了,小五还是一只单身狗,王太妃到底还偶尔着急着急,温太贵妃和宋太妃完全不担心。
王太妃叹道:“小五小时候很可爱的啊!多漂亮的孩子,怎么长大了就缺心眼傻成这样呢?”
温太贵妃:“成婚真的没什么意思,我当年就不想成婚,我为什么同意进宫,就是因为进宫嫁给皇上只要不得宠就跟没嫁人差不多。小五不想成婚就不成婚!能少祸害一个女孩子是一个!”
宋太妃:“万事要看缘分的嘛,小五在我的新话本里已经娶上小仙女了好不好!”
太德妃抱着她三岁的大孙子劝道:“别呀,小五真的不小了,早点娶妻早点生孩子咱们还能帮忙带,再拖下去就带不动了!”
温太贵妃:?!?!带带带带什么孙子开玩笑!我宁可抱一只猫去伏龙寺!!!!
太德妃表示猫哪有狗好,至此一场谈话彻底跑偏。
婉婉偷偷跟我说,听说五哥昨天在早朝被御史说放浪形骸无所事事,昨天晚上坐在人家的屋顶上敲碗唱了一晚上莲花落,现在还在补觉,长思哥哥要打他一顿呢!
我还不知道该说什么,小五就哭爹喊娘地跑进慈安宫喊母后救命,长思和小四一人一根木棒紧随其后,可怜的长念在后面跳脚喊:“四哥六哥打不得打不得!打了五哥就跟他丐帮的朋友去要饭了!!!!!”
小五才不会去要饭呢!他躲在我的慈安宫里吃好喝好,瞧着长思心情好了,觍着脸去求他宽大处理,长思还能怎么着,只能原谅他,小四还想说教他几句,小五立刻要给他唱一段莲花落,吓得小四落荒而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