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七(2/2)
他说:“五妹妹的画,真是有了不少长进。”
不为在心底暗暗叹气:怎么小公爷年纪轻轻,眼睛就不行了呢?
但这世间,应该只有这一个盛五姑娘能让小公爷盲目吧。
这世间向来是一物降一物的。
听闻平宁郡主与齐国公来盛家拜访前的一天晚上,如兰一闭眼就想到明日能再见到齐衡,只觉得兴奋。哪里有半点倦意。
本来她以为不过是短短的一个春节,之前也是这么过的,就是前一年她还能吃着果子数着私塾里重见齐衡的日子。怎么到了今年,会起如此相思之情。连一刻都奈不住?
她摸摸微烫的脸颊,心里一羞,就把被子拉到了脸的上方。
眼前一片黑暗,她在这片黑暗中勾画着齐衡的样子。
他俊朗的眉眼,与唇边舒缓的笑意。
她忽然想起了一首在江南听到的歌姬们弹唱的诗歌。
源自南朝民歌,又被郭学士收到了《乐府诗集》里,换了个《白石郎曲》名字。
歌是这样唱的:
白石郎,临江居。
前导江伯后从鱼。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她那时还未见过齐衡,还曾痴痴想过,到底是怎样的人才配得上“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八个大字。
不知怎么地就把这首诗记到了现在。
现在想来,也只有这八个字才配得上齐衡了。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如兰反复念着这句诗,终于沉沉睡去。
只是,第二日待到如兰换上了她最喜欢那套衣裳去了会客厅,在男眷处只瞄到了她两个哥哥与父亲,并没有齐衡的半个影子。
女眷这,却是坐着一个平宁郡主。
如兰行了礼,乖乖坐在了大娘子边上。她本还想让齐衡见见她的衣裳。
这一件,她挑了很久的衣裳。
她心下黯淡,又不想被人瞧了出来,便闷头吃着果子。
就是连平宁郡主的问题都没听到,待到王大娘子掐了一下,耳边听到她说:郡主正夸你的字好呢。
如兰这才回过神来,只笑着胡乱应了一声。
盛老太太替她解围道:“我这丫头疏懒的很,怕是有倦了。之前习字倒是认真,认认真真练了好几个月,连今日也没松懈,我见这字的确不错,便让她替她父亲分忧写了贺卡。”
平宁郡主笑道:“不知是练了什么字帖,我瞧着倒是有大家的风骨?”怎么还跟元若有几分相像。
王大娘子道:“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他父亲为她买的。”
因着她没为如兰买过,便下意识以为是盛纮忧心女儿给她买来的。
“难怪。”平宁郡主笑道,“我那儿子初学时也习得这两本字帖,难怪看着有几分相似。”
她放下心来,看来这盛五姑娘与齐衡之间并无关系。又因为如兰的字与齐衡的相似,倒是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不由得多夸了她几句。
坐在回府的车上,跟齐国公说起这一茬,笑道:“我看那盛府五姑娘倒是个好的,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
明兰倒是有些奇怪,这平宁郡主多厉害一个人物,怎么看着倒像是挺喜欢五姐姐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
郭茂倩是宋仁宗时的人
设定《白石郎曲》在江南地区的传唱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