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夕阳晚照斜 > 067 勿施人

067 勿施人(2/2)

目录

“这……这关四弟啥事?”

“怎么就不关他事了,自己出息了也不知道想着你这个二哥,亏以往娘说四弟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时我还为她说……”

“媳……媳妇,这话咋能乱说。”

梁氏的口不择言可是把宋明富吓的够呛,私底下说说也就算了,咋能这么咋呼出来,他们虽然住在村尾,可周围也是有邻居的,万一这话让人听了去,传到娘耳边,肯定又要闹起来了。赶紧一把将梁氏的嘴捂住。

梁氏的生气伤心未能延续多久,便被夏收给打断了。

收完旱地的粗粮收稻谷,地里丰收的喜悦,把之前打仗带来的灾难,和失去儿子夫君兄弟的伤痛,冲淡了不少,逝者已逝,活着的还得继续生存下去。

宋词也回来了,他离开家时就估摸着收稻谷的日子,提前在那两日请假回来。

现在宋词不在家,无法帮忙干活,他也舍不得唐诗再那么辛苦,晚季的下种时节本就比往年晚了近一个月,种下去到时候能有多少收成,现在谁也无法估计,干脆直接别种了。

宋明贵听说了,直接找了过来,说要种他们的两亩水田。三房现在准备起房子,地基都起好了,就等忙完地里的活,就要开始起房子了,正是需要银子的时候,宋明贵一时也无法外出找活干,多种一块地便多一份收入。

既然那一亩旱地都给二房种了,干脆把水田也给了三房。来年也给他们种,唐诗和宋词便打算短期内由他们种着了,他们就忙活山坡的几亩地便成。

现在对三房的感情要比其他两房的要好些,有唐诗报恩的情分在里面,也是那几房人,就三房看着顺眼些,至少他们不会给唐诗上堵上眼药。

唐诗把糯米种子也给了三房些,建议给了,至于敢不敢种,就是他们的事的了。

糯米收下来,给老宋家那边每房都送了些过去,剩下的,全拉去城里粮铺卖了,价钱比去年还略高,但也没高到离谱。粮价的回落,恢复,也代表了打仗给大邑带来的影响,特别是都宁郾城两府民生的影响,已在渐渐消去。

可有些伤痛,却是随着随和流逝,刻在了心底更深处,山头多了座座新坟。

日子如马驹,转瞬即逝,唐诗已经习惯了罗婶的陪伴,两人每日没事捣鼓一下吃食,无聊了去林子里转转,捡捡山货采采茶。宋词每个月休沐在家住两日。老宋家那边仿佛也沉积了,没有再过来做些说些什么。除了中间陈氏的大闺女宋菊花回来了一趟,说起这位没见过几面的大姐,当年因为陈氏偏心大儿宋明开,加上她是个闺女不是小子,从小没少跟陈氏这个娘闹矛盾。所以自从嫁出去后,如非必要,遇上几个弟弟成亲和年后回娘家,她都不往娘家凑,过节里往娘家送节礼,也是让她男人送回来,儿子大了些便让儿子送,能不回娘家便不回。

这个时候,不节不年的回来,简直罕见。

恰巧当时宋词休沐在家,也被两个老的叫回去了一趟,至于谈了些什么,唐诗不想知道,宋词能解决便好。

一切都是往好日子里过,可唐诗心里却越来越烦躁,秋高气爽的天气里,人也显得烦躁起来,花椒和棉花的丰收都不能给她带来喜悦。

宋词回来已经几个月了,从回来的第一日,他们便没有再避孕,每回都放在里面了,可唐诗到现在还是没有怀上。

唐诗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身体有问题,是上次身体伤到了还没有恢复,还是身体本身就有问题,有想过再去城里医馆看看的,可又怕得到不想要的结果,便犹豫了。

闵大夫开的调理身子的药她都喝了,身体也早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脸颊还多了两抹红润,比之以往只有更好,不会差。

可就偏偏怀不上。

像梁氏般生一两个闺女也好,总归是能正常生育,好过现在忐忑不安,无所出。

也有想过,或许是宋词的问题,要不要让他也去找大夫看看,最后想法还是作罢了,她开不了这个口。

她可以怀疑自己,却不忍跟她的小男人开这个口,至少目前不会,在她彻底死心前,都还怀着最后一丝希望。

都宁府这一带的气候多年来都挺好的,大多风调雨顺,基本没出现什么大的天灾,所以这里的百姓日子算是好的,至少能吃饱穿暖,甚至略有积蓄,比大邑不少地方要好些。

今年老天爷挺给脸,可毕竟错过了节气,再怎么精心伺弄,看着地里的庄稼,稻穗灌浆情况不大好,小半截都是干瘪的;苞米棒也小了不少,苞衣里面颗粒还有老些不饱满的……看情况,秋收的情况不会太理想,但也不会颗粒无收,多少每家都能收些粮食回来。

看着沿路地里满满开始变得黄灿灿的庄稼,唐诗和罗婶慢悠悠往村里走。

老屋那边让小鹿跑过来告诉她,让她回去一趟,问小鹿了,小孩儿也不知道什么,只是陈氏让她跑过来喊人,她就跑过来了,哪里会知道因为什么。

她要回老屋,罗婶自然会跟着,唐诗最近情绪不大稳定,休息不好,影响的胃口也不大好了。老屋那边的人,罗婶虽然接触的不多,但就那仅有的仅此,也知道不是好应付之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