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必为妖(2/2)
唐诗打开一看,果然是几样玉饰和金饰,样式简单,不管是大人小孩都适合佩戴。不愧是世家出来的,没有不懂礼数的送些女子佩戴的首饰过来,这几样,不管是她还算宋词或小孩,都能戴。
宋词悉数收下了,特别是那几样饰品,当初在打退西凉军,跟着常将军的近卫营捡拾西凉人留下的金银财宝,他是亲自参与了的,还捡回来了一小包金叶子,才能过上今天舒适的日子。常将军对他的人从来舍得,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也之说九牛一毛。
无端端收了人家这么大的礼,唐诗收的不心安,便私下小声问宋词用什么回礼好。
宋词虽收下了东西,也知道于礼他们给予回礼更好,可将军哪里什么好东西没有,什么他没见过,他们家里也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
这时候随车送东西过来的一个小厮随口问了一句什么东西这么香,宋词便有了主意。拉着唐诗到了厨房,把他们先前自家晒的干菌子干木耳,笋干黄花菜花椒等,每样拿些,收拾了一大包。宋词又想起当时吃饭将军挺喜欢唐诗做的一道腊肉炒笋干,便又把梁上挂着的腊肉拿上几块。
还有茶叶,那天将军也挺喜欢喝,还问了茶叶在哪里买的,闵大夫还气得骂他们老去抢他的茶叶。当时还想着等将军走时给他们几包带走的,后来给忘记了。
宋词让罗婶去拿茶叶,他和唐诗在这里打包干货。家里剩的茶叶也不多了,前儿刚给了几包闵大夫和吴大哥。后来几茬唐诗做的熟练有经验了,在给新鲜茶叶去青杀青炒青风干的时候分寸拿捏的非常好,风干时底下熏的是松枝,所以出来的成品比以往都要好,闵大夫喝了都连连说好。
最后宋词连锅里刚出锅的蒸排骨蒸肉也端了两份进食盒,要一起带过去,唐诗看见了连忙阻止。
“这两样就免了,这些入口的东西,人家那会轻易入口。”
与来家里吃饭不一样,大家坐一桌上,要被动了什么手脚也是一起遭殃,干货类的回去也有人处理。像蒸排骨蒸肉这些直接入口的,将军那样的人那会轻易对外来的东西轻易入口,带回去也多半时赏了下边的人,或者拿去喂狗都有可能。这可是她和罗婶辛苦一下午的成果,哪能给轻易糟蹋了。
“我亲自送过去吧。”
宋词想的不一样,媳妇考虑的他自然也想到了,不过媳妇做的饭菜好吃,将军都是夸奖过的。他想的简单,和送给闵大夫吴大哥是一样的,有了好的东西要一起品尝。他们收了将军这么贵重的礼,自然也想把他认为好的东西回送给将军。如果他亲自把回礼送回去,不但表示了他对将军的感谢,这吃的东西由他亲手奉上,多少也表示他的诚心。
宋词要送,唐诗也不拦着,这么多东西他们都收了,几盘菜还算舍得的。
城中常将军下榻处,常将军手指慢慢敲打在桌面,嘀嗒嘀嗒……
坐在一旁的廖参将不动声色,静候,两人座位中间的方桌上还放着一张纸张。
然后,敲打桌面的手拿起了那张纸。
“幼年失孤,由其大伯大娘抚养长大,后嫁与宋氏四子……”
寥寥数语,道尽一个人的半生,且平乏无奇。
“已派人查探过,此人出嫁前在娘家及出嫁后皆未曾与可疑之人接触过,且甚少出村子。”
廖参将进行补充,把派去查探之人汇报的未写在纸上的,也一一道出。
“他们的房子……”
“村子里的及城里的房子都已安排人查探过,未曾发现异常之处。”
“此女子,倒是颇有些让人惊奇之处。”
常将军沉吟片刻,也只找到这一句话来形容。看此平凡无奇的人生经历,一个普通村妇,却有着不像是乡野村妇的的见识。不管是对战争的预料,还算围城之时的一针见血,都有其独到之处,与官宦名门之家的大家闺秀相比都不遑多让。
还有南边独有的制茶之艺,她一个长居乡村的女子竟然懂得,并用此在丈夫杀战疆场未归之时养活自己,还有宋词对战事独到的见识……虽然对此他只说是小时听村里老人讲古,后来在城里听说书人讲说,自己胡乱说的。现在知道了他身边有此女子,倒是觉得,或许与她脱不开关系。
眼看向方桌上的食盒,缕缕香味飘出,想起前几日在他们家尝过的几道菜式,如她的人生经历般平凡无奇,尝之却有惊喜之处。不由伸出手,打开了食盒。
廖参将起身端出食盒里的菜,香味更浓郁些了,拿起筷子,每盘都夹起一块吃下。
虽说所有吃的东西呈到常将军面前之前,都会由专人已试吃过,行军之人小心为上已成习惯,凡事反常必为妖,虽然目前暂时查不出此女子的异常之处,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廖参将还算先行试吃一遍,无异常才放心。
须臾,常将军执筷也每样尝了,点头,能把最简单之物,巧妙搭配之,巧思做法,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