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唐有乔木 > 钱

钱(1/2)

目录

第九十六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唐朝人的除夕新年是什么样?

大红对联还没出现,‘总把新桃换旧符’才是大唐, 乃至明朝以前的古代人每年过年的‘万象更新’之事。

没有烟花鞭炮,这个时候的人更多的是将长长的竹竿插在院中, 或者燃烧来达到长命百岁以及驱邪避凶的寓意和效果。

饺子已经出现了, ‘形如偃月, 天下通食’的饺子在这会儿, 被大唐人亲切的称呼为‘偃月馄饨’。听上去就非常的高大上,但与盛行于中国人餐桌的过年饺子相比,‘偃月馄饨’还需要再跨越个几百年到达明清时期, 才能成为华夏子孙团年宴上的吉祥物。

或许还有一些带着古代人特有韵味的民俗可以为大唐的新年增添点娱乐,但与后世相比, 不,就是与宋时相比都还是少了些什么——

作为后世来人的李乔木觉得, 过年不贴春联, 跟没过年没什么区别。桃符?最大也就十几公分长, 虽雕工精美,却实在看不出什么喜庆。

“……你说如果我提倡过年贴春联,庄户们会不会接受?”自从年节将至,就被强行拖出实验室的李乔木赖在秦颂身上, 他现在就跟只大猫似的。偏偏秦颂还听之任之。

秦颂拉了拉懒猫身上的柔毛被笑道:“就是你送与皇帝, 还准备自家贴的那种?”

“嗯, 不好么?”

“……好, 不过桃符传承毕竟千载,想要庄户们全都更换是不可能的,但若说这是出自你手,神仙赐予,想来庄户们应该会争相响应的。”

经过了皇帝陛下的亲临,青州府和齐州府大小官员以及世家富商的到来,现如今的李家庄今非昔比,每日里都有外来的商户管家过来高价够菜不说,假以时日这里必定会形成一个热闹的城市。而庄子里的庄户以及附近的百姓几乎把李乔木当成庙里的菩萨。

“既然如此,那……”

红纸是早早准备好的,毕竟前面刚刚给皇帝陛下送去了‘年礼’,其中就有好几幅用红纸写成的金字春联。

现在正好用这些剩下的红纸,做做公益事业。

为此,李乔木特意吩咐人把庄子里几位高薪聘请而来,负责整个庄子上学业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头给召集了过来,扬言是要给他们出个赚钱的主意。

做生意?从士农工商四字就可以看出,文人对于商贾的贬低。

作为饱学的文人儒士,此举可谓是‘有辱斯文’。但是面对李家庄两位强势的,动不动就用钱‘砸死人’的庄主的‘礼贤下士’,几位年纪分别在四五十,五六十岁,为人处事还算圆滑的中老年人苦笑着表示:“县公大人还请吩咐。”

“大家赶紧到大钟广场上去,县公大人又弄了新东西了,晚了可就要被外面那群外人抢走了……”

“啥?”

“到底是啥事儿?”

“……先去了再说……”

距离除夕还有两天的时候,李家庄原本因为过年,庄户们各自忙碌而被冷落的大钟广场再次热闹了起来。

不到早上九点,就已经聚集了上千人。那些早早到来,准备在李家庄买下今年最后一批冬菜的管家等,乘着手下去忙活的时候,也围了过来。

只见在人群的中心,又一个宽大的一丈高的台子,台上几位看着面相就是饱学之士的文士,温文尔雅的笑着。在他们的面前各自摆放了一张,放满了笔墨纸砚的大大方桌;在他们的背后,除了各自站着两名书童,还挂了一张张或纯黑,或带着点点金色,或带着点点银色的红底黑字的长条红纸。

那些红纸看上去非常的鲜亮喜庆,红字上的字也是好的很,有儒雅秀气的;有龙飞凤舞,大气磅礴的;还有工工整整正气十足的。

“这是在做什么?”

“看字写的真好啊,不愧是李家庄高价请来的大儒。”

“不知道这字卖不卖,若是能买回去,必定也能为家里增添点文气。”

“可不是……”

“难不成这是要做什么比试?”

“那红色的纸看上去很不错,若是能买点就好,我家老祖就喜欢用红色的纸或布给小辈们包节礼。”

“……咳咳,如今距离除夕还有两日的功夫,想必大家该准备的年货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既然如此,今日就来看看这新奇的玩意儿。”一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满脸儒雅之气的男人走到台子的中间虚施一礼笑道,“诸位父老乡亲,——年年新桃换旧符,怕是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吧?嘿嘿,不怕,咱县公大人得仙人师傅指点,特意在这除旧迎新之际,为大家求得一种新的可辟邪祈福的好东西。”

“啥?新的辟邪祈福的好东西?”

“是啥啊?”

“……”

“诸位别急,东西就在这儿呢。”中年男人招收让两少年拿了一副裁剪好的对子,“这个便是县公男人由仙人师傅那里所学,再由诸位大儒书写的加持了文人文气的对联,。文气,大家都知道吧?就是文曲星之星辉,此星辉加持过的对联与桃符的效果是一般无二的,不仅如此还带着诸位大儒和文曲星的祝福之力。

哈哈,在下说的这些诸位信不信没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