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草(卷二十九)(1/2)
卫长风笑道:“夫人还不信我?”
和丹旋见他这样,就知道女儿已经是平安无事。
“都这种时候了,还闹。”和丹旋娇嗔,作势要将手从卫长风怀里抽出。
“夫人,夫人!”卫长风见状急忙把和丹旋的手又往怀里紧了紧,不让她抽出手去。“是为夫的错,夫人你大人有大量,饶了为夫这一次吧。”
“惯是油嘴滑舌。”和丹旋用手轻轻推了他一下,缓缓将头靠在了卫长风的肩上,整个身子向他的怀里依偎着。
“你我二人苦心经营多年,还是逃不过这京城里的风云变幻。”
卫长风沉默了。
他知道,和丹旋也知道,二十年前,那场轰动皇城的事变。
二十年前,和丹旋才刚刚嫁入镇国公府。和丹旋自幼生活在云南王府,除非皇上传召,不然云南王及其眷属平日不得随意上京。和丹旋也只是在总角之时来过京城。刚刚嫁来,京城内的一切都是如此新鲜,如此不同。
老镇国公地位超然,手握重兵。而他的嫡子卫长风也是一表人才,早就被当做世子报上了宫里。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家族都在打着卫长风的主意,有了镇国公这一棵大树,那他们以后就可以在京城为所欲为,还能让家族更上一阶,光宗耀祖。
可是这让众多大家闺秀偷偷慕恋着,让各家夫人惦记着的卫长风,居然被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云南郡主给纳入囊中。
大朝的等级森严,和丹旋虽贵为郡主,但云南府偏远,云南王又不怎么进京,不参与朝中事务,更不与京城之人交往,故而京城内世家对云南王府都是表面上恭敬,暗地里则是看不起。
和丹旋刚刚入京,与卫长风大婚后就被京中贵妇们挣着抢着请她去府里作客。
名为作客,实为相看。云南民风淳朴,就算是在王府里有些争斗,也都是小打小闹。和丹旋从小耳濡目染,也算是对宅院里的手段烂熟于心。几次走下来,和丹旋也发现这些夫人和小姐似乎对她是怀有敌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丹旋在王府里就不是个委屈自己的主,到了京城也是一样。久而久之,她就不去那些个聚会,也婉拒这些夫人的拜帖。
但是身为堂堂镇国公世子夫人,怎么可能躲得掉这些。娶贵女,则就能从夫人小姐的圈子里占得便宜。和丹旋也明白自己需要和京城的这些权贵们打好关系,也好通过这错综复杂的后宅关系里为丈夫卫长风谋得一些便利。
奈何她有心经营,但是在这些人眼中,她与卫长风早已成为眼中钉,肉中刺。镇国公府世世代代恪守本分,让谏官和大臣们挑不出差错。
刚刚嫁入镇国公府的和丹旋,就是他们的突破点。
当今皇上乃是先帝嫡长子,也顺理成章地封了太子。只可惜顾宏昌从小就资质平庸,论文比不上二弟惠王,论武比不上三弟安王。顾宏昌只懂得中庸,守孝,更不懂为君之道。因为是嫡长子,故而无论惠王与安王再怎么优秀,终究是不能继承大统的。
先帝看重惠王与安王的才智谋略与独步武功,心里的盘算本是让他二人做顾宏昌的辅助,文韬武略,定能让顾宏昌治国更为轻松和谨慎。
可谁曾想,惠王心中从未甘愿屈于人下。他自诩比太子更为英明神武,且朝中大臣也多对他赞誉有加。只是因为大哥是嫡子,自己就要将皇位拱手让给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太子吗?
在先帝驾崩,顾宏昌即将登基之时,京城风云变幻。各家都知晓,惠王平日里看着和蔼可亲,但其实不是个能忍让的人。惠王会眼睁睁看着太子登基吗?大家都在等待,等待那一刻。
终于,惠王动手了。情理之中,但却又是意料之外——安王也动手了。双王联合,集结了大军在皇宫外准备逼宫。顾宏昌在接下先帝遗诏之时就料到了他的二弟不会善罢甘休。他虽然没有二弟那样聪慧,也没有三弟那样的胆魄,但不代表他顾宏昌是个傻的。
惠王这几年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无论是故意在大臣和父皇面前炫耀自己的功绩与智慧也好,还是装出一副兄友弟恭,虽有才能却不得施展的委屈模样也好,顾宏昌都冷眼看着。他不去做什么争辩与争斗,因为他很明白,只要他不犯错,任凭惠王怎么兴风作浪,这太子之位,甚至于是皇位,都是他的。
惠王逼宫,就算是有安王助阵,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虽然平日里无论是大臣还是权贵都对自己恭敬无比青眼有加,但是到了这皇权争斗的最终时刻,他们都跟缩头乌龟一般不敢探出头来,只会缩在自己的壳里。不过有一人例外,那就是镇国公。
惠王听完幕僚献上的计策后,眯了眯眼睛,拍手大赞:“妙!妙极!妙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