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挑拨(2/2)
虽然异族和海寇的存在让水师分身乏术,长公主怕是很难在这个时候强要沈行澈成婚,但苏祺然宁愿禹朝河清海晏。
“等缓过这阵子,想来朝廷会有其它的安排,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顾卿比起其他人,还有一位舅舅在天京,知道的也比旁人多些。
无论是增水师、增市舶司,还是在原有的通海水师基础上再添入新鲜血液,陛下要让水师和市舶司撑下去、壮大起来的意愿十分强烈。
哪怕因为鲜族和海寇造成的损失已经引得御史开口,陛下却顶住压力,开始筹钱筹粮,似是打算打一场持久战。
顾卿只要想起苏祺然和沈行澈这对小情侣,他对自己与沈行洲分隔千里就少了些惆怅,多了些期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第一二零章挑拨(下)
长公主从下人那得知顾卿去慈安堂时与沈行鸿说了话,却不知顾卿和苏祺然回世安堂的时候遇到了沈行鸿。
饶是如此,已经足够她生气了,尤其听说苏祺然与顾卿在世安堂独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她便愈发不满起来。
“这个顾卿到底是何居心?与那贱种纠缠不清也就罢了,怎么与苏祺然也不知避嫌?他怕是一点都不记得夫君是谁,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了!”
长公主觉得自己已经够给顾卿和北晋王府面子了,偏偏对方是个不知羞又没教养的东西,表面上看着还算乖巧,实则不仅没有长进,还多了几分令人憎恶的嚣张。
“本宫瞧他是有北晋王府撑腰了,所以就不把本宫和侯府放在眼里了,离开伯川才几天就如此恣意妄为、寡廉鲜耻,成何体统!”
徐女官见她越说越激动,看上去气都有些不顺了,赶紧上前劝道:“殿下,您消消气,可莫要气坏自个儿的身子。”
长公主抚住胸口:“都怪那些个不知羞耻的东西。”
她打算去信通海的时候,其实只是有个普通的头疼脑热,一方面能让两个儿子多关心关心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掩饰另一件事。
谁知道长子如此孝顺,立刻就请旨归乡侍疾,她心里虽然觉得熨帖,但也不想沈行洲真的这时候离开市舶司。
反而若是能让次子沈行澈回来,既可以叫他不用再以身涉险,还能让长公主顺便为他张罗一件婚事,那才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她想他回来的人没有回来,不想让回来的人却回来了。
这才两天功夫,长公主便觉得自己快要按捺不住脾气了,更别说他们还要相处几个月。
她已经在顾卿与苏祺然回来之前便把沈行鸿叫过来责骂了一顿,却在要不要教训一下顾卿的决定上犹豫不决。
“本宫教导他,也是帮赵天循和许言教晚辈,”长公主给自己找理由:“他代表的是沈家,是王府的脸面,可不能就这么轻易丢干净了。”
徐女官知道长公主近日睡眠不是很好,所以白日的时候便愈发容易生气,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便责罚下人。
她担心长公主用这种态度和表情见顾卿,之前树立的亲切友善、和蔼可亲的长辈形象便前功尽弃了,于是劝道:“卿公子跟他只是说了几句话,大庭广众之下,卿公子怕也没有考虑太多。”
不像老夫人有机会对顾卿改观,长公主与顾卿好像一直没有什么“缘分”。
顾卿拐走了她的儿子,还在她面前跳窜,长公主只比过去更反感。
长公主想起顾卿刚入府时那股市井轻浮之气,想起他看沈行鸿和苏祺然的眼神,就完全无法欣赏他的现在的各种优点了。
徐女官觉得,现在卿公子回来,最大的问题并不在这里。
她提醒长公主:“殿下,那件事虽然料理好了,但您的脉案……卿公子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长公主闻言,心里一凛,顿时把教训顾卿的事抛在脑后。
她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哪里有追着长辈脉案来问的晚辈,他果然是……没规矩得很!”
