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唐有乔木 > 无聊的新年

无聊的新年(1/2)

目录

第九十八章:

不管是什么时代, 利益的结合体往往才是最为牢固的联盟。大唐的元正之日, 对于一帮子王公贵族来说,不过就是各大势力与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利益交接和滚固。

在这个交接和滚固之中, 作为大唐第一人的皇帝陛下是最为忙碌的。

通常时候,元日朝会这天皇帝陛下先是在大朝会上接见百官及各国使节, 接受他们的恭贺和贡品, 再以各种名义名目赏赐和回赠。达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目的。

待到朝会结束, 皇帝陛下再重点挑选一些这一年对国家有贡献的大臣, 与对之抵足长谈一番,一方面显得皇恩浩荡,一方面又让对方感觉天颜和谐, 进而感恩戴德,达到恩威并施的目的,

之后,便是夜晚的重点节目——群臣夜宴。

在夜宴之上, 皇帝会准备各种丰富的节目与百官和使臣同乐, 多数时候都是以君臣同醉结束。总之, 这一天对于皇帝陛下来说是真得很忙。

不过今年似乎有些不同,长安城一早就宣传开来的拍卖会,以及据说拍卖会上包罗万象的奇珍异宝,早早就把众臣以及不远千里而来的使臣等等的心思给吸引了过去。

于是, 这一日, 皇帝陛下的朝会缩短了, 皇帝陛下的召见也显得更加平易近人和短暂, 自然皇帝陛下召见的人数也减少了。

召见人数的减少,让不少不远千里而来的属官和使臣遗憾不已,但待东市平康坊里的拍卖会开始,各种奇珍异宝和新奇让人目不暇接的一一上来之时,那些惋惜,嫉妒,郁闷和猜忌等等都变成了心中的各种惊叹。

天,这,这,上国不愧是上国——

盛世已到矣——

长安果然珍宝无数,富可敌国——

不虚此行啊,不虚此行啊——

这是琉璃?居然如此通透,犹如天宫之物……

这是瓷器,真是瓷器?何人能烧出如此的器物,真真是……

千年人参!居然,居然……,这可是,可是救命之物啊,陛下,陛下真得是用心良苦——。

镶金嵌银如同仙宫之物的水晶琉璃瓶;可以清晰照人的全身琉璃镜子;奢华如天上繁星的大型水晶琉璃灯;精制细腻如同美人皮肤,造型别致精巧或素雅高洁,或娇艳夺目,或喜庆欢乐等,美得让人无法想象的陶瓷;有价无市,每一颗都是价值千金的各色海珍珠组合;上等的龙延香;绝对能称得上稀世珍宝的各色大珊瑚,千年人参等等的稀世药材,可以为女人的美增加无数倍的玉面霜……。

宝贝,宝贝,都是宝贝……,与这拍卖会上的宝贝相比,感觉家里珍藏的多少东西都是垃圾。

“……这场拍卖会,想必大家都已经知晓底细,乃是我家主人大唐县公李乔木,感念陛下隆恩,特以先师珍藏贡之,预为陛下筹建新宫殿所致。但陛下圣明,下旨言明,诸公乃我大唐功臣,就算是八方来客也为我大唐的友人,元正之日,且不可怠慢了贵客,因此所有珍宝的起拍价不可超过五十贯……”回想起开幕之时,主持的管事强颜欢笑说的那番话,大唐的不少官员都红了眼睛,就算他们不少人在进来之时,都被人提醒过,暗示过。

在看到如大唐祥瑞琉璃白菜,琉璃鲜花鲜果篮,琉璃神兽以及各种美轮美奂的陶瓷品和千年药材和万年玳瑁出来的时候,多少大唐官员都恨不得以死谢罪。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无论是哪一样都不是五十贯可以买到的,哪一件都是值得千年世家也要好好珍藏的了。但皇帝陛下就这么让人拿了上来,还只以五十贯的低价卖出,为的只是给他们这些官员有购买的机会……

