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收房妾(2/2)
这种问题他们也不是第一个问了,在村子里的时候都被问过好几次了,还被说是不下蛋的母鸡,唐诗从来没在意过,他们爱说说去。
吴大嫂问出口后也担心,既好奇,又怕唐诗会不高兴,有些紧张的看着唐诗。
嗑瓜子的声音也突兀的停了下来,偏厅里一下子静的有些尴尬,吴大嫂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好岔开话题,没想到唐诗就平淡的开口回答了她的问话。
“已经怀上了。”
“怀上啦?那……那真是恭喜了。”
吴大嫂面上笑着恭喜,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看来小姑子是没希望了。
唐诗当做没看到,笑笑,说了声谢谢。
“有了身孕,那得注意咯,饮食方面可不能马虎,有些东西入口,刚才桌上的甲鱼汤没喝吧,那可是会滑胎的。”
吴大娘是个有经验的老人,而且平日心思都在照顾老伴身上,对被夫家休离回家的小闺女便忽略了,把她交给了大儿媳操心,哪里知道小闺女的心思。听说唐诗有了身孕,首先是关心的问她有没有喝那道甲鱼汤,既是关心她年轻不知晓,也是担心万一出了问题,他们家也推脱不掉责任。
“谢谢大娘关心,甲鱼汤我没喝。”
“那就好,那就好,往后你要记得,像甲鱼和山楂这些吃了容易滑胎的东西可不能入口。”
“知道了大娘。”
唐诗可不是不知道轻重的,这个孩子是宋词盼了已久的,她一直都很小心,即便回忆起来还有些心如刀割,也把快要沉入灵魂深处的记忆挖了出来,想一想有了身孕那些该注意,那些东西是不能碰的。
一般这些注意事项都是由婆婆来告知儿媳的,可陈氏这个婆婆,得知她怀孕的那一刻,只是想着推卸把她拽到的责任,过后也没说来看一眼,更别说叮嘱这些了。
唐诗不知道宋词回老屋那边说了什么,不过他们搬到城里一个月了,老宋家的人还没有过来露面,再要些什么,这么平静,估计当时宋词也说了些重话。
罗婶有经验,她生过孩子,又是奶娘出身,懂的比一般人还多些。
罗婶知道唐诗有身孕后,倒是说了不少该注意的方面,唐诗觉得有用的就记下,跟记忆中相驳的就置一边。
“你不说还看不出来呢,几个月了?”
“刚两个月。”
“还没显怀呢,怪不得一点没看出来。怎么样,没怎么闹腾吧?”
吴大嫂虽然有点替小姑子可惜,但也不是要拆人姻缘的人,见唐诗成亲两年终于怀上了,也替他们高兴,知道她是第一胎,婆婆又不在身边,便以过来人的身份细问着。
“还好,目前没怎么闹腾,能吃能睡,希望往后都平平顺顺的。”
唐诗目前除了嗜睡些,能吃能喝,也没有孕吐,除了当时摔倒动了胎气,这一个月以来都很平顺。
“那可好,不闹腾你也能少受些罪。我当初怀大儿子的时候可是遭老罪了,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整整吐了四个多月,才慢慢能吃些东西,所以老大生出来就有些瘦弱。怀小闺女的时候就轻松多了,吃嘛嘛香,生出来胖乎乎的,生她我可没少受罪。”
吴大嫂许是想起了当初就是因为生小闺女,胎儿太胖,难产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也是难产坏了身子,导致至今五年都无法再怀上,使得公公婆婆要给儿子纳妾,为了给吴家多生几个孙子,她自己生不出来,也只能含泪忍了。没想到把小丫鬟收房后,才一个月就有了身孕,她自己五年却怀不上,更是没有反对的理由了。想到这些不开心的,吴大嫂面上的笑容也冷了些,说到后面就没那么热忱了。
“那我也得注意饮食了。对了,大侄子学堂几点下学?时辰可不早了。”
唐诗转开了话题,不想再提起吴大嫂的伤心事。估摸着时辰也不早了,她本就不是话多喜欢聊天的人,今天跟几人能待一起这么久也是极限了。早想着去催催宋词早点回去了,堂屋的几人久未聚一起,肯定喝得正高兴,哪里好开口。
“哟,还真是,聊着聊着都忘了时辰了,幸好弟妹提醒,要不都错过时辰了,我得去学堂接书儿。”
吴家以往接送书儿去学堂的是小丫鬟,后来收了房有了身孕,就换成老仆妇,不过一般吴大哥在家的时候他都会亲自接送。今儿吴大哥跟朋友喝着酒,老仆妇也要在厨下随时照应着,添热汤热茶的,也离不开人。吴大嫂只有自己亲自去接了。
吴大嫂起身撩开门帘,看看外边天色,差不多该去接儿子了。回身想拜托两句婆婆照应家里,毕竟家里有着客人在,她是主家不好丢着客人不招待,而跑出去。可看着婆婆疲惫的脸色,一时也不好开口了。婆婆年纪大了,身子又不好,陪着他们唠嗑这么久也早疲惫了,到了喉咙口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