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异常事件调查科 > 新人报道

新人报道(1/2)

目录

美好的一天该从什么开始呢?

当然是一顿美妙的早饭。---

今天按灭十几个闹铃后林宇之才悠悠转醒从被窝里爬起来。打这哈欠给自己做荷包蛋顺便从冰箱拿出面包。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这是几天前买的。

十天,半个月,或者……总之,还能吃。

他一向是一个随性的人。

任谁有着和他相同的经历都不会再将时间当回事。

手机再次响起,闹的人心底发毛。

林宇之不满的扔下面包片,走回床边拿起手机。挂断电话。潘华打来的。

……电话?潘华打的?

腾的,林宇之瞬间清醒。深知自己大势已去。

当他挂了一个潘华的电话时,就只能意味着——他已经挂断无数个来自他们的顶头上司,苏然郦的电话了。

当然,苏然郦很好说话。没什么可怕的。

但是苏然郦和王龙沾亲带故的,再加上她哥和潘华……

会很难缠。

林宇之仰天长叹,顺便喝下一大冰杯水。

果不其然,没多久是王龙打电话过来。林宇之颤颤巍巍的接起,深怕这个唯一的研究人员那天往他午饭里加点什么料。

“喂……”

“[你小子活腻歪了我可以负责将你剁成肉泥!]”王龙生得一副好嗓子,又好摇滚,声音那叫一个清亮。

“我谢谢你啊。”对于这种程度的威胁,林宇之见怪不怪。电话那头王龙冷哼后似乎是将电话扔给什么人。

“[喂——是我啦。]”苏然郦向来平和,语速也稳定在一个让人听着舒服的频率上,“[你答应要带的新人,来了哦。已经等你一个上午了。]”

……

林宇之绞尽脑汁,终于想起,当其他人都起码带过一次新人,连带脾气出名不好惹的王龙都不情不愿的把她侄子带出师后一直单兵作战的某人不自觉的拉满了仇恨。

“凭什么我们保护新人要死要活的,他能一直当甩手掌柜?”

某次聚餐,刘明瑞咬着鱿鱼丝,给自己灌下一大杯啤酒。

王龙巾帼不让须眉,同样干杯:“就是,凭什么我叫那臭小子坑的要死要活,你倒逍遥自在?啊?”人前极为优雅的女士,人后也不见得有多高贵。酒精的作用下她红着脸站起来,走到林宇之面前。

没人拦她。

没人敢拦她。

没人想拦她。

于是,王龙成功的一把抓起林宇之衬衫的衣领,恶狠狠的放话:“听着,小鬼。下次你再装病不带新人,我就叫你体会一下什么叫回炉重造!”

在最高战力面前,谁都是弱小的。

哪怕这位从入职开始经历只能用“传奇”来形容的女士因为暗伤不得不退居二线,也没人敢质疑她的胆量以及——言出必行。

好吧,虽然她是个卸磨杀驴的主儿,但在威胁人方面她从未食言。

挂断电话。林宇之挠挠乱成一团的头发,想了想开始把自己打扮的像个人样。www.dizhu.org

清晨六点,李桥怀中惴惴不安的心走到调查科门口。整理制服,随后掏出化妆镜小小的补妆。

确认好一切后,她敲响办公室的门。

“叩,叩叩。”

一分钟后,没人开门。

两分钟后,没人开门。

三分钟后……

十分钟后,门开了。

李桥扬起公式化的微笑敬礼道:“调查员李桥,前来报道……那个…我是不是我走错了?”她越说越不肯定,最后踮起脚尖窥探门内的区域。

也不怪她有此疑虑。并不是因为办公室太不正常。不如说都叫异常事件调查科了,李桥心里已经准备好看到宛如鬼屋的配置,结果只是个普通的办公室。其中唯一格格不入的是一把挂在墙上的红贝斯。心里一时无法接受。

开门的是刘明瑞。他精神不太好,眼下的有严重的黑色素沉淀。

“不,你没做错。”他转过身打哈欠,“时间错了。这里九点钟上班,十点前人到不齐的。”

李桥小心的走入办公室,尽量不去碰任何东西:“那您为什么还在?”

“我在加班……”刘明瑞理出一块空地,躺下补眠:“王龙警告我如果再不交报告她就把我绑在铁轨上。”

他们的上司苏然郦实在太好说话导致王龙不得不扛起监工的重任。杀天的调查报告还只能自己写,导致包括王龙在内一干武斗派的调查员叫苦不送。

有一点不同。王龙这人吧……生了个好女儿。为人严谨认真,些别的不行写报告是真的挑不出毛病。王龙每次若是实在写不完报告都会冒着被开除的分险把报告推给她女儿写。

“你先坐一会,苏科长和潘华马上到。”

临睡前,刘明瑞还记得对李桥交代。

办公室里有五张办公桌。除却刘明瑞当床的那张桌子,还有四个空位。上面都放着东西。其中一张桌子积了厚厚一层灰,只要是个爱干净的人都不想靠近。

李桥就此站了两个半小时。苏然郦和潘华先到,了解情况后让李桥坐在林宇之的位子上等候。

王龙是踩着点到的。其实按上面的意思王龙不来也没关系。

又过了半个小时,苏然郦开始给林宇之打电话。

再二十分钟后,潘华开始拨林宇之的号码。被挂断。

王龙忍无可忍,拿起电话打过去。接通。

就此又半个小时,林宇之穿戴“整齐”出现在办公室里。

李桥躲在苏然郦身后不敢说话。探出一个小脑袋看他。

“是我长的凶吗?”林宇之备受打击,扭头问刘明瑞。刘明瑞心不在焉的回答:“对。吓死一头牛,晚上吃肉。”李桥一个没绷住差点笑出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