心中的皇恩浩荡再次增加了不知道多长层,但无论再怎么谴责自己,百官与使臣们的眼睛却是时时刻刻的盯着每每上来的各种奇珍异宝不敢有丝毫的闪神,生怕自己一闪神就有宝贝流走。就算是囊中羞涩的,也是没关系。见识过,就是一种荣耀。

更别说这拍卖会用心良苦,每位参加拍卖的官员,进门之初都有一份珍贵的礼品相赠,众臣围坐的桌子上,各种见所未见的美食更是层出不穷。

拍卖会结束,最终BOSS李二陛下喜笑颜开,既得了名,也得了利,赚得是盆满钵盈。小小的一场拍卖会,居然为他赚得了几千万贯的财富,这可比大唐一年的收入多了好多倍。

而百官与八方来客虽然不是每一位与会者都购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却是深深的满足了他们的奇心。

有了这一场在众臣看来颇为稀奇的拍卖会,以及传说拍卖会上珍宝无数,既显得大唐的富有,给与会的众人带来的是一种大唐盛世已经到来的预示和感觉。也正好帮皇帝陛下招待好了远来之客。

“这真是一杯让人无法拒绝的糖蜜。”李二陛下在接到李承乾递交上来的账单时,心中震撼不已。再次想到李乔木上奏的那份有如书本的厚厚折子。心中有了计较。

“陛下这是在担心什么?”

“担心?朕从来不惧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李二笑道,随即将账单递给长孙,“其中三成入国库,七成放在内库。”

“这,这居然,居然是……”长孙皇后按住胸口,一脸的震惊。

李二笑道:“观音婢是不是也被吓到了,哈哈,怪不得臭小子说,这一笔,恐怕也只有朕拿着才不会有后顾之忧。我大唐一年的税收才几百万贯,但这一场拍卖会,却真正赚到了我大唐税收近十倍……”

“父皇,按照您的吩咐,琉璃之物多被胡商和番邦买走,每一件最少都在三千贯。其中琉璃白菜,八千贯,为高句丽使臣购得。”李承乾恭敬的回道。

“……承乾这次做的也很不错,嗯,已经有了我大唐储君的峥嵘样貌,朕心很是欣慰啊。”李二适宜的夸奖了儿子。

李承乾顿时感觉到不好意思。口中谦虚道:“这一切都是大哥的功劳。儿臣也只是作为大唐的主人,做了主人该做的事儿而已。”

“哈哈哈,好,好,好,不愧为我大唐的储君。那个臭小子虽然人不在长安,但这次的这个拍卖会主意不错,不单让朕看到了商业和商人的价值,也帮朕轻轻松松的分忧了不少啊!现在承乾小小年纪便能行主人之责,还游刃有余,朕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

“陛下这夸奖可不好当找孩子的面儿,小心承乾以后骄傲自满。”长孙皇后笑道。

本来咧嘴要笑的李承乾,连忙合拢了嘴巴。

李二却是摇摇头道:“……承乾的学识已经不错了,朕觉得以前是朕和你母后对牵制太多了,长此以往恐怕会物极必反。朕记得朕向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开始帮忙处理军务了。你现在也能帮朕处理政务,但宫中格局还是太小。嗯,这样,正月过后,你也与青雀他们一起前往李家庄,朕不要求你在你大哥那边学到什么神仙之术,朕希望你可以多看看。另外今年朕会给秦颂安排事物,你过去正好帮你大哥管管庄子,承乾,不要小看了李家庄,若是按照你大哥的吩咐,将那李家庄管好了,将来处理我大唐的政务,也必定是游刃有余。”

“儿臣明白,儿臣定然不会让父皇失望的。”李承乾面色严肃的回应。

坐在一边的长孙皇后抿嘴直笑:“陛下,您如此做,不怕你大儿子撂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