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夕阳晚照斜 > 017 私房钱

017 私房钱(2/2)

目录

唐诗打开院子大门,宋词回来的时候,上房的油灯还亮着。

还是月初,月光微弱,院子里有些黑,但唐诗还是看出了宋词有些疲惫,胸腔间还传出来微微的喘息,显然是靠双脚走夜路回来的。

晚饭一直扣在碗里,现在已经冷了,唐诗想去给加热,宋词拦住了,揭开倒扣在碗,就着盛了碗饭,搬了两个板凳在屋门前,然后想转身回屋的时候,身后唐诗已经一手端着菜碗,一手端着饭碗,跟在他身后走了出来。

一板凳就坐,一板凳上放着菜碗,宋词手里端着碗饭,就着微弱的月光快速扒着饭。唐诗还是坐着她的老位置上,手里拿着蒲扇,时不时扇动驱赶着蚊子。这画面,在宁静的初夏夜里,美好得就连隔壁也不忍制造出什么动静来了。

等到宋词吃过饭,烧了水冲澡,回到屋里的时候,从怀里掏出什么,抓过唐诗一只手,把东西放到她手心。

即便开着窗,窗外微弱的月光也照不亮屋里,唐诗看不出来是什么,但用手捏了捏,硬硬的,几个小粒。

“是银子,只有五两,起房子用的。”

宋词也不等她猜,直接告诉她了,声音里有着愉悦。

“哪来的银子?”

“是以前干活攒下的,之前借给别人急用了,现在我们不是要起房子,我就去问问看能不能还钱,吴大哥今儿出门了,等到吴大哥回来,所以才回的这么晚。”

“你藏私房钱了?”

唐诗挑眉,想不到,看是老实,竟然也会背着陈氏藏私房钱,该说他不怕陈氏呢,还是脑子聪明?他才出去干活几年,工钱肯定也高不到哪去,竟然能存下五两银子来,挺厉害了。

“不……不是……这是,我以前干活的工钱都有交给娘,这是另外帮别人干活给的,本来想留着我们成亲的时候用的,可之前吴大哥手里急着用钱,就借给他了。”

宋词慌忙解释,本来背着爹娘这样做他也知道是不对的,现在又怕媳妇怪他,越说到后面声音便越小,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大男人,竟然偷偷藏着私房钱,以前有爹娘,现在有媳妇,竟然都不告诉他们。其实,他也不是故意的,他正常干活的工钱都有一文不少的交给娘,既没有偷懒,也没有私自扣下一文钱,这五两银子其实是他另外帮别人的忙,别人赏给他的。他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就这么,鬼使神差的,就瞒了下来,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

不过也因为当时瞒下来,现在他们有了五两银子,再想办法多赚一些,就攒够起房子的钱了。

“得了,以前的我不管,以后要是赚了钱,记得上交。”

“我会的,以后赚了钱,都交给媳妇保管。”

宋词高兴了,媳妇这是,愿意认可他了?认可这个家了?

想起分家后他本来要把他们分到的二两银子交给媳妇的,这个家,让媳妇管着,没想到,媳妇既然拒绝了,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在别人家,都是媳妇管着银钱管家,这是每个汉子对媳妇的认可,可她根本不稀罕,直接就让他拿着了,花钱由他说了算。

赚外快啊,看来还是有赚钱的门道的。

唐诗捏着手里的几块散银子,拿到旁边打开木箱放进去,放到厚棉衣里面的夹袋里。心里想着还是不安全,改天得去买个锁回来才行,这可是他们的全部家产了,可马虎不得。

虽然离房子还差一截,两人还是很高兴的。有时候唐诗也幻想过,要是她也能像梁氏一样,有丰厚的压箱底就好了,随便来个三五两银子也好,两根银钗也行,都可以拿去融了当银子使。可在有一天不死心的把两个木箱子都翻了好几遍,每一件衣裳都拿了出来抖一遍,别说银子银钗,就连个铜板也没翻出来,就彻底死心了。

穷!真是穷!新嫁娘混到她如此地步的也没谁了。算起来,她最值钱的嫁妆也就这几样嫁妆了,都是做木匠的大伯为了她出嫁亲手做,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木材,也没有雕龙画凤,可上面几个简单的突然,看起来就很舒服。质量更是没的说,都是日常生活很实用的东西,桌椅洗脸盆的,碰碰甩甩也耐用。所以,当初分家时,当陈氏说要把她嫁妆里的这套桌椅分出去的时候,才会拼死也要护住吧。

算了,不想了,既然嫁妆靠不住,就只能靠他们自己想办法赚钱了。

宋词带回来的不止这五两银子,还有几斤糯米。昨晚回来的晚,只顾着银子的事了,当时把糯米这事给忘了。第二天起来,把糯米给唐诗的时候,唐诗也很惊讶。

“糯米?你买的?”

“不是快到端午了,到时候包粽子用。昨天在县城,想起来就顺便买回来了。”

唐诗顿了顿,本来想说她不会包粽子的,但又不想在这个时候扫兴,就算了。而是想起上次在镇上杂货店买种子的时候,常见的稻种是有的,她记得是没见有糯米稻种,不过这糯米也就在特殊的节日才会用到,比如清明节的时候,陈氏就用糯米煮的五彩糯米饭拿去扫墓,平时大家很少吃糯米的。

看到糯米,唐诗才想起现在已经进入五月了,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

怪不得这两天见着添寿他们几个小手里拿着鲜黄瓜在啃,原来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五月了。五月瓜果香,黄瓜丝瓜苦瓜等这些当季蔬菜,进入五月,慢慢就会大量出来了。小陈氏菜地里种了几垅黄瓜,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水果零嘴吃,小孩大人都喜欢,到时候吃不完了还可以拿来腌酱黄瓜,冬日菜少的时候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