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温世子的婚约(三)(1/2)
温崇知傻了?
那个号称“燕都之光”、七岁熟读诗书、十岁精通六艺、十五岁探花及第的温崇知,如今竟沦落到只有五岁孩童的心智?
这个消息太过于震撼,以至于言曦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她暗暗绞着手指,指节都泛起了白,好半天才缓缓出声,向李义先询问了几句温崇知现在的病情,得知侯府已遍寻名医为他诊治仍不见好,她的脸色更难看了。
李义先对她有问必答,态度恭敬,却时不时小心翼翼观察着言曦的神情,终于忍不住提出了那个问题:
“大嫂,你是不是……嫌弃温大人了?”
她!就!知!道!
如果这个时候提出解除婚约,在不明就里的外人看来,就成了她葛言曦在温世子身子好的时候趋炎附势、未婚夫一受伤就落井下石,是个丝毫不顾念情分的势利小人!
言曦欲哭无泪,觉得自己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看她脸色为难,李义先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着急地说道:
“大嫂,你万万不可抛弃温大人啊,他如今已经这么惨了,如果知道心仪的女子要与他退婚……”
“停!”言曦果断阻止了他的发言:“你哪只眼睛看到温世子心仪于我的?算起来我和他根本没见过面好吗?三年前我救下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昏过去了,沾着一脸的泥巴,我连他的脸都没看清过。”
千万别说温崇知只因为听说了她过往的“光荣事迹”就对她倾心不已了,言曦有自知之明,燕华女子以“娴雅静慧”为美,像她这样整天在校场的男人堆里摸爬滚打的武家女子,一直都是被人看不起的,这也是当年那些官家小姐嘲讽她配不上温世子时的主要攻击点。
“这、这还用说?温大人当年若不是担心大嫂你,怎会亲自押运粮草到前线?”李义先急忙辩解道:“还不是怕大嫂你日子难过……”
言曦都要被他气笑了:“是,温大人怕我在前线缺衣少食,这一点我不怀疑,但难道你就不担心前线的将士们断粮?”
“我、我……”李义先是个书呆子,一时被问懵了,气势瞬间矮了半截,嗫喏道:“自然也是担心的。”
放眼全燕华,哪个普通老百姓不想早日击退罗狄贼寇?又有谁会希望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呢?
言曦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温世子当年冒死押运粮草的义举,言曦感激不尽,他伤重不愈这事我也觉得很可惜,可要说这都是‘为了我’,就没有道理了,大家不过都是为朝廷百姓办事罢了。”
温崇知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官,这点言曦承认,但定亲十年温崇知都没搭理过她,怎么可能忽然间就情深义重到为了她上战场?这个李义先着实不着调。
“不,温大人是真的关心你!”李义先固执地反驳道:“当年还在都察院的时候,我是亲眼看着温大人为了你在朝堂上和那些大臣们据理力争,没日没夜地操心粮道疏通和征兵……”
“…………等等。”言曦疑惑了:“你们都察院的职责不是‘弹劾百官’?何时还管起了征兵?”
“当然是弹劾那些尸位素餐、没有尽到支持前线责任的官员啊。”李义先说。
“…………”言曦更是无语了:“那这是他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啊,不管有我没我,他不都得这么做吗?”
听李义先说了这么多,越发坚定了言曦对温崇知的印象——全心全意追求事业、完全顾不上儿女情长的有志青年,人也许不坏,但作为夫君实在让她满意不起来。
“我、我……”几番对话下来,没一句能戳中言曦心窝的李义先彻底蔫了,垂头丧气地说道:
“不管大嫂你信还是不信吧,三年前你刚出征的时候,人人都觉得温大人一定会愤然退婚,没想到他却是朝中最支持你的人。”
支持?
听到这个词,言曦眼中神色微微一动——当今燕华对女子从军仍有很深的偏见,哪怕她出身将门,父兄也仅仅是不反对而已,表哥虽然没说过什么,但时不时也会暗示她应该早日考虑退伍。
而这位素未谋面的温世子,却认可她的志向,愿意……支持她吗?
见她终于动容,李义先趁热打铁:“我亲耳听到他称赞将军‘忠肝义胆’,说绝无可能与你解除婚约。”
言曦:“………………”
她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哪有女儿家第一次听到未婚夫对自己的夸奖,竟然是“忠肝义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