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生报到(2/2)
1995年9月1日,苏浩乘火车,来到京城。
因为艺考已经来过一次,所以妈妈也放心他一个人。
到了京城,苏浩来到北电,先到新生报到处,办理入学手续。
现在的大学还没有扩招,学生数量是非常少的。
所以,入学报到,几乎不用排队,到了现场,很快就办完了手续。
很多人说北电、中戏之类的艺术学校,学费是天价,几万十几万的。那是后世,而且真正贵是短期的进修班。
这些进修班,往往是给半路出家,已经是演员、导演、摄影了,却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娱乐圈业内人士提供的,大多数都是有公司买单的。
在80年代,上大学意味着一切都有了保障。
那时上高中要交学费,大学反而是免费教育,平时也就是花点生活费和学杂费。
有些国家急需的特殊专业甚至会发补贴,每个月几十块钱,不仅不花家里的钱,还能向家里寄钱,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大学里还有助学金和奖学金,助学金每月五块到十块不等,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申请。
奖学金每学期80元左右,要成绩优异,思想端正的学生才能获得。如果被逮到有打架闹事或者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就没有领取奖学金的资格,那时候对个人的思想品德看的很重。
大学毕业之后还包分配工作,可以说那时的大学生最没有生活压力。理想和奉献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心,学生们对知识也很渴求。
当然,也是因为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没有手机,也没有平板电脑。每天只能看书,图书馆里最受欢迎的是外国名著,其次是国内的古典名著和现当代的文学书籍。
于是,大学里随处都能看到文艺青年的身影,大家组成小组热烈的谈论诗歌和。这在校园里非常流行,谁要是不会背诵几首诗歌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
九十年代初上大学开始收费,当然刚开始收费很低,90年大学生的学费一般是200块,住宿费是20块,94年的学费是800块,住宿费是200块,到了96年学费涨到了1500块,住宿费是500块。
这和后世成千上万学费相比还是很少的,但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就会颁布,从1996年开始,中|国大学开始实行并轨招生,学费大幅增加,“教育产业化”开始了。
但这也是一年后才开始,现在还是人挺少的,学费不多的。
手续办理完成后,苏浩开始找新生公寓。
结果扭身转了一圈,不知道往哪边走,苏浩觉得找人问问,天这么热不能干耗着,这时对面走过来一同学,苏浩觉得眼熟,就上前打招。
苏浩看着青瘦男生问道:“你好,我叫苏浩,我是95级的新生,我是来报道的。请问新生公寓怎么走?”。
“这位新同学你好啊,我叫黄垒,是你的学长。来来来,都愣着干嘛呢,快来帮忙啊!”。这位黄学长看着苏浩满头大汗,于是马上就招呼人帮忙。
黄垒,苏浩知道,娱乐圈好丈夫代表,上的课堂,下的厨房,演的了电视,拍得了综艺。
他现在是表演系研究生,并担任助教,毕业后留校当老师,海青,黄海啵都是他学生,并且在这次迎新中对新生孙利一见钟情,经历九年爱情长跑,喜结良缘。
看着现在的黄垒,苏浩再一次感到时间真是一部杀猪刀,现在的黄垒和二十年后的黄老师简直判若两人。
现在的黄垒清瘦高挑,留着到肩的中分头,面容姣好,风度翩翩。和二十年后的油腻大叔一点也不一样,这也是苏浩没有第一面就认出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