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2/2)
这时间过的说慢也慢,说快也快,转眼间的功夫,这三日之期就到了。
刘老爷直接命人将他跟夫人来宋家村时乘坐的马车赶了来。
又是在村里引起了不少的轰动,至此,宋其琛会医术之事也不胫而走。
很多人其实对此事还是抱着瞧热闹的心态,毕竟才八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就算他祖父是个赤脚郎中,他还能就是华佗转世不成?
可是他不想解释什么,现在他解释什么都不能让这群人对他有什么太大的改观。再说,他又不是活给这些人看的,他在这些人眼中是故意哗众取宠也罢,少年天才也好,都不碍他的事。
“你说什么?他又瞧病了?”听到信儿的宋亦安从炕上爬起来,这回笼觉是也不准备睡了。
难道说上次刘家那丫头的病能治好也是这小子……
不可能,他何时有这样的医术了?若说治病的人是他爹,他还觉得可信些。
他不过是个八岁的孩子,怎么会?
哼,果然是孽障,竟是会些惑乱人心的东西。
宋亦安念念叨叨的模样,一旁的郑氏眼神复杂的看了两眼,没有说话,继续忙着手中的活计。
这马车虽然看着气派,但是坐起来就不是那么舒服了,尤其是路途一长。宋其琛扶着两边的把手,努力的遏制住心中想要呕吐的冲动。
这古代的路再怎么平整,也比不上现代的柏油路,再加上这木质的车轮没有一点缓冲,只要路上有一点石子小坑洼,都能准确无比的传送到乘车人的身上。
就算屁股底下垫着柔软的棉垫也不起作用。
他撩起车帘,想要看看外面的风景,吹吹凉风好舒服一下,没想到刚掀开帘子,就看到外面乌云已经渐渐往太阳周围归拢。
这样厚的云层,想必等会儿一定憋着场大雨呢。
想到这儿,宋其琛赶紧掀开车门帘。
赶车的小哥仿佛也意识到天色的不对劲,手中的鞭子未曾停歇。口中的“驾”声不断。
“宋小郎中,你坐稳了,咱们可得加快速度了,不然天黑之前就赶不到郡上了”
话音刚落,宋其琛就听到一声鞭子破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随即,身下的马车速度又快了许多。
这小哥应该也是个爱马之人,他只是在空中甩着鞭子,但是这鞭子从未真的落到马身上过。
“到了到了”
这一路上,赶车的小哥没命的赶车,终于赶在第一滴雨落下来之前赶到了颍川郡。
这里比起文山镇大了几十倍,宋其琛就算此时腹中翻江倒海,也不敢下车。他怕自己下车之后就能将自己丢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进了郡城的城门,赶车的小哥就不能坐在车辕上赶车了,为了控制速度,守门的官兵都会让他下车牵着马走。
而此时终于听到了这声盼望已久的“到了”,宋其琛赶紧扶着车框就往外钻。
“小郎中,这里有车櫈。”指了指已经准备好的东西,赶车的小厮也是满脸大汗。
“来了,来了”
听到声音,宋其琛下车櫈的时候顿了顿,条件发射性的顺着声音望过去,是名年纪不小的老人家,面相上跟刘夫人有着七分的相似,尤其是下巴,两个人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荀?抬头看了眼匾额,宋其琛这才知道刘夫人的姓氏。先前的时候他只知道刘夫人刘夫人的叫,并没有在意过什么。没想到刘夫人竟然是颍川郡荀家的后人。
颍川荀家,虽说比不上那些有着几百年传承的士族高户,但是在颍川郡也是轻易不敢有人上门来挑衅找事的。
“管家,管家呢?”看着站在门口不敢进来的宋其琛,刚刚那个在门口站着的老人家回过头喊了两声,从大门里面窜出个人影来。
那个人看上去要比刚刚的老头年轻许多,大约四十岁上下的样子,脸上始终挂着得体的微笑。
“你先将他带回去,将东西安置好了再来见我。”
这话那老头肯定是对着刚刚那个大叔说的。
“宋小郎中,我只能将你送到这里了。”拉着马车上套马的缰绳,那个一路上赶着马车飞奔而来的小厮上前解释道。他得修整一下,换匹马,再赶回去。他们家主人还得用马车,他绝对不能耽搁了。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一阵风刮过,天上刚刚聚拢起来的乌云已经要散开了,这雨看样子是下不起来了。
“跟我来吧”被称为管家的中年男子先吩咐好府里的小厮帮宋其琛提着行礼,一边在前面引路。
荀家的宅子很大,是个四进的院子,过了一门,看着影壁上面的百子戏球图,宋其琛感觉压力突然增了许多。
耳边也不断回响起刘夫人说过的话,什么她爹的这个外孙可是金贵的很,绝对要小心再小心。
一路往里走,宋其琛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过多少道门,反正光是院子里的月亮门他就走了三遭。
“这是我们家少爷的院子,您的住所就在旁边。”先指了指一座精致气派的小院儿,随后那个引路的管家将宋其琛领进了另一旁显得小了许多的二层小楼旁。
这座二层小楼虽然跟府上其他的建筑相比,可能要寒酸一些,但是跟宋其琛原先住的地方环境相比,实在是已经天壤之别。
可是还没等他选好房间,将包袱里的东西收拾归整好。就听到了隔壁院子里传来的哭天抢地的喊声。听声音像是个男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