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当太子变成农家子 > 第四十九章 狠心

第四十九章 狠心(1/2)

目录

第四十九章狠心

赵有财起了个早, 天不亮就出门, 守在村口处。一边慢悠悠的编箩筐, 一边留意从村里走出来的人。

赵诩有心事, 这一夜没有睡好,醒来的时候眼下有点青黑。

收拾好东西,赵诩背着背篓来到村口, 走过去问赵有财:“爹,发现了吗?”

赵有财摇头,他的神情有些烦躁,压低声音回答道:“走出去一百零二个人,到现在为止,我都没看到有谁的鞋子上蘸着墨迹。”

赵诩点头:“别急,继续留意。我先走了。”

赵有财目送儿子离开, 继续观察出入的村人。

赵诩来到张家村,齐元殊笑着对他打招呼。

赵诩与齐元殊打完招呼后,转身去找张先生。

见赵诩神情严肃, 张志远随意的对赵大志等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将赵诩带去了他的寝屋。

关上门,张志远开口问道:“何事?”

赵诩小声的告诉张志远:“先生, 我有事向您请教。”

张志远坐下来,面色平静的点头:“说吧!”

赵诩告诉张志远:“昨夜,我跟我爹在竹林里谈话。谈话的内容, 涉及到了祁衡山的事情。刚谈到祁衡山的事情, 便听到了附近有响动。当时有人在偷听我们说话。”

张志远眉头一皱, 沉思不语。

赵诩抬眼看向张志远,继续说道:“察觉到有人在暗中偷听,我便让爹暂时留在那里,跑回家中取了墨水。沿着那条路洒上了墨水。只要那人在墨迹未干前,走过那条路,他的鞋子上定会蘸上墨迹。今天一早,我爹便到村口守着,观察来往村人的鞋子。”

轻轻点头,张志远伸手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我明白了。你想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个偷听到秘密的人。”

赵诩点头,目光复杂的看着张志远。黑白分明的眼眸里,掺着几分纠结的神色。

张志远不疾不徐的说道:“此事暂且搁在一旁,老夫先与你谈一个人。”

说着,张志远做了个手势,让赵诩坐下来。

赵诩坐在张志远的对面,静静地看着张志远,等候下文。

张志远捋着胡须,徐徐言道:“已薨的文德太子,生前随太子三师学习。太子三师教导太子仁善、公正、亲和、宽厚。但是却唯独没人教导太子,如何防小人。”

听到此话,赵诩的手指微微弯曲,他攥着衣服,沉默不语。

张志远慢慢的说道:“这世上,有两种人不可得罪。其一,是小人。其二,是伪君子。真小人靠阴招取胜,伪君子靠计谋与阴招取胜。而太子,是个正人君子。一个正人君子,哪怕贵为储君。他防不了小人,对付不了伪君子,最后必然会被小人与伪君子陷害至死。”

赵诩哽咽了一下,垂下眼眸,神色晦暗不明的看着自己的衣服。

张志远的视线从赵诩的身上移开,眼神平静的注视着窗口,继续言道:“历来手握重权,笑到最后的人,他们的手上无一不沾着鲜血。这些人懂得取舍,当断则断,该心狠手辣之时,必须要狠绝。一个将军,在战场上若是因为一念之仁,便放过了敌国的小卒。那么,这个小卒将成为一个不稳定的棋子,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卒会不会成为最后颠覆局势的关键。”

见赵诩低着头,没有反应,张志远沉声叫道:“赵诩,你可听明白了?”

赵诩缓缓抬起头,神色复杂的看着张志远,低声回应道:“先生的意思是?”

张志远面色严肃的说道:“这个人听到了你们父子的谈话,一旦去衙门举发你们。那么你们赵家将会受到株连。你可明白?”

赵诩轻轻点头,声音颓然的回应道:“我知道……”

张志远又说道:“当权者只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个世上只有死人才能守得住秘密。”

赵诩艰难的咽了咽气,张开嘴巴,转头望向别处。

看出赵诩的纠结与为难,张志远语重心长的告诉赵诩:“赵诩,你是个聪明人。只要你肯用功学习,不出五年你便能入京为官。官场复杂,过于清正的人,不能长久。过于奸恶的人,同样呆不长。只有亦正亦邪的人,才能在官场上站得住脚跟,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赵诩缓缓起身,声音沉闷的说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谢先生教导!”

张志远颔首,放缓声音,告诉赵诩:“今日你就不必上课了,先回去把事情处理好,再来上课。”

“知道了,学生告退……”赵诩点头,他的双手攥成拳头。捏了捏拳头。缓缓松开,赵诩打开屋门走出去。

齐元殊已经看完了赵诩写的文章,他正想找赵诩讨教。见赵诩面色阴沉的从外面走进来,齐元殊一怔,关切的问道:“赵诩,你这是怎么了?你的脸色好差,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赵诩轻轻点头,声音沉闷的告诉齐元殊:“我身子有些不舒服,先回家休息了。”

齐元殊点头:“那你快回去吧!你的身子撑不撑得住?你跟赵大志是一个村的,要不要叫他帮忙,让他送你回去?”

赵诩摇头,把东西收拾好,轻声说道:“我没事,能自己走。”

“那你小心点……”想了想,齐元殊添了一句:“要不,我送你到村口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