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夕阳晚照斜 > 035 要银子

035 要银子(2/2)

目录

“你看你,回来就回来了,还带了肉,这么客气做什么。来,累了吧,快进屋,坐下喝杯水。”

廖氏接过羊肉,笑的露齿眯眼,越是这样,唐诗越是狐疑,廖氏可一向毒舌风格,什么时候会这样过?

有猫腻。

肯定有猫腻。

果不然,进了堂屋坐下,水都还没喝上一口,廖氏就忍不住说出目的了。

“这次叫你们回来,是为了小峰的事,你也知道,我和你大伯就小峰这么一个儿子,我们辛苦咬牙送他上了这么些年私塾,便是为了有朝一日他能考上功名,我们唐家便能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你和你姐姐也能借些小峰的福。只是我和你大伯没本事,就只能耕种几亩薄地,还有你大伯给人打家具得来的几个辛苦钱,平日给小峰交束脩上私塾,已是不易。”

廖氏边说边拿衣袖拭泪,至于她能挤出几滴眼泪,她自己清楚。宋词不好出声,唐诗也头颅低垂沉默,廖氏说了一堆话铺垫,目的也昭然若揭了。

“辛苦这么些年,为的不就是小峰能够考取功名,好不容易,私塾的先生说小峰明年春上可以下场了。可是,要下场,便需要银子,什么找人作保,向人请教指点学问,还要打点门路,哪那都需要银子。可你也知道,这些年家中都没什么积蓄,哪来的银子做这些。小峰也是你弟弟,看在大伯大娘养了你这么些年的份上,帮扶你弟弟一把。”

不就是要钱吗,说了这么多,惺惺作态一番,把姿势放低,还不是为了能从她这里拿到钱。

难道当初宋家送过来的聘礼还不够吗?

她把聘礼收下,却没有给唐诗留下一文压箱底的钱,带到宋家去的,也就是唐根生亲手给唐诗做的几样家具,便是所有。

“下场是好事。”

的确,考取功名不已,从童生到可以授官的进士加身,有的人需要几十年,更多的是穷尽一生都考取不上。可一旦考取了,官袍加身,便是名利双收,光宗耀祖。

“那当然了,我们小峰可是私塾里的先生都夸奖的,这次肯定能考中。你们做姐姐的,应当要帮扶他才是。”

还真是有信心,都还没下场呢,就保证能中了。

有朝一日,要是真考中了,那尾巴不得翘上天?

“帮扶一把是应该的。”

至于怎么帮,帮到什么程度,就不一定了。

“昨日你姐姐回来,给送了二两银子回来,你姐姐她日子不好过,你是知道的,可为了小峰,只能咬紧牙过段苦日子了。你们都是小峰的姐姐,他考上了功名,以后一对会对你们多加照顾,会报答你们的。”

还明码标价了是吧。

“你姐姐嫁的不如你,还好当初大娘给你挑了宋家,现在你们日子也过的滋润了,也起了青砖瓦房,小峰也只有靠你这个姐姐多加照顾了。”

不错,加价了,因为他们日子过的好,便要比她亲闺女出的钱多。他们能过上今日的日子,还要感谢她当初把唐诗嫁到宋家。

廖氏这句话真是说到宋词心里去了,能娶到唐诗,他感到三生有幸。对于考取功名,他也是多加赞成的。当年他没有这个机会,陈氏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哥身上,即便后来大哥科考无望,陈氏又把希望转移到了长孙身上。所以,多年来,长房被寄予了厚望,也得到了全家最好的优待。

这世间,功名能够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宋词在县城的这几年里也见识过了,更是深有体会。

“那我们……”

“那我们先回去看看家里还有什么能拿去换钱的,大娘也知道,我们起房子借了不少银子,秋收上来的粮食都卖了银子还债。现在家中还有几十斤粮食,还有些红薯,要不都卖了换银钱给小峰下场?”

唐诗向宋词瞟去一眼,把话头截了过来,这老实人,一不注意,差点就要坏事。

“你……你们把粮食都卖了?”

廖氏惊讶的跳了起来,更是气恼,起的不是他们要卖仅剩的拿点粮食红薯,气恼的是他们把卖秋收粮食的银子都拿去还债了,那他们小峰怎么办?

“是,大娘,虽然也没还上多少,现在还欠着一大笔银子,不知需要几年才能还上。还指望小峰考上功名了,能帮扶一二,我这个做姐姐的,即便现在拿着仅剩的粮食换钱,也定会支持的。”

这话堵的廖氏哪里还说的出话来了,已经气的七窍生烟,没想到银子没要到,现在就想着他们小峰帮忙还债了,主意倒是打的正,也不想想她算哪门子的姐姐。

他们不能帮扶便算了,还想从她这里得到好处,倒是想的美!

还以为他们能借到银子起这么好的房子,也能弄来几两银子给小峰的,她把要说的话都想了好几遍了,还给她低声下气的,没想到,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你这死丫头,没本事起房子,就在他们老宋家继续住着便是,他们还能少你们一间房了。现在欠了这么债,何时才能还上?现在就连小峰的下场银子都给不了,你怎么当姐姐的?还想小峰帮你还钱,做梦呢!气死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