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真巧(1/2)
第六十六章真巧
府试前几日, 齐元殊特地来到赵家村, 邀请赵有财父子到城里做客。
赵有财跟赵诩住进了齐家, 在齐家见到了齐县令。齐县令设宴招待了赵有财父子。
在饭桌上, 赵诩才知晓原来齐元殊也要去参加府试!
齐元殊两年前就考过了县试,但是却没有通过府试。这次他会跟着赵有财去省城参加府试。
赵有财高兴的说道:“原来齐公子也要去参加府考!不知道能不能跟你一起上路?我当了半辈子的庄稼汉,还没出过扶绥县!到了外面, 就找不到方向了!”
齐县令淡笑着说道:“有何不可!既然你与我儿一起参加府考,结伴而行,也能相互关照!”
齐县令心里是有些瞧不起赵有财的。但是赵有财跟赵诩是有本事的人!尤其是赵诩,年仅九岁便考中了秀才。张志远曾经说过,赵诩是个奇才,不出五年,定能考入京城, 成为京官!冲这一点,就得好好招待这对父子!
赵有财赶紧起身谢道:“谢谢县令老爷!日后若是我父子有出息了,定然会报答你们的!”
齐县令摆手:“客气了!”
赵有财不是经常喝酒, 几杯酒下肚,有些醉了。见赵有财眼神不对劲,赵诩起身说道:“爹, 你喝醉了。”
转头,赵诩对齐县令与齐元殊说道:“家父喝醉了,我先带家父回屋休息。失陪了!”
齐县令点头, 让仆人帮忙送赵有财离开。
等赵家父子离开后, 齐县令才开口对儿子说道:“赵诩虽然年幼, 但是却是个心思深沉之人。日后跟他交往,你要多加注意!”
齐元殊诧异的说道:“爹,你是不是误会了?赵诩是个简单之人,有什么事他都会坦然的告诉我。”
齐县令皱着眉头教训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之所以会告诉你,那是因为他想让你知道的那些事情。他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一定绝口不提!”
齐元殊沉默,过了一会儿,点点头:“孩儿先告退了。”
齐县令叫住儿子:“赵有财与你一同参加府考,赵诩一定会陪去。到时候,你在路上多向他请教一二!这次府考,一定要过!”
齐元殊心里觉得有些沉闷,他低声回应道:“孩儿会努力的!”
说完,齐元殊转身离开。
半月后,府考成绩出来了,齐元殊丧着一张脸,先回到扶绥县。
齐县令得知赵有财考过了府试,而自己的儿子没有考过,气得面色阴沉。
最后,齐县令告诉齐元殊:“赵有财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了。二女儿今年十一岁。你近来多去赵家村走动,向赵家人透露结亲的意思。看看他们是什么回应。”
齐元殊愕然的盯着自己的父亲。
齐县令冷着脸,面色不愉的说道:“怎么?不愿意?我这都是为了你好!那赵家父子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好运!将来的造化不得了!现在肯定有很多人想巴结他们,与赵家结亲家!我看你的资质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娶个有用的妻子。将来赵家父子若是当了京官,也能帮衬你!”
齐元殊张了张口,欲言又止。最后,面色颓然的垂下头。
赵有财考过了府试,留在省城里,继续参加院试。
赵奶奶在家中等消息,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赵家父子在外面遇到什么麻烦。
“这都一月了,咋还不回来?”赵奶奶坐在院门口,摸着皮皮,愁眉苦脸的盯着拐角口。
“别是在外面出事了吧?”赵奶奶越发担忧。
“大福婶!快看谁来了!”
赵里正带着齐元殊从拐角处走来。
赵奶奶站起来,皱着眉头打量齐元殊。
等赵里正跟齐元殊走近了,赵奶奶才开口问道:“这是谁啊?”
赵里正笑呵呵的告诉赵奶奶:“这位就是县令大人家的公子!听说也是小秀才的好友!”
赵奶奶点头,立马问道:“原来是你啊!有财跟小猪呢?你们不是一起去省城吗?你都回来了,他们咋还不回来?”
齐元殊看了眼皮皮,笑着回答赵奶奶:“赵奶奶,我是来告诉你好消息的!赵伯伯考过了府考,留在省城继续参加院考。若是能考过院考,那赵伯伯就是秀才了!到时候,你们家就有两位秀才了!”
赵奶奶一听,睁大眼睛,激动的问道:“真的?有财考过了府考?没想到这老小子,还真有本事!”
赵春春刚喂完猪,回到前院,听到院外传来赵奶奶激动的声音。她放下篓子,转身往外走。
看到一个又黑又瘦的女孩从赵家走出来,齐元殊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被齐元殊盯着,赵春春多看了他几眼。
走到赵奶奶的身旁,赵春春小声的问道:“奶奶,发生了啥事?”
赵奶奶兴奋的搂住赵春春,高兴的说道:“你爹考过了府考!准备考院考呢!要是考过了院考,那他就是秀才了!到时候,咱家就有两个秀才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你爹还真做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