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2/2)
这两人一对一答,可是彻底吓坏了容舅老爷。额头汗如雨下,焦虑的对容氏道:“姐,你快点将那箱子找出来吧。我之前分明见过有这个箱子的,你也别惦记那里面的宝贝了,还给人家,我就能免灾了。”
就知道自己弟弟这张嘴靠不住,容氏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破罐子破摔的道:“妾身就是没见过那箱子,更没见过什么南海珍珠。大人,您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左右都是我这兄弟犯的事,您抓了他也是活该。”
陶瑾见容氏打定主意要赖账,忍不住开口说道:“容姨娘还真是心狠,为了保全自己,竟然如此不顾手足亲情。不过,您也别以为将东西藏起来就无人发现了。这几日您这院子抬进抬出的,没少人看见呢。”
京畿府老大人闻言立刻抬头看着陶瑾:“这位小姐,你这么说,可是知道些什么?”
陶瑾笑着道:“多的也不知,只是刚才往这边来的时候,正巧就里出来。那箱子就跟您手中画像一样,不过倒是没抬到这中庭来,而是拐了个弯,直接抬进二小姐的院子里去了。”
“究竟是不是这个箱子,你可当真看清楚了?”陶庆天语义深沉,隐隐有暗示之意。
自家这父亲也是个贪财的,定然是听说了那南海的珍珠,不打算将东西交出去了。陶瑾觉得有些可笑,故作愚钝的茫然道:“女儿眼神不错,自然是看的清楚。说起来那负责接应的丫头名叫拾翠,曾经还跟过我很长时间呢。父亲若是不信,将人叫过来问问便知道了。”
“既是如此,陶大人,就请您派人将东西取出来吧。您这府中实在乱的很,本官也不愿意去后院搅合。”京畿府老大人有些不耐烦,皱着眉头说道。
陶庆天有些恼火,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叫几个小厮去清风阁抬箱子。
容氏见事情已然没有回寰的余地,有些泄气的瘫坐在地上。咬着牙对陶瑾道:“你竟然这么算计我……真是好狠的心啊。”
“姨娘可真会给自己叫屈。八年前你报官陷害我母亲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狠心呢?”陶瑾嘲弄的看着容氏,“那时候,我母亲就像你现在这样一脸无助的跪在地上。她也曾哀求过你,让你帮她做个证,出面说几句公平话。”
“您还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说的吗?”
“你说,江氏心狠手辣,迫害杀死府中奶娘。这人是如何被打死的,你乃亲眼所见。正是因为有你这番证词,我母亲才被定了罪,声名败坏,囚禁府中这么些年。”
“今日易身而处,容姨娘,这样的滋味你可还喜欢?”
陶瑾一席声讨字字铿锵,宛如厉雷击中容氏。人做多了坏事,难免心里发虚。她抬头望着京畿府的那位老大人,猛然认出他竟然就是八年前孙氏命案的主审官。
这一切的一切,简直就是重现当年。容氏闭上眼睛仔仔细细回想连日来发生的一切,这才意识到今日之事怕就是一个局。
鬼节那件事怕就是这个局的开端。时隔这么些年,陶瑾根本找不到孙氏的骸骨,之所以散播谣言
,也是吃定了她会因为心虚而派人去查看坟墓罢了。
只是这千算万算,容氏打死也想不到,陶瑾竟然会从她兄弟身上下手。
这个布局太巧妙也太周密了,远远超乎了她的想象。
如今已经被迫不得已的架在了局面上,就犹如案板上的一条鱼,除了任人宰割,怕是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容氏觉得口干舌燥,抿了一下嘴唇,压低声音同陶瑾道:“你究竟想怎么样?若是有条件尽管提出来就是,我一定满足你。”
“我母亲蒙冤受屈在府中禁足了八年,你说我想干什么!”陶瑾目光冰冷的看着她。
“要是、要是你想救她出来,我帮你想办法。不妨跟你坦白了说,这孙氏的事情真的太大了,即便是你将骸骨翻出来又能如何,事到如今,已经没人能证明凶手是谁了。咱们不如各退一步,你跟做我这个交易。对你来说,没什么坏处!”
“可惜啊,晚了。”
陶瑾说罢,就看见几个小厮抬着那箱子走了过来。容氏脸色蜡黄,有些绝望的闭了一下眼。
看着那箱子从内宅抬出来,京畿府大人冷笑一声,有些意味深长的同陶庆天道:“陶大人,您府中的这个姨娘,她可真不是一般人物啊。”
这话分明就是讽刺,陶庆天脸色也不怎么好看,有些烦躁的瞪了容氏一眼。
“既然贼赃皆已经寻回,刘三,你前去验收一下。若是确认无误,本官就要退堂回府衙去了。”京畿府大人说道。
待刘三将那箱子打开,众人看清里面的东西之后,四周立刻发出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这箱子里面怎么会有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