不过长公主和徐女官都明白,以顾卿和长公主的感情,他不可能如此细致和坚决,都不过是代沈行洲来做事。
孩子想要知道母亲的情况,原本也没什么,但长公主对自己的长子有些畏惧,生怕对方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正如老夫人和顾卿他们相信沈行洲能够完善整个计划,长公主亦是如此信任和依赖沈行洲。
放在此时此刻,沈行洲却变成她要担心的人。
“千万不能让伯川知道那件事……”长公主自己都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顾卿要看脉案,要在大夫问诊的时候站在旁边,就让他看吧,只要我们处理好了,他看不出什么来。”
……
顾卿从慈安堂回来,帮忙解决了一个隐患问题,又宽慰了好友,心情甚好。
尤其听徐女官说,下次大夫过府,顾卿可以陪在旁边。
他们彼此都清楚,这就是长公主身体状态的真实反映。
这一次顾卿吃了个闭门羹,根本没有见到长公主,只听到徐女官传话。
顾卿想来想去,也只有今天被人窥视两人说话的场景最有可能让长公主生气了。
果然,徐女官非常委婉地表示,表少爷要照顾老夫人,三公子要读书,卿公子若是无聊想找人聊天,可以到正心堂来。
就在顾卿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顾卿看着眼生的佳人款款而来。
徐女官当着顾卿的面介绍道:“这是宫里来的江女官。”
顾卿愣了一下,觉得奇怪,毕竟跟长公主从宫里来南京的人年岁都不小了,而且顾卿在离开沈家之前也都见过了,并没有看过这样二十上下的女子。
这时候他脑中突然闪过什么,恍然大悟——这应该就是原作中成为沈行洲妾侍的宫女之一吧!
——对了,是溪江和珣琬……她们还在府里呢。
顾卿好不容易想起了她们的名字,张口道:“我记得宫里来的是两位?”
徐女官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您说的甄女官,她腿脚有些不便,去庄子上休养了。”
这下子顾卿更惊讶了,一个双十年华的女子,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有腿疾了,而且还被送到庄子上去了。
能够让陛下从天京送的人不敢反抗,乖乖被丢到庄子上去,那犯错的必定就是宫女自己。
看着体态丰腴、容貌秀美的江珣琬,顾卿只觉得心头一跳,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似的。
——这一次没有小黑莲从中搅合,她们照样斗得很好。
想到这里,顾卿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既然她们都做不得世子妃了,又怎么会甘愿留在侯府吗?
在原作《满朝》里,皇帝送来的两个宫女皆出生于普通官吏之家,它们本身在宫里也不算得到过重要。
所以里的溪江和珣琬把希望寄托在长公主身上、沈行洲身上。
定兴侯世子沈行洲现在人在通海,抽不得空,而且娶有北晋王夫夫的外甥为夫郞,明眼人便知道他这条路走不通了。
沈行澈在南京的人气一向高,虽然与其兄长不能比,但优势在于还没有娶亲。
只是女子的年华稍纵即逝,眼看沈行澈归期未定,她们还会属意对方吗?
可这样算下来,侯府里唯一能让她们如愿的,就只剩下三公子沈行鸿了。
溪江和珣琬比沈行鸿年长,可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倒是不妨碍她们什么。
可沈行鸿的位置到底尴尬,整个人被长公主所不喜,她们很难选择沈老三。
让顾卿思考,他与沈行洲之间再不能融入第三人,沈行澈和苏祺然之间也不能强加入这样的麻烦。
他们兄弟俩都没有亲子的情况,只有可能从族中过继嗣子,而站在沈家的角度来说,选择沈行鸿的孩子,当然是最合适的。
顾卿和沈行洲,苏祺然和沈行澈都不是会做夺人子女的事情的人,真到了那种时候,也只是名义上换了族谱。
他们不会跟孩子的父母起冲突,甚至可以让他们陪伴自己的孩子长大。
如此一来,定兴侯府未来的继承人,必定还是与沈行鸿关系最亲近,都不用等长公主百年,沈家恐怕就要易主了。
沈行鸿就是传说中潜力股,资优股。
不过这只是顾卿知道,旁人并不能知道沈行澈已决定,无论自己的心上人是否在庙堂之上,他都要与之相守。
在跟顾卿介绍了江女官之后,她竟然就要带对方入内室。
虽然顾卿知道自己男子身份,不适合去内室,可这样被拒之门外后,旁人却可以轻松进出,总归是让人有些不舒服的。
顾卿没有多做纠缠,便退了出来,谁知道不久之后,江珣琬竟然主动找上门来。
想想小黑莲曾经与这两个宫女联手做过不少事情,她们皆非等闲善良之辈,顾卿听闻江女官过来,立时就戒备了起来。
相较于顾卿的戒备,对方显然从容许多,她过来一来是给世子夫郞正式请安,另一方面也是有两个消息告诉被瞒在鼓里的顾卿。
“甄氏之所以被送去庄子,是因为她曾经觊觎您的位置,后来被长公主发现了,才惩治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