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巧媳妇(2/2)
拿着花椒回了屋,把花椒扔罐里,又往里撒了两把盐,还想加点米酒和白糖的,可惜家里没他们存在的影子。最后盖子一盖,墙角里搁个半月,到时候看看就知道结果了,因为,她也没有什么把握就是了。
今天晚上吃的炒地皮菜和油焖竹笋,可惜没酱油,只是油盐加点野蒜做了个初级版的油焖竹笋,还留了几粒花椒放进去,味道还将就。
何氏今晚做的也是笋子,看了唐诗的做法,参照着做出来的,唐诗还给她递了几棵野蒜过去,她今天野蒜摘回来的多,陶罐里都塞不下了。
其他三房今晚都吃的笋子,至于味道怎么样,她就不清楚了,反正宋词多添了半碗饭,把留出来明天煮粥喝的给吃了。
“媳妇做饭就是好吃。”
某只吃饱的猫,还发表了一下吃后感想,对于媳妇将简单的饭菜都能做的这么好吃,一直都很佩服,更是坚定听媳妇的,果然没错,媳妇不会骗他。
“吃饱了,明天就给我开荒去。”
眼皮一翻,嘴巴一动,宋词心里刚冒出来的泡泡咯噔一下就幻灭了
“现在就开?”
“现在不动手,难不成等黄花菜凉了?不把地开出来,拿什么种粮食?没粮食拿去卖钱,拿什么来起房子?靠你去给人干活明天挣个十来文,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凑够起房子的钱?”
唐诗从未一口气说过这么长一句话,白眼都快翻到天边去了,还真是抽一抽动一动的货色,难不成什么都要她来安排好?自个就不能动动脑子?
“其实……我……”
唐诗懒得听他的其实,起身就往外走,边走边吩咐,白眼都懒得翻了。
“把碗洗了。”
一句话就能决定结果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多啰嗦,这是唐诗的处事方式。
最后当然是宋词乖乖把碗给洗了,给出来上茅房的陈氏看到了,又是一顿心火起,个没出息的,给个妇人骑到头上来了,什么都听她的,没个主见,能有什么出息。那小儿媳妇就知道不是个好的,娶回来才多久,就生了这么多事,没爹娘教养的就是不一样,一个妇人家家的不持家,使唤自个男人算什么事。
其实她也不往自个身上想想,说起骑男人头上这事,她都骑了半辈子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早早吃过早餐,两人中午饭都给背上了,扛着锄头铁锹就跑山坡去。
满腔热情跑了过来,只顾着激动了,当站在这里,面对着满山坡荒草和荆棘,却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一把火烧了干净。”
唐诗干脆,直接撂下了话就拿着火石去点火了。宋词没招,也只有这一个方法最快速彻底了。
草虽已返青,可枯草茂密高耸,一路烧过去也不剩什么了,留下草灰还能肥地。
火点上了,面向水田和溪流这一边不用管,自有屏障,两人一人拿着锄头,一人拿着铁锹,就往后面守着去了,反正那里落着不少石头,火势再蔓延也蔓延不开,适时扑灭了就是。
这个时候,地里已经有不少人忙活,陆续有人开始耙田插秧了,远远的就看见那里漫天烟火,差点以为起山火了,那里紧挨着山林,要真是起了山火,真烧起来,那这片山林就要完了。
最后有人要跑来一探究竟,有人找到了也在地里忙活的村长,还是村长看着冒烟的方向,想起宋词跟他要山坡起房子开荒的事。看了会,确实冒烟的地方只是山坡的方向,没有想山林蔓延,告诉了大伙儿没事,是宋词在开荒呢。
所以,这一天村子里不少人都听说了宋词开荒的事儿,就连宋老头也听说了。
荒草烧掉没有了,荆棘也被烧了个光溜,剩下些没那么容易烧掉的枝干,还有埋在土中的根茎,那才是最难处理的。有难题,自然就有应对的方法,唐诗是个懒人,往往懒人的方法最省事,可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地面上的可以一把火烧了,这地下的可烧不找啊。
所以,宋词在前面用锄头挖,唐诗在后面用着铁锹把土块稍作平整,挖出的荆棘根茎,就直接连着土块整个给搬到山坡的边缘,垒了约半米宽的围墙,到时候荆棘一长起来,就成了天然屏障,把整个山坡给围拢起来了。
酉时初两人才往家走,忙活了一天才开了不到二分地,却把两人累得够呛,唐诗感觉自个腰伤又要发作了。
回到家,硬撑着对付吃了夜食,宋词就被宋老头叫去了上房。
老宋头也只是今天听别人听说了么儿开荒的事,喊他过来问了问,等确定了,心里安慰,娶了媳妇分了家,么儿也懂事了,知道为家里筹谋了。开荒好啊,知道开荒是好事,多了地就能多收粮食。虽然那里的地是收了点,开出来了,精心好好养几年,多少也能